美文网首页教育-家庭篇
【小黑育儿】孩子胆子太小怎么办?(16篇)

【小黑育儿】孩子胆子太小怎么办?(16篇)

作者: 经如是 | 来源:发表于2020-02-01 07:56 被阅读0次

孩子胆小的原因是什么?孩子的恐惧是否属于正常,我们的引导是否对孩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孩子是天生的胆小吗?

只有先了解清楚背后的原因我们才可能有对策。

一、确定一个孩子的恐惧感是否属于正常,一定要考虑年龄和恐惧行为的程度。

不同年龄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害怕对象。某些恐惧在特定年龄或某一发展阶段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现在另一个不同的年龄段,就可能是异常的。比如,分离性恐惧出现在婴幼儿身上,就是预期之中的恐惧,发生在学龄孩子身上则是不正常现象,因此父母需要密切观察孩子。

二、我们哪一些引导会造成孩子的恐惧。

1.否定孩子恐惧的情绪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当中,我特别注意一个原则---情绪没有对错,好坏之分,行为才有。当孩子对我们表达害怕,很多时候得到的回复是“不怕不怕,你是男子汉,要坚强一点……”。

还记得我儿子1岁多的时候,婶婶送了他一辆迷彩汽车(就是那种典型的声光电的玩具),只要一打开就哭着说“怕,怕”。

有一次我抱起他,对他说:“你是不是很害怕这辆车呀?”

孩子说:“嗯”。

我说:“妈妈偷偷告诉你哟!其实妈妈也有害怕的东西,妈妈很怕黑”。

接着我又说:你看看这辆车,很酷的,它是一辆迷彩车,他的车窗还可以打开,还可以看到司机哟!……”

接下来的很多天这辆车就成了他喜爱的玩具。他常常自己把车门打开去摸一摸司机。后来他会说完整的句子了,他指着这辆车对我说:“妈妈,你看这辆车多酷呀!”。又过了一段时间,我跟他说另外一辆车很酷的时候,他马上反驳我:“妈妈不对,这辆车不酷,那辆迷彩车才酷”

2.给孩子贴胆小的标签。

想一想你曾经被贴上过什么样的标签?这些标签你都喜欢吗?对你造成过什么样的影响?

我曾经被我自己的父母贴过很多我特别讨厌的标签。甚至很多标签是我经过了30多年才把它撕掉的。这其中的挣扎,也许只有被贴过标签的孩子才能明白。所以在我养育我的孩子过程当中,我很注意审视自己有没有在给我的孩子贴标签。

3.错误的引导因素还有很多:比如过度保护、恐吓、言传身教……。

我想有一个实验能帮助我们了解一些孩子恐惧的常识,小兔子实验:心理学家让小婴儿看着原本他并不惧怕的小兔子,然后突然在婴儿身后敲击出很大的声音。这样的情况反复出现几次以后,婴儿就会开始恐惧兔子,看到兔子就害怕或者大哭起来。

孩子天然害怕三件事情:第一是突然发生的巨大声响,比如打雷或者家里墙壁上的东西突然掉下来发出的声音;第二是身体突然失去平衡,比如突然掉到一个洞里;第三是对他们身体的创伤,比如被家长体罚。

非常重要的是,伴随这三种事,如果同时发生另一个事件A,则很有可能孩子也会对A产生恐惧。

第三:确实有一类孩子,他是属于天生的胆小。

在《情感教育,育儿的基石》一书中,作者所展示的最新研究成果表示,天生气质中的趋避性差异在于大脑中的杏仁神经组织的兴奋性,心理学家罗杰母·卡根认为,有一类孩子一生下来其神经化学物质就使神经中枢易于兴奋,进而产生了过多的恐惧,导致他们畏缩不前。

当你了解了这一点以后,你会不会有点儿泄气呢?但是我要表达的是,我们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有在客观的认识和了解基础之上,才有因势利导的可能。

面对孩子的恐惧,我们能做什么?

1.首先我们要了解孩子因为什么而恐惧,然后再寻找策略。作为一个将近三年的全职妈妈,我要告诉你一个不变的真理:“无论你要应对孩子的什么问题,无论你如何早教启蒙,第1件事儿永远是了解你的孩子”

2.为你的孩子引入关于勇气这个主题的绘本,需要推荐,请私信我或者是留言。

3.去搜索一些锻炼勇气的亲子游戏。

4.面对孩子的恐惧,我们能尝试的一种方法叫反条件作用法,感兴趣可以百度了解一下。

最后我想说的是,没有一种方法能解决所有孩子的问题

以上这些方法如果到最后没有解决你孩子的问题,一种可能是你坚持的时间和次数不足以见到效果,产生改变。如果排除了上面的这一种可能,那么我要告诉你的是,即便这些最终没有解决你孩子的问题,但一定会提供给你解决问题的思路。希望你明白,有时候育儿专家也不一定能解决了的孩子的问题。

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在父母这个角色上无休止的积累,并且不厌其烦地去尝试。我想这就是成长性父母的真实写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黑育儿】孩子胆子太小怎么办?(16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tw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