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里来闹元宵,挂花灯,燃炮竹,这是河南魏都许昌的习俗。
到了年关,每个村里的每个大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张罗元宵节的烟火鞭炮钱。这钱的来源是,每个小组的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家庭出嫁女儿的老公们,这些老公们我们统称他们为女婿。
到了初一至初六,出嫁的女儿们就开始陆陆续续回娘家走亲戚。每到中午饭时,父亲就和大伯两人,到每一户来走娘家的闺女,请女婿们拿烟火鞭炮的份子钱。
村里出钱的规矩是老人拿老人的,儿子拿儿子的,女儿拿女婿的。虽然大家都是一家人,但出钱的规矩,还真的是分得很清的。
收钱的主要目标,就是那些在外面做生意的和各个女婿们。哪个人拿的钱多了,就会迅速成为村里脍炙人口的称赞对象:“咦,这家伙不知道一年能挣多少钱呢!”
由于过年图个好彩头,大家也都很乐意,也鲜有人拿不出这烟火钱之说。每家每户以少聚多,纷纷相兑,等到正月十四至十六这三天,晚饭过后,老少爷们都开始出来看村里的烟火表演。

每每这个时候,我和发小都会跑到楼顶上,看村里各个小组的烟花燃放,环顾四面八方,烟花四起,特别热闹。
有的青年人看完了街道的烟火表演仍不尽兴,回到家在自个儿院子里还要再放一番,以贺新岁和来年的祥瑞。

每家出了钱之后,父亲和大伯会写一张红纸黑字的大字报,把每个人拿了多少钱都一一写清楚,像表功章一样,贴在街道的墙面上,以供村里人知晓。
我们小组的二十几户人家,大约能收7000至8000多元,收来的钱全部用于买烟花鞭炮以及街道的装饰用品。烟花爆竹提供给大人们欣赏,另外,还有很多小孩子玩的东西。
我仍记得小时候每每吃过晚饭,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发鞭炮的那户人家里,排着队领小孩子玩的鞭炮。
男孩子们一般会领到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各种各样的炮,女孩们领到的是一人一包红蜡烛、软绳鞭炮、小蜜蜂、小陀螺、以及相对安全的烟火炮之类。
所以,现在每当看到孩子们排着队伍领鞭炮的场景,我都能想起自己小时候有趣的童年时光。
时间在变,一切都在变,而我们的习俗却一直都没变。

哥哥是生意人,母亲也信仰佛教。所以,每到过年,哥哥还会折很多的“金元宝”,以求来年多财多福。
我们这里过新年的节奏大致如此,你们那里是不是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呢?
有感想的小伙伴,可以到留言区留言哦,我们一起来分享不一样的新年吧~
我是润苼,
不遗余力发现美,
脚踏实地过此生。
喜欢,就来关注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