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讲述了斯特里克兰的中年逐梦一直到他重疾缠身离世。如何概括这一阶段,那就是超乎常人的认知,他实现了另一个层次的制衡,不掺杂任何的纯粹的追求理想。如果说,我们大多数人经历半生沉浮会选择平稳安逸的生活,而他,为了追求内心隐秘的绘画梦想,抛妻弃子,离家出走,这种离经叛道不符合他所在阶层的行事作风,在世人面前违反常规,甚至从不想得到别人的认可。这或许突破了文明人最根深蒂固的本能,而斯特里克兰就是这样,无所顾忌地追求了头顶的月亮。
我试图这样描述他的后半生:作为一个无趣而又庸碌的职员,查尔斯面对中年危机,采取了去他妈的人生,逆流而上逆天改命而非明哲保身,甘于生活。他舍弃了一切,连夜去了梦想的国度,巴黎,选择了一条无人涉足的路,一路上荆棘密布,恶虎卧伏,他都无所畏惧。他舍弃了一切人情世故,无惧于世俗眼光,在这场梦想挣扎中他心如止水,不急不躁,水漫头顶不过一场海底探险。屡屡碰壁后,他撑船去了远方,去了一个文明之外的荒岛,在这里他追逐了自己的梦想,在这个十分契合他性格的地方终了一生。然后他的作品得到了认可。这应该是查尔斯意料中的事情吧,他对时间有耐心,会来的即使是死后。
与他截然相反的,作者塑造了斯特罗伊夫,有一丝怯懦与胆小的牺牲型人格,有对艺术的追求与至高无上的尊崇。面对怀有身孕的布兰奇,他毫无芥蒂的接受了她并且给予她一份赤忱深刻的爱,在面对粗鲁无理的斯特里克兰,正是因为同情与善良以及欣赏他超凡的艺术水平,给与他无限帮助,在他奄奄一息时伸出援助之手。面对变心的妻子,他放下了尊严苦苦哀求,甚至设身处地地为她着想甘愿把房子让出来生怕她受一点委屈,并且卑微等待即将被伤害的她回心转意。其实他和查尔斯是一致的,为了心中的追求不惜一切。我们或许会同情他,甚至怒其不争,但是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殊途同归,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左右之别罢了。一种是伟大地追求,需承担梦想的代价。另一种是平凡的幸福,却又难免沦于平庸与乏味。这正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大方向选择。你选哪个?
其实查尔斯的人生就像是最近特别流行的一个词语减法人生,他一下子把自己身上所有的身份,职员,丈夫,父亲……全部拔掉,他只留下了内心对于画画的不可名状的热爱。 他像是脱去所有的衣服,毫无遮拦,毫无庇护地纵身一跃进入一个未知的寻梦之旅。这份赤裸与坦荡,试想我们生活中有几个人能做到?对于大多数,我们做出的突破与创新无过于本层次内的重塑与改变,我们让人依赖于生活支柱,我们不会完全打碎自己原有的生活,不会放弃自己已有的打拼到的一切。而查尔斯不同,他赤裸裸地在年进半百的时候从零开始,还是选择了一条仅仅只有热爱,甚至起初完全看不到光明的充满迷雾的羊肠小道,在世俗的眼光中,我们同情他,指责他,认为他是个疯子,但他却用自己的勇气做了自己的国王,他的画笔就是他的全部,是面包是远方是慰藉是堡垒,人生末年,在一座太平洋孤岛的深林中,在万籁俱静中,他画出了人生的波澜壮阔,不同凡响。此刻的我们,不再指责他是个渣人,不再疑问他为什么这么愚蠢奇怪,甚至我们不再同情他,而是肃然起敬,内心充满了一份骇然与敬佩。
这本书成功的原因就在于金钱与理想的矛盾与冲突。
可能对于王思聪这样子的人,足够有金钱,也有足够的自由去追逐梦想,甚至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作为强有力的支撑。而我们大多数人是不一样的,我们都处于理想与现实,梦想与金钱的挣扎中,我们就像处于黎明前黑暗的追寻着不知名的东西,在现实的泥潭中我们挣扎,看到一丝曙光时我们又会欣喜,但是不久天空中又会出现乌云,遮住我们的光。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构成了我们有意义又有遗憾的人生。
在这周而复始的循环中甚至没有循环节,我们都在遭遇不同的挫折与悲伤,我们会迷茫无措,几乎所有人都会向命运低头,被生活选择。我们奔波于两三点一线的生活中,我们看不到梦想的出口,于是我们放弃了最初的梦想,于是我们信了眼前的苟且,未来的苟且就是生活。可能我们的情况又没那么糟糕,或许我们还有一些可能性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还能填饱肚子养家糊口,但理想总归不再那么纯粹,被生活绑架的梦想也不再那么让我们心醉。但是这本书给了我们情感的出口,情绪的宣泄,它让我们知道,还有这样一份逆天改命不怕遭受天谴的勇气与执着,还有这样一份无惧于世俗不甘于命运的奋起直追。于是我们在这个更加包容,更加开放的时代更有了一份动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或许做不到查尔斯面对苍白人生的全身而退,重新开始。我们也可以做到梦想开花,全力以赴。以免到老发出”少时汩于世俗,颇有所为,晚而悔之。然渔歌菱晚,犹不能止。”的感慨。
同样,除了这一份对梦想的执着外,查尔斯还交给我们一份最有打动力的东西,坦诚。这场旅程就像他所说的仿佛是溺水之人的挣扎。他对于自己的梦想坦坦荡荡 并非想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在梦想还未成型,尚未开花的阶段,我们都是羞于谈起的。而他不一样,他坦坦荡荡地讲出自己令人匪夷所思的梦想,无惧于世俗的眼光与评判,甚至他压根不在意。面对别人的指责,他供认不讳,接受全部指责,仍然我行我素。他接受了命运的号召,真诚而又坦然得面对了自己对梦想的需求,毫无遮挡地接受了梦想对他的号召,义无反顾地放弃所有追求梦想。他克制了人的潜意识,克服了惰性与贪图安逸,用自己的主观意愿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作为一种导向推动他不断前进,不停地向梦想进发。
梦想究其根本到底是不是承载梦想的那个载体,那份成果?这本书给我最大触动便是追求梦想追求的其实只是梦想,就是这样一份虚无与热爱。那么我简单阐述一下,查尔斯画画之后,画便没那么重要了,他不关心成果,甚至不需要别人认同他的画,他没有高举他的画来求得别人认同,或许他早已预料到,他的画迟早会名声大噪,所以成果无关紧要,他在不停地追求画画这一纯粹的过程。他享受的是这一份热爱与过程,享受的是追求梦想所带给一个人的饱和感与满足感,所以所有的梦想追求不都是一致的吗?或许我可以引用这样一句话来阐述我的看法,“作者应该从写作本身,从思想宣泄中获得快乐,至于其他,都不必介意,一本书或成功或失败,或赞誉或诋毁,他都应该淡然一笑。”梦想绝不是我们潜意识中的成果与伟大,而是这一份快感满足与饱和成就了我们的伟大。所以追求纯粹的理想,我们都是一样的。所谓在追求梦想中的牺牲其实并非我们自我人格中的牺牲型作祟,也并非梦想的残酷性,而是伟大需要一份代价来成就其无上的地位,来成就心灵中的那份伊甸园。其实我们在纠结月亮还是六便士,在查尔斯的眼里只有月亮,甚至对他而言,他并没有在追求什么理想,这是主流价值观的标榜,她做的是什么,是追求心灵的价值,而正如《送你一颗子弹》中所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心的价值是不能用负不负来衡量的。失败与成功,对于梦想从来都不那么重要,不是吗?所以梦想就是一份矢志不渝。
最后,我想谈谈文明这个大而泛之的话题。文明是什么?它是这么被定义的,是人脱离了野蛮状态后所有行为的集合。这个行为包括自然与社会行为。自然行为是潜意识所为,是非条件反射。而社会行为是条件反射。我们当今的文明社会就像是被粉饰的枷锁。我们被灌输被定义正确的价值观,被定义为教养的行为,被定义为最值得追去的事物,在这套价值体系中,社会才得以稳定的运转,我们脱离了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不过是被控制的时代,我们的天性其实就是野蛮,野蛮生长才会有无限的可能与精彩,模式化的人生,就连出的故障都千篇一律。
当我们的天性被禁锢在文明的外套里,他给与我们能够稳定相处的保证将伤害降到最低的游戏规则,保证社会秩序的进行。我们行为的指导潜意识又多了一种叫做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东西,所以查尔斯没有人性没有道德他在干一件莫名其妙愚蠢的事,不是的,不是这样的,他做的是他自己世界的价值观体系所导向的最正确的行为。所以,在与文明包装抵触不和的野蛮冲撞下,他回去了,回去了一个原始的世界。他不是走了,而是回去了,他离自己越来越近。在那样的世界里,他不再显得莫名其妙,而是一份归属感。一份最一开始我们作为人的一份最应该具有的野蛮感,一份心的价值。所以斯特里兰克夫人的爱掺杂着虚荣,布兰奇的爱出于自我与报复,唯有阿塔与塔希提岛的海风,才容得下纯粹的魂灵。文明之外,其实正在人性之中。查尔斯的画,作品是这样描述的,粗线条,用色特别大胆。像极了没有经过雕琢的孩童的画风,不是吗?所以在那里他得到了最纯粹的东西,找到了心的价值。脸毁了,心重新建立了。有些伟大是需要一些代价来成就。
我们都是平凡人,近乎全部的我们都处于文明的包装中,我们无法挣脱甚至不想挣脱,我们会被生活打磨,这是一定的,但是请别被磨平菱角。请别忘了最初的梦想,请别打压心之野蛮。低头捡着地上的六便士,别忘了累了的时候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呵,还别说,今晚的月亮真美!
我是深度读书了吗,公众号:深度读书了吗(ID:shendudushu),欢迎你一起来思考这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