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温度一下子就升上来了,二十八九度,穿 短袖的人也已经有不少了,仿佛夏天来临了。
这要是在我们老家,有种早稻的农民,已经准备育秧苗了,因为五一劳动节就要插身秧苗的,现在栽插早稻的人已经 不多了,种双季稻确实有点忙人的。
记得刚刚分单干的时候,老百姓每家每户都要自己育秧,但是总有一些人真心不会,那就得请教别人呀,有时候,这些不会育秧的人,有些年头比老把式搞的还要好。
可能是关系饭碗的事,是大事,搞不好就有可能要荒田的呢。不过虽然说即使有些年份不作秧,也还没有出现荒田的情况,反而是那年秧苗不够多的情况下,大家都会省着插,就是少栽几根,平常一颗栽个十来根也有的,大多数七八根。
那秧苗不多有的,只栽三到四根,栽到水田里,看起来确实不怎么样,有点儿,只见水不见秧苗的感觉,过了半个月以后,才看得到田里的绿色。
不过插得稀少秧苗的年份,收成不会比插得粗的差,反而会高产,因为透气透光性好,肥料吸收好,籽粒颗颗饱满,也就是黄灿灿,沉甸甸的。
关于种水稻,乡下人都会说,羸田出瘪稻,也是告诫有些人,惯儿不孝的道理,就是说孩子要爱在心里,不能惯出不好的毛病。更不能挂 在脸上,这样养大的孩子十有八九都不是个孝顺的孩子。
关于插秧,,我们那里都是退着插的,原来退步是向前,这样也就不容易把插好的秧苗踩坏了,把秧颗踩到泥里面去了。
浙江和江苏这边插秧跟我们那里是一样的,也是退着前进的,曾经到江西的一些地方,看到插秧是往前走的,就是插好了脚下的,再往前,可能是那个地方的习惯吧,人家前进就是前进,看看人家插的秧颗也不稀的。
自从到外面打工的越来越多,还有承包大户越来越多,现在已经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甚至是只有个别的几个人种早稻了,一般的也就是养牛的人家种点早稻,想点早稻草给牛吃而已。
像我们老家是丘陵地带,现在也有一些水利不便的田荒芜了,还有一些边边角角的田没有人种了,没有机动车路也是一大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种田越来越亏本了,种 的少的除非自己吃。
要不然百分之百的亏钱,化肥成本,农药成本,还有人工成本,大多数农民种田,都会忽略人工成本,即便不记人工成本,还是没有钱可以赚的。
等到打工一代的老去,等现在的六零后离去,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坚守在那一片土地之上,耕种着田地,耕种着苍苍的岁月,日出 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恐怕只能从书本上去了解了。
老百姓没有办法,国家圾的是办法,机械化,集约化,种田大户化,这化那化的,总会化了你的田地。
只不过看似命根子的东西,实际上成了鸡肋,真正的养不活自己,而又舍不 得放弃,不过这两代人舍不得放弃,到下一代,也就是打工二代,可能就自然而然就放弃了,因为他们没有耕种过,也就不会有什么情结。
没有情结,也许就不会眷念,无所谓了。
田地荒芜了不可怕,只要重新用机器耕种一下就可以种庄稼了,可怕 的人心的荒芜,只怕再多的田地也留不住一颗向往城市的心了。
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