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成长励志散文
聪明的“90后”,回家过年,你该怎样向爸妈讲述《啥是佩奇》?

聪明的“90后”,回家过年,你该怎样向爸妈讲述《啥是佩奇》?

作者: 晓庄轻语 | 来源:发表于2019-01-25 10:00 被阅读58次


“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随着除夕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从唐代诗人宋之问的名句,体会到了浓浓的乡情,也让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进入了不得不面对的 “新乡愁时代”。

从现实看,对于离家数年、“漂” 在他乡的年轻一代,他们怕过年,不只是因为怕攀比、怕相亲、怕红包让钱包空空,还有和父母、亲友因思维方式差异,而缺少了共同话题。

近日火热的《啥是佩奇》,讲述了一个充满温情的春节故事。片中的农村爷爷,希望满足孙辈的新春愿望,开启了“佩奇”的身份探索之旅。这部视频,印证了家庭亲情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最终归宿,更向我们展示了一道当代社会中的科技壁垒、代际隔阂。

作为聪明的 “90后”,回家过年,你该怎样向爸妈讲述《啥是佩奇》,并以此为契机,拉近你与父母的情感鸿沟,缩小由于价值观等各方面引起的差异?

改革开放和科技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 90后们走进越来越多新奇的 “网红” 店尝鲜,而属于父母一代生活的场景、活动的场所,却鲜有更迭,他们几乎被先进科技遗忘。

当 90后们为新的科技产品狂欢之时,而父母一代所面对的,却是迷茫、陌生、无安全感,似乎已被时代挤到了边缘。

回家了,记忆中的家的味道,也已变了样。没想到乡村的人口和环境,已经越来越不像他们离开时的样子了。

这都说明,中国的微观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悄悄的、可能是带根本性的变革。

作为子女,我们要做的是,帮助父母一代去边缘化,打破科技壁垒,邀请他们与我们共同体验这个时代。《啥是佩奇》里的爷爷,都有着很强的学习和动手能力,更何况90后的父母,也就是四、五十岁的年龄,学会上网、使用智能手机等科技产品,应该不会成为难题。

我们要手把手地教会父母,熟练地使用微信等社交应用,让他们知道,仅仅在微信,就能做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可以用语音、视频,与子女保持经常联系;也可以在朋友圈,与亲友乡邻、与老同学老同事,有情感的碰撞和交流,有观点的更迭和交换。

与此同时,不要屏蔽你的朋友圈,不要只报喜不报忧,要把一个真实的你呈献给父母,让他们知道、体验你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与你同频共进。

要引导他们的兴趣爱好,改变单调生活。比如:推荐他们听听书,如让爸爸听《蒋勋讲红楼梦》,剖析人性,解读众生百态;让妈妈听《上官文露讲女人情商课》,解决女性困惑。这是一种低成本,放松心身的有效方式。

如果条件许可的活,不要回家陪他们过年,而是来个“反向春运”,带他们去看世界,或者来 “你的城市你的家” 过年。

在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的今天,《啥是佩奇》里爷爷式的关心,同样也体现在很多中国父母身上。这种关怀,可以影射出当今代际关系下的矛盾:家乡、父母渐渐成为一个被怀旧、思念的意向,双方的交流不再是很主动和相互需要。

如果我们相信社会的变化,是进步的、往前发展的(而不是倒退的)。那么,现在年轻人的所知所得,从总体上讲,一定比上一代多,而父母一代的见识,未必比年轻人更正确。

以 90 后回家后,最怕的 “催婚” “逼婚”来说,在现代社会,婚姻更多是两个人的事情,而不是一大家人,一起掺和的事。虽然父母是出于好心,却未必能起到好的作用。30 年前中国人的婚恋经验,放到今天早已贬值;如果父母的婚姻都失败了,再给子女出谋划策,是不合适的。

缩小代沟,需要换位思考,也需要彼此的尊重和理解。应该明白,父母生活的年代比子女们早了30 年,接受的是30 年前的理念,代沟是一定存在的。因此,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来缩小这个代际隔阂。

在这样一个变革时期,父母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认知,改变传统老人——佝偻着背、看起来死气沉沉的刻板印象,自觉加入到时代的更迭中来,赶上时代的潮流。

当然,做子女的也更应该主动和父母沟通,帮助他们营造一个多元、有趣、自得的生活环境(注意:这里指的,并不是那种高大上的物质环境),塑造一个积极、阳光、快乐的老人形象。

如果这样,两代人的相处应该是和谐幸福的。那时候,父母一定会陪着爷爷,来与你一起

看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

(注: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聪明的“90后”,回家过年,你该怎样向爸妈讲述《啥是佩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ap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