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怀念世纪初期的书店。那时书店、外文书店、美术音乐书店三五百米一字排开,是很诱惑人的。倘若不腾出一天的时间来消磨,恐难以尽兴。只是这样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太久,估计约是有三五年天气的样子,就都作鸟兽散了。卖书是不赚钱的,市场经济优胜劣汰,书店自然要让位于能赚钱的商场了。因为太过于老字号,似乎还是多坚持了一阵儿,但终究丹田守不住,不久仍然是搬离了。
好在还有一个地方,图书批发市场仍在,不过亦是没有坚持多久,拆迁、改造。这个批发市场,原本是地区的一个总舵,但时代进步,物流发达,网购兴起,它自然就该衰败下来了。记得先前,总是隔三差五地要去逛一逛,淘几本有趣的书籍回来,可以令人持有一时的欣喜。现在则很少光顾,一则淘不来什么书,再则衰败的气息让人神伤,便无前往的兴致了。
这些年城市发展,所谓商业综合体成为一种方向,诸多的大型商贸大楼内亦多有书店入住,不过似乎已不是单纯地售卖书籍,而是采取一种阅读+商业模式,亦有咖啡与文具的经营。这种经营理念的改变,不只限定于商业综合体内,近些年城内一些规模宏大的书城亦多采用,阅读、休闲、商务,界限已多不分明,书城的潜在的功用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多元的功用已由单一而走向复杂,由清晰而走向迷茫。偶见有酒店、饭店,亦强以书吧的形式辅助经营,心里稍有惶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