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问我为什么要写文字?我说其实我可能只是想要我的情感有一个合适并且合理的发泄出口,是这样的,先愈己再愈人。
以前还是逢人就说,有不开心就会和家人倾诉,以换得安慰。直到前不久姐姐放假回家,开玩笑似地问我一个问题,你意识到你20岁了吗?
我回答:意识到了。
一时间不知道接下来该接什么话。
“重塑”这个词很迷惑。
这让我想起《令人心动的offer》当中的蔡坤廷,这个没有中国法背景的澳大利亚留学生。
在一个月实习期中,他让自己打散重建,虽然最终没有能拿到offer,但他最后坦言,打散重建的过程虽然痛苦,但真的收获了很多。
更何况他原本就不糟糕,之所以重塑,是为了自己喜欢的理想的工作。
我特别喜欢吴晓波老师在给女儿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
“喜欢,是一切付出的前提。只有真心喜欢了,你才会去投入,才不会抱怨这些投入,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感情。”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一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所喜欢的未来。所以,如果你可以,请千万不要错过。”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对自己感到很失望。怎么看都是一个和幽默、漂亮丝毫没有关系的女孩。
在学校时同学聚餐,大家一起玩游戏,我总是在一旁哈哈傻笑的一个,但是轮到我去表演,空气却突然安静了下来,有时我也想看起来搞笑滑稽一点。但总是不自觉得端着,怎么都和幽默无关。
作风过于乖巧,反而错过了许多女孩子应有的生动和不安。
现在的我慢慢从过去中脱离出来。有一次和好朋友去逛街,她试穿衣服,让我看怎么样。
我假装严肃开个玩笑。她说,你什么时候说话变成这样了,真有趣。
其实也谈不上幽默,但是当收到“和你聊天很开心”“你真的好有意思”这样的评价时,内心就会很开心,甚至感动。
我想这也算是重建的一个点吧!
有时候会心生怨气,从小到大没有什么一技之长,一不小心就长这么大了。
看着学校演出,台上弹吉他、跳舞那些被聚光灯照着,闪闪发光的人,我只是台下一个不起眼的看客。
说到底我们还是应该学着不要那么容易妥协的。
因为身高,或者说因为身材,我一直排斥舞蹈。但是就在选体育课的时候,我果断选择了民族舞。
对于四肢僵硬的我,终于能下叉,终于能把老师教的动作一气呵成,纵使不完美。
就是在人堆里踉踉跄跄,慢慢地把自信找了回来。
很多东西先天条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后天自己给自己创造的条件。
今后你的样子,很大程度上来说,都取决于现在你重塑的努力程度。
我之前在一篇微信推送中看到这样一个观点:你要学会为自己的未来花点钱。
虽然点开是广告宣传,但我深深赞同这个标题。在你经济独立于父母的时候,抽出一点钱去投资自己的未来。
那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该怎么实行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头脑很空,那就去买几本书,或者办个借书卡,每月借几本书,坚持摘抄并且有文字输出。常与人分享,一年下来,你的眼界真的会比以前宽广不少。
我坚持看书,是因为写文章时有论证来源;坚持背诗,是想看起来不那么糙。
其实是受人影响,还是《令人心动的offer》当中的人物——李浩源。我羡慕那些出口成章的人,“诗言诗语”听起来很滑稽,但是真的能如此的人恐怕不多了!
如果你想学一些实用的技能,网上有很多开放资源,比如MOOC、网易公开课,或者“十点读书APP”上也有一些相关付费课程。坚持一年下来,再玩起PPT真的会厉害很多。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英语词汇量,或者口语。网上也有很多资源,或者APP。我自己在用的就是“开言英语”,坚持每天学习打卡,会有奖励计划。上面可以听英语朗读,有相关课程,而且是全英,在学习过程中几乎没有中文。
虽然和考试无关,但是英语在进步,这个是确实存在的。
十八岁以前,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受着家庭的影响,但到了二十几岁,决定我们将来变成什么样的人,是我们自己。
前两天把蔡康永那段话又摘抄了一遍:
15岁觉得学游泳很难,放弃学游泳,到了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学英文很难,放弃学英文,28岁有一份很棒但是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其实天赋这件事,本身就因人而异,不会有绝对的公平。但 在某些方面还是有公平可言的,因为我们有追求梦想的权利。
一件事,当你真心想做的时候,再大的鸿沟也可以跨越;但不是那么想做的事情,再小的困难都是阻碍。
我特别喜欢《令人心动的offer》这档律政求职综艺。
但也不要光顾着羡慕别人的光鲜亮丽,自己却无动于衷。
十七八岁时,渴望以后要写好多温暖的文字,如今真的到了可以重塑自己的年龄,和过去说再见的年纪。
要记得,成为想成为的人,不只是说说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