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王符曾说:“夫奇异之梦,多有收而少无为者矣。”
这些奇怪的梦境,它们之所以会出现,那是有原因的。没有无缘无故就出现的梦,所有的梦都跟我们自身以及所处的环境有关。
心理学家认为,梦是“内外部”的结合体。
这里的“内部”,指的就是人之本身,比如说他的心态、想法以及记忆。而这里所指的“外部”,就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儿,以及人们的处境。
比如说你处于一个焦虑的境地当中,那你所做的梦,就一定是噩梦。当然,噩梦,也是会成为现实的。
很多人就会疑惑,为什么梦境会成为现实呢,它不是虚幻的吗?
其实,梦境看似是虚幻的,实际上却是特别“真实”的。因为它源自于人们的经历、遭遇、希望、欲念和记忆,所以梦境中出现的一切事儿,多半显得很真实。
这就应了这么一个哲学观点——凡事源于现实而又升华于现实。
对于梦境,我们没必要过分纠结,也没必要过分恐惧。放轻松一点,也许梦境带给我们的,是不一样的感受。
02
梦境的出现,跟人之追求有关。
南北朝时期的江淹,从小就希望成为名动天下的大文学家,写出让人惊叹的文章,所以他一直勤加用功,刻苦读书,也经常写文作赋。
年少之时,刻苦读书写字的江淹,就梦到了一件事。
他在梦境当中,遇到了一位老人家,名为郭璞,那是两晋时期大名鼎鼎的文学家。随后,江淹就走了过去,想拜会一下这位大名鼎鼎的文学家。
郭璞见到江淹之后,也笑了起来,随后给了江淹一支笔,那笔尖处竟然生出了鲜花。这,让拿到神笔的江淹特别惊讶。
江淹轻轻挥了一下神笔,只发现笔墨所到之处,尽是鲜花盛放,就像春天一般,颇有“百花齐放春满园”之感。
过了一会,江淹就醒了,而他很快就把这个梦忘了。只不过,让他想不到的是,他在后面的几十年当中,文笔冠绝天下,还成为了文坛领袖。
这个典故,被后人称之为“妙笔生花”。
可是,在江淹晚年的时候,他又梦到了那位文学家郭璞。而郭璞只跟他说了一句话:“我多年前落在你这里的笔,是时候该还我了。”
还笔之后的江淹,再也写不出好文章了。直到他老去的那一刻,他依旧疑惑万分,为什么自己的才华会衰落至此呢?
这个典故,也被后人称之为“江郎才尽”。
03
其实,无论是“妙笔生花”,还是“江郎才尽”,这两个成语的主人公江淹,都跟梦境扯上了关系。这,真的现实吗?
王弼说过这么一句话:“物无妄然,必有其理。”
大致意思是,不要相信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这世上所出现的事物,本就有它原来的道理。
对于“妙笔生花”,我们可以发现,江淹从小就刻苦读书,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文字积累,那他自然就有“成为文坛领袖”的追求。
而这种追求,是年轻的他暂时做不到的,那梦境为了满足他的欲望和追求,自然就会让他“梦”想成真。梦醒后他所遭遇的一切,也可以解释为他厚积薄发的结果。
对于“江郎才尽”,我们可以发现,江淹当了多年的文坛领袖,自然就不希望自己落后于人。可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又有谁能一辈子都胜于他人呢?
更何况,人老了,思维和想法自然就跟不上时代了,那垂垂老矣的他,梦到“还笔”的情况,也实属正常。更何况,梦这种东西,本就“一环扣一环”的。
要知道,梦,本就来源于现实,那它成为现实,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04
梦境之所以会成为现实,往往跟这三点“暗示”有关。
第一点:你的情感和追求,会影响到你的梦境。
中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郝滨老师认为,梦境的内容其实是人们神经系统的感知、记忆、存储等功能下所产生的,蕴含着人们潜意识中的愿望和情感。
人类的所有问题,都根源于现实,而梦境则是人之情感和现实的结合,那它就会给人一种“真实”到极致的感觉。
第二点:你对于梦境的记忆,都存在记忆加工的情况。
为什么现实中发生的事儿,会让你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呢?因为你的大脑正在安慰你,跟你说这是你曾经梦到过的,那你的记忆自然就被“加工”了。
同时,人类本就喜欢疑神疑鬼,也对未知的一切感兴趣。如此,这梦境和现实,就顺理成章地联系在一起了。
第三点:梦境会在某些时候,给人“正向”的力量。
之所以有些人会梦想成真,就是因为他给了自己正向的鼓励,让自己可以加把劲地努力下去。如此,他能成功,不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儿吗?
梦境的作用,无外乎是安慰和鼓励,当然还包括心理的满足。只要我们懂得调整心态,那自然就会让“梦境”成为未来的现实。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