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需求分为几个层次,他的已知经验,这是显性需求;他的未知经验,这是隐性需求。可是否还存在中间的过渡带,即受周围人影响的变数需求,这个囫囵不清的新需求更加是有待于我们创品牌去探索和开发的。
变数需求有品牌商开发新品牌模式的牵引,有需求层级时空性转变的契机,所以一切商业上的本质需求都没有绝对固有,而在于新征途上破界创新的引领。
伏牛堂是开在北京一个湖南小吃米粉品牌,2014年他第一家店开业时只有不足30平方面积且日营业额只有几百块,但到2016年伏牛堂在A轮融资时品牌被估值为2个亿,只有短短两年时间他是怎么做到让一家小店坐上了直升火箭,他发现和创造了客户的哪些新需求?
伏牛堂老板在创第一家店时还很年轻,所有周边朋友和本地人都让他关注北京人的面食口味,请他以北京面食特色来塑造米粉的口味。但他并未采纳当地人给他的忠告建议,他的执念是想做一碗正宗的家乡米粉,所以他的正宗超过了本地人能承受的辣和本地人不惯享有的汤中药味,开业后果然不对应周围群体需求,每天营业额只在几百块徘徊。
如果伏牛堂老板发现的客户需求仅限于物理半径内的能覆盖的人群,可能也就没有以后的伏牛堂了,后来真正发展壮大是他在网络上连接了湖南本地的老乡,通过在第一批种子用户做出口碑并让他们对外搭建传播效应后,立马让这家30方的的小店一跃而上做到了日均4万流水,后来慕名而来的本地人也接受了他米粉的辣度和中药味,商业的成功显然都存在羊群效应,当第一波种子用户带动了品牌的热卖效应,一些客户的灰色需求就被触发了,久而久之的口味曾改就无疑重构了当地人吃米粉和面食的口味选择和需求,所以需求是用来创造的不完全是用来满足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