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田野
改革开放40年,我们伟大的祖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40年,在历史长河中也许只是一瞬间,但是在古老的中国,却经历了巨大变迁: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我们的建设如火如荼。改革开放40年以来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40年。这次调研我通过观察、走访、实地考察等方式,从小切口入手,从生活点滴变化折射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一起来见证改革开放40年祖国的变化,尤其是在中国的农村。
我又一次回到我的家乡,见到我的父老乡亲们,听长辈们讲述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和他们的生活以及带给我的感触。
我走在自己家乡的乡间小路,心中带着对时间的无限敬畏、对生命价值的无限追寻、和对家国故事的无限神往,仿佛是时间轻轻叩开了那段时光岁月的大门,我轻轻地来到了她的怀抱,感知她的温度。
首先我来到了我们家的老屋。 这是我家的旧宅子,房子很大,庭院深深,可是里面长满了荒草,几颗已经被砍掉的老槐树树根部长出了新枝。我记得小时候经常在这庭院跑着玩跟姐姐玩捉迷藏的游戏,小时候觉得这院子特别大,特别宽,怎么,如今变小了呢。
我多少个日日夜夜梦到的老屋,红砖土墙的老屋。虽然现在的老屋很破、很旧,但是我却能隔着岁月,透过她苍老的面容依稀看到她经历的沧桑。
“老屋已有十多年没有人住了”,自从你父亲离开以后,这房子房梁也在一场秋雨中倒塌了。”跟随我一起来的还有家里的大伯父。大伯父是退休教师,早年教书先生是不能养活一家七八口人的,所以,我堂哥有去当兵的,有上学没读完大学中途辍学改行学医的,我堂姐读了几年学也去教书去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2000年,我们国家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新规,1992年8月,国家教委、国家计委、人事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民办教师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关、转、招、辞、退”五字方针。1997年出台了《关于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通知》,和《国家教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通知>的意见》。据资料,1999年至2000年,全国有25万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民办教师逐渐退出讲台。而我大伯就是25万人中幸运的受益者一员,民办转公办,解决的我大伯的后半生的养老问题。
大伯父还告诉我,我们的母亲,是很要强的母亲,父亲去世后,她瘦弱的身体独自支撑起了这个残缺的家,带着我和姐姐们寄人篱下,过着清贫如洗的艰难生活。那一年的秋天,我们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之前的岁月尘封,连着我们安静快乐的童年时光一并锁了起来,就像我眼前的这一把老铁锁。
当我推开门,堂屋的正中间还有父亲亲自题写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两行字,因为时间久了,字的墨迹残留不多,但笔迹风骨仍在。可我认得出那是父亲的笔迹。
我们的老屋记录着我孩童时代的欢声笑语,记录着我短暂童年的成长轨迹。老家是根,老屋是魂。
2006年1月1日,全国完全取消了农业四税,在中国延续了千年的农业税成为历史。经查阅据资料得知,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后,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中国农民每年减负总额将超过1000亿元,人均减负120元左右。全面取消农业税表明中国在减轻农民负担,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而我生活的那个年代,却是被收"提留""交公粮"给吓怕了的灰暗岁月。我记得小时候每到麦收季节,父亲都特别高兴。但是喜悦之后父亲就会陷入深深的忧愁。因为交公粮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按照人口计算我们家要上交80%的粮食,装成麻袋也得10多袋子。
记得小时候每到中午,爸爸吃完饭以后都要去房顶上翻一翻小麦。从很远就能听到木锨翻晒麦粒的声音。那是一种农民丰收喜悦后的开心欢乐的声音,时而沉重,时而轻松,时而近,时而远。我听着这声音就好像看见爸爸脸上的笑容。正午时分,是太阳最毒最热的时候,爸爸脸上肩膀上都流南了汗水。皮肤也被骄阳晒得黝黑黝黑的。有时候为了不让小鸟偷食,爸爸会扎个稻草人,用破衣服给草人穿上,然后立在一旁,风一吹就好像人在挥动衣袖,小鸟就被吓跑啦。有一次我自己爬上来房顶,看见了那个稻草人,我往远处看了看发现每家房顶上也都有稻草人。
“那时候收麦子都是靠人力,村里还没有自动收割机,人们都是用镰刀割麦子。割完麦子,还得把它拉到场里,然后用机器脱粒然后扬场,一般农村家庭从收割小麦到贮藏最少需要两周的时间。"听伯父给我讲着似乎遥远但又仿佛在昨日的那些岁月故事。我想,我们应该感谢的是我们遇见了好的时代,是伟大的中国新时代救了我们。
2019.03.0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