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朋友没有留在西北老家,而是去了沿海闯荡,一去三十年,安家落户结婚生子,老家就再没怎么回去过。
几年前,和朋友一起生活的母亲走了,按照母亲的遗愿,他把母亲带回了早就葬在老家的父亲身旁。老房子老院子没舍得卖,就成了他如今一年回来一两次的安慰。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87321/033fdd78456bd9ad.jpg)
我问他老家还和以前一样吗?
朋友说,除了一个老房子,其他记忆都已经没办法验证了。每次回来,也都开始像一个新人一样在重新熟悉自己的故乡。
这种感觉妻子也有。每次回她的老家兰州,除了一些老地名依然熟悉外,地名之上的一切,早就找不出她当年留存记忆的痕迹了。
这种感觉对我也一样。每次回我的老家阿克苏,只要出门走远一点,就强烈感觉到这就不是一直被我心心念念的那个城市。
不仅仅是故乡了,想想这么些年凡被我去过两次以上的地方,不论城市,小镇,乡村,景区,后面去看到的,基本都和初见完全不一样,如果不是相同的地名,很多地方都已经和记忆完全对不上了。
这世界变化的多快啊!这种快,不仅曾在我嘴上炫耀,也在别人嘴上炫耀。
我就很多次给外地的同学朋友说,欢迎你们来啊,每一次,相信你们看到的,都是一个崭新的样子。
很多外地的同学朋友也会说,多少年没来了,过来看看聚聚吧,相信一定会颠覆你当年的印象。
这种变化的快,到如今,已经不是用五年十年来形容了,而是压缩到了一年两年的时间。任何一地,一两年之后回头再看,就已经完全找不到了之前的印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87321/646549bbcd2f52fc.jpg)
更便利了,更畅通了,更迅速了,更省事了,更整齐了,更繁华了,更处处透着新了,可为什么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上那些简朴古老几被遗忘的小城镇,喜欢上保持着自然原始的田园乡村,喜欢上幽静隐秘未经发现和雕凿的风景?为什么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说起乡愁,说起无处归依的灵魂,说起难以安放的身心?说起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挥之不去的迷茫?
只因为我们越往前走,越感觉到孤单和无助,因为在我们每一次回头时都会发现,那些我们想念和惦记牵挂时,想要看到的,触摸到的,我们曾经留下的那些爱过恨过哭过笑过生活过成长过的痕迹,都在飞速消失,我们甚至无法向自己证明,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过什么。
时间只能附着在物质上存在,然后被物质证明。当一条路没了,一间房没了,一条溪没了,一片原野一间学校一个家属区院落一个小吃店一个影院没了时,它们上面的时间就没了,就只能存在于各人的记忆里,毫无根底的风干。
任贤齐有两句歌词:往前一步是黄昏,退后一步是人生。不懂的时候不明觉厉的痴迷,但现在好像懂了,又再不愿意去懂。
想起我那个从出生一直待到到高中毕业后离开的县城,前一阵还有那里的高中同学热情邀请我回去,我说,我们那时候的青春还有地方祭奠吗?老同学沉默半响,告诉我,没有。
那就需要醉着时怀想了,因为清醒时,无处观瞧。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87321/84d2432ea2744a4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