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个人物:
很巧,同样是楚国人,同样是有一个昏庸的君王。一个是楚平王,断送了伍子胥一家老小的性命,只有伍员一人,一路逃亡至吴国;一个是楚怀王,让屈原有志难舒,空有强国之念,却看着国家日益衰落,直至绝望。
大家耳熟能详的是屈原,怒沉汨罗江,后世千年以来,端午都会纪念他;
而在苏州纪念的,应该是伍子胥。
对于苏州来说,伍子胥绝对是大功臣。在伍子胥来到吴国之前,吴国虽然称国,实际上远远比不上同时期的中原大国,充其量像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伍子胥来吴之后,辅佐阖闾,学习中原强国,改革政治体制,相天法地,筑阖闾大城,也就是后来的姑苏城。数年之后,吴国隐隐然有了与中原大国争霸的实力,于是伐楚,攻齐,春秋五霸,有了吴王阖闾一席。
后来的故事,夫差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勾践小人无所不用其极。偌大个吴国,突然强大,又突然败亡,掩上了春秋争霸散场的幕布,悠悠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可时光无情,苏州人历来有情。胥门、胥江、胥口,这些名字里,无不包含对这座城市设计者的怀念。据说,胥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运河,避免了吴中地区的水患,又便利了当地的漕运,那可真是功不可没了。
东汉邯郸淳《曹娥碑》上有记载,五月初五,江南地区会有举行祭祀伍君的仪式的习俗,那伍君不就是伍子胥么。
东方之门下,金鸡湖上龙舟锣鼓起;
寒山寺钟响,姑苏古城家家裹粽子。
他们可曾知道,江南一带,端午节就是为伍子胥设立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