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说,在这两年的学习成长之后,孩子从整天关着门打游戏不出门的休学状态到一跃考上了重点高中,妈妈在高兴的同时,发现高中的压力更大了,害怕孩子承受不起压力,爸爸却一味的要求孩子补课,害怕儿子承受不起的妈妈竟然演起了双簧,把车钥匙给孩子去车上休息,让老公以为孩子补课去了,但是心里还是很不安,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呀,孩子到底要严格要求还是适当放松,出自于自己的本心,这段时间的成长让他知道,不能让孩子绷得太紧,出自于内在对家庭和谐,尊重老公,又不想和老公因为这件事而影响夫妻关系,让她心神不宁。
我们以为叛逆的孩子,只是需要长期不被满足而饥饿的孩子而作为孩子,看上去妈妈是在维护自己,但其实他看到的是那个害怕爸爸,不敢和爸爸对抗,又心疼自己的妈妈,看到的是妈妈的不安,是妈妈的唯唯诺诺换取的表面和谐,家里并不是表面那样的一片祥和。看到的是不真实的和谐表面。妈妈自己的焦虑,让孩子也难以安心,看上去是孩子在叛逆,其实是父母在自己的担忧恐惧里,无暇顾及到孩子,没有办法真正的关注到孩子的心,只能在自己的焦虑里不断的要求孩子,要孩子如我们所愿,好让我们自己感觉好一点,而且又永远都不足够。
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中都会陷入小A这样的左右为难,当我们执着于问题的时候,以为有一个更正确的答案,就陷入了故事的牢笼里了。而其实,在小A的问题下面,有着自己的生命成长课题,一直在这个固有的模式里起反应。
从四岁开始,小A就和父亲生活在一起,住在学校,父母没有吵架,妈妈却在家里消失了,爸爸只是通知了一声她,妈妈要走了,你以后要乖 ,要听话。就这样,妈妈连招呼都没有打就离开了。
也许妈妈会难以舍弃孩子,干脆偷偷的消失,为了不面对那份离别,那份心碎,却让孩子一直耿耿于怀,处于惴惴不安中,也让孩子感觉到家就像饼干一样碎了,那么珍贵的东西,转眼就没有了。也许她会没理由的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让爸爸妈妈分开了。
就这样,她每天和爸爸住在学校,爸爸出差了,孩子更加觉得自己孤单了,就在家里数着爸爸还有几天回家,每天给爸爸留一些好吃的,聚到一起,数量到了,就该是爸爸回来的时候了,就这样扳着指头过日子,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等待中度过童年岁月,别人的童年可以在爸爸妈妈面前享受无尽的娇宠,而她却像小大人一样,要乖,要不然美好的东西就会消失。
就因为这样,他也学会了让自己躲起来,和谐的和身边的每一个人相处,与人为善,很害怕冲突,原来来自这么深处的信念。
我们以为叛逆的孩子,只是需要长期不被满足而饥饿的孩子害怕冲突的她,只要看到老公的脸拉下了,哪怕根本就不是因为他,只是老公在单位受了气,她也要急急忙忙去把家里所有的事情都要做好,一看到老公和孩子有争执,就非常害怕,很担心家庭不能和睦,不能一家人在一起,很害怕小时候的那种感觉,饼干碎了,心碎了,家里不完整了的感觉。
孩子没有什么问题,老公也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因为自己的身体记忆,害怕分离,害怕冲突,然后他就要绞尽脑汁拒绝这一切的发生,然后,她也就成了中间那个把矛盾推波助澜,上窜下跳,不知所措的加大矛盾的那个人。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孩子的偏差行为,真的只是照出了家庭的状态,一个所谓“叛逆”的孩子,其实就是一个“饥饿”的孩子,他有很多期待没有被满足,没有被理解、没有被关注、没有被允许、没有被欣赏,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一个“太听话”的孩子,其实是一个“压抑”的孩子,他认为不听话是危险,只有听话才能得到父母的爱。长期的压抑也就让他最终用偏差行为呈现出来,每一个看起来的问题后面,总是有着我们人类的核心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