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

作者: 时来运转一一万转 | 来源:发表于2016-03-31 12:47 被阅读0次

      正月初一到初二是最关键的。母亲大人的作用在于警告我们:碗筷要抓紧啦,不能掉地上。扫把不能动了,初三才能扫地。刀子不能用的,更不能敲饭碗。过年要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呀!诸多的繁琐,但是记忆中还是很盼望着过年的。可能是因为有更多的好吃的,有新衣裳穿的,还有更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又可以长大一岁啦吧?现在也期待过年,但是不希望再长大了。[呲牙]

    还有个人觉得:过年还是离不开年味十足的民俗活动。想到这里,儿时的记忆如同过电影一般在脑海中浮现。也许自己已过了爱看热闹的年纪,但是遇上抬村庙里的神像,巡村驱邪的时候,家里人还是会聚集在门口等待观望祈愿。神像经过各家各户门口时,有迎接的长长鞭炮,鞭炮一般是由男性点燃了。长辈们双手合十的祈祷,念念有词,也有抱着孙儿的,抓孩子的小手去摸神座,祈求保佑健康长大。村里的壮青少年一行人,抬神像的,敲锣鼓的,更有各种跟着疯跑看热闹的孩子们…沿着村里的主道把村尾到村头踩个遍,然后神像们便被请回庙里面上座。

      正月十五的晚上元宵节,是小年,是一年的结束也是村里的一年一度盛况:过火山。就是准备好两堆三米多高的树枝,先不断的由村民自掏腰包燃放鞭炮,夹杂着阵阵锣鼓声,在现场鞭炮的浓烟滚滚,令人呼吸困难,说话声音更是扯开嗓门才行,但是村里人还是吃过晚饭就候在那里。在选好的吉时,点燃了两堆树枝“火山”。敲锣打鼓声急促响起来时,先抬村里所有的神像按尊长秩序冲过火山,紧跟着村里胆大的男人或抱着或脖子上骑着孩子跑过去,而且一定要打赤脚才能准过的。如此这般过三次,在旁边围观的群众也都被这热闹的刺激场面感染一起叫喊,异常兴奋!燃尽的炭灰被围观的家庭妇女用铁锹或铁桶铲回自己家里,先给小孩或未到场的家人放手和脚在炭火上晃三晃,意味着来年旺旺的。然后把炭火倒在鸡舍猪圈里,让养的家禽家畜也健康。正月十五一过,新年就过完了。大人小孩该干啥的都干啥去了。期待来年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相关文章

  • 儿时的年味 | 儿时的年味

    早晨起来,看到小区内家家户户窗外挂着酱鱼干、酱鸭,闻到了过年时特有的香味,情不自禁地勾起了我童年时过年的美好回忆。...

  • 儿时的年味|儿时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是一家人置办年货的样子 儿时的年味是母亲打扫房子时的身影 儿时的年味是父亲准备年夜饭的香味 儿时的年味是...

  • 儿时的年味|儿时的年味

    前两天和老爸通电话,我说寄了年货回去,今年过年这边家里要来人,我不能和孩子回去了。 那边的父亲沉默了一秒钟说,你都...

  • 儿时的年味‖儿时的年味

    儿时的年,是一串精美的风铃,只要记忆的风略过,便会响起清脆的铃声。儿时的年,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欢快的流淌在记忆里,...

  • 儿时的年味|儿时的年味

    在附近的小区停了车,我和男朋友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盒,走回这条我住了十几年的老街道。小时候觉得这条街很长,很宽,来回跑...

  • 儿时的年味|儿时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 是香甜的滋味 是外婆家的饭菜 触碰出味蕾的绽放 儿时的年味 是漂亮的滋味 是妈妈涂的红指甲 映射出触觉...

  • 儿时的年味|找寻儿时的年味

    推开记忆的门扇 撷几枝岁月的藤蔓 编制成光阴的背篓 搭乘腊月的末班车 去故乡的山村把儿时的年味找寻 ...

  • 儿时的年味‖诗歌:儿时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 是家家户户烘烤的腊肉 让人禁不住的垂涎欲滴 儿时的年味 是我们拎着灯笼讨来的爆竹 ...

  • 儿时的年味|母亲儿时的年味

    文/罗恺母亲儿时的年味 母亲生于1935年,也是个很普通的乡下人。过年的时候,她常常对我们说起她自己小时候过年时的...

  • 儿时的年味|80后的农家女

    儿时的年味是我一生最难忘的记忆, 儿时的年味是我此生最甜蜜的时光, 儿时的年味是我这世最柔软的回忆, 儿时的年味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的年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me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