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见多识广学院
《我们仨》归途已觅,先生已归

《我们仨》归途已觅,先生已归

作者: 苏诉 | 来源:发表于2017-05-10 11:40 被阅读186次

文|苏诉

去年五月,杨绛先生去世,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不肯相信,先生怎么会去世呢?那时候,我忘记了,是人,都有生老病死,何况,先生已是百岁老人。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杨绛在《我们仨》中这么写道。

如此想来,先生的离开,该是找到了她的归途。

初次遇见《我们仨》这本书的时候,它摆在书店书架最显眼的地方,高度刚刚好,不用仰头就可以看见。她看起来朴素而单纯,采用的是日本的浅棕色条纹纸,不加任何图案或照片,封面上只有代表我们仨的三个单词,“Mom,PoP,圆O”以及先生手写的“我们仨”。

先生提笔开始写《我们仨》的时候,已是92岁高龄,她用三四个月的时间写出了一个家庭漫长的63年历史。那些平淡的文字下,隐藏着一个老年人深重的痛苦,我不知道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才能把那样的苦痛转化为平和的文字,给读的人温暖和安静。

我未曾亲眼目睹先生一家人同病魔斗争的艰难,但透过平淡的文字,我可以感受到先生掩藏于心的痛苦。一个身子虚弱,却内心强大的女人,让人发自肺腑的钦佩。

先生向我们这些读者展示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她记录了“我们仨”共同走过的一段悲怆而温暖的旅程和一个人思念仨的凄美情思,几十年的相守互助、平淡无奇、相聚相散通过简单的文字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忍不住为此留下泪水,之后还有淡淡的感动。

本书分为三部分,“我们俩老了”中,先生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则以梦幻的形式表现了这段深重的情感经历,最后一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以平时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1997年早春,钱媛去世,1998年末,钱锺书去世,一个温馨的学者家庭就这样失散了,就这样轻易的失散了,而相继送走女儿、丈夫的杨绛先生该是如何痛苦。

我们不得而知,通过文字也只能窥见一丝半毫。

都说人生有三苦,年少丧父,中年丧夫,年老丧子。

可是不论是年少丧父,还是中年丧夫,人生都还长着呢,痛苦总会因为时光的流逝,年岁的增长缓缓散去,可唯独老年丧子,时间所剩无几,经历过世事沧桑,本是以享天年的时候,失去一生中最重要的人,这该是何其悲痛。

先生偏偏是在这样的年纪,失去了相伴一生丈夫,失去了懂事孝敬的女儿。

她在书中说,“‘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她的愿望很简单,但也很难实现。

读书的时候,我的面前总会出现这样一副画面,一个安详的老人,坐在家中的书房里,阳光洒满房间,她提笔缓缓记叙着家庭的琐事,写下至情至性的回忆,因为想到什么趣事嘴角微微地扬起,又慢慢地隐去。画面宁静而又美好,带着淡淡的哀伤。

周国平在《古驿道上的失散》一文中写道,“书出之前,已听说她在写回忆录并起好了这个书名,当时心中一震。这个书名实在太好,自听说后,我仿佛不停地听见杨先生说这三个字的声音,像在拉家常,但满含自豪的意味。这个书名立刻使我感到,这位老人在给自己漫长的一生做总结时,人世的种种沉浮荣辱都已淡去,她一生一世最重要的成就只是这个三口之家。可是,这个令她如此自豪的家,如今只有她一人存留世上了。”

相遇,失散,本就是人世间最寻常的遭遇,可于一个家庭而言,最怕的也是永不再聚的失散。一个老人,于暮年回忆着凄怆的往事,回忆着温暖的往事,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当然,有的时候,我也觉得先生挺幸运的,她这一生虽颠沛流离,但总是和丈夫待在一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放在她身上,很是合适。这样想来,先生也很幸福。

在《我们仨》的最后,先生写道,“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居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先生离开已有一年,我想,她应该已经寻觅到了归途吧。

相关文章

  • 《我们仨》归途已觅,先生已归

    文|苏诉 去年五月,杨绛先生去世,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不肯相信,先生怎么会去世呢?那时候,我忘记了,是人,都...

  • 归途/风起时

    风起时,叶亦落。 云散时,叶已落。 一落一归,落叶未归途。 一落一归,落叶已归途。

  • 已归

    安好

  • 候鸟已归途

    初见,藏不住一室的艳羡。 再见,温暖了初夏的月光。 恰逢眉间的相似,一如故友的熟悉 浅谈了半载的荒芜,欣喜了一季的...

  • 《我们仨》:最缱绻的爱,最绵长的情

    《我们仨》出版于杨绛先生92岁高龄的时候,彼时和她相濡以沫的夫君钱钟书先生已离开她5年,其爱女钱瑗已离开她6年。茫...

  • 【归途】茶已温润待亲归,若无知音途寂寥。

    《归途》 好茶觅知音, 流水向归途; 杯中茶汤润, 问亲何时归? 雅韵香茗情切切, 若无识者途寂寥。

  • 燕子已来,春已归!

    那是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春天从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中醒来! 夏天从透过窗帘的那道阳光中醒来! 秋天从打谷场人们...

  • 夜已归

    我听见风轻,看见夜语,却不知寂寞几许?云彩成了精,蛤蟆嫌水浅,天上的月亮没了影,夜已归。思绪未定,我不知道自己为何...

  • 奇人已归

    最近朋友圈和知乎都被霍金去世的消息刷屏了,有人想表达惋惜,有人想给他一个等级,有人想在物理世界里给他找一个位置。每...

  • 大圣,已归

    这世上,哪里有那么多大圣,说书的口中一个,耍皮影的手中一个,小和尚的脑中还有一个。他们或许以为:大圣,只是一个传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仨》归途已觅,先生已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mi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