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出版于杨绛先生92岁高龄的时候,彼时和她相濡以沫的夫君钱钟书先生已离开她5年,其爱女钱瑗已离开她6年。茫茫天地间,只剩下她一个人。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书的封底这样写着。
我仿佛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踽踽独行于自己的人生驿道上,深情地凝望着她的来路和归途,回忆着一家三口在艰辛生活中丝丝缕缕的温情,只是这驿道啊,点点滴滴都是离情。
《我们仨》是一本家庭实录,从1935年杨绛和钱钟书结婚,共赴英国牛津求学开始写起,一直写到1998年底钱钟书的离世。
作品跨越了60多年,60多年斗转星移,社会在变迁,历史在被不断地改写,而细细流淌在这些质朴灵动的文字里的是一家人的相知相爱相惜。翻阅的过程中,无数次忍不住潸然泪下。
这部作品脉络结构极为清晰,共分为三个部分:我们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01 黄昏薄暮里的深情
这是作品的第一部分。写了杨绛先生的一个梦,梦里她站在只有一个人的荒郊野外,再也找不到钱钟书,只能一遍遍在空旷的荒野呼唤。
钟书告诉安慰她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
杨绛说,“人生只不过是一场梦幻”。
是的,每个人的人生也许都是一场梦,梦里有悲欢离合,有阴晴圆缺,有失去的悲痛,有获得的欣喜,有离情,有别绪。
杨绛老人,走过了一个世纪的春秋冬夏,她用一生积淀的智慧告诉我们人生如梦,在人生的万里长梦里,一切终归会殊途同归。那些经历过的苦难,获得过的荣耀,承受过的苦难,随着生命的逝去终将会化为一抔尘土,而最重要的却是那些彼此相爱着的人,他们会和灵魂一起飘飞在无边无际的苍穹。
逝去的已经化作一缕青烟,而活着的却还是牵肠挂肚,可是因为今生牵了彼此的手,灵魂便永生永世相守。
《我们仨》:最缱绻的爱,最绵长的情02 古驿道上的离情
这是作品的第二部分。写的是我们仨的死别,是作品离情的高潮部分。
整部作品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这一部分起初我并没有完全读懂,当我看完全书再一次随着这部分的文字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的时候,字里行间里那离情的悲伤让我的心一次次缩紧,炸裂,理智遏制不住的悲伤如海浪般一次次冲击过来,眼泪就不听使唤的流出来。
这一部分杨绛把读者带入了自己似真似幻的梦境,然而梦即是现实,现实如梦。她把医院和家之间的路程比作“古驿道”,把自己的家比作“客栈”,把钱钟书住的医院比作“船”,以杨柳的叶绿叶黄喻示着时间的更迭变幻。“柳”在中国文学中暗含“惜别”之意,离别的伤情在柳绿柳枯中更显浓重。
1994年夏,84岁的钱钟书因病住院,这一年杨绛83岁。
1995年冬,女儿钱瑗因结核病晚期住院,这一年杨绛84岁。
1997年春,60岁的钱瑗去世,这一年杨绛86岁。
1998年底,88岁的钱钟书去世,这一年杨绛87岁。
钱瑗未住院之前,每天陪着杨绛来往于医院和家之间,为钱钟书送饭菜。可是钱媛也住院后,杨绛每天孤身一人去探望钱钟书,每晚和女儿通话,了解女儿病情,每周匆匆见上女儿一面。
眼前总是浮现这样一个画面:一位80多岁的老人,每天拖着疲惫的脚步,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自己人生这段充满了离情的古驿道上,心里一半牵着夫君,一半挂着女儿,孤独一人从柳叶成荫,走到柳条光秃,每走一步,都是往死别的途中踏上沉重的一脚。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1997年春,钱瑗去世,女儿鲜花般的笑容永远消失了,再也没有人像女儿一样用温软亲热的声音喊她“娘”。杨绛写到,“我心上又绽出几个血泡,添了几只饱含热泪的眼睛。”
白发人送黑发人是怎样一种不可言说的痛楚?那该是骨骼的粉碎,心的撕裂,是胸口的血肉模糊,是内脏的拉扯扭曲!
1998年底,钱钟书与世长辞,杨绛的万里长梦就此结束,她找不到来时的路,更望不见人生的归途,她想变成一尊望夫石永远守候着夫君的魂灵,但是,她却觉得变成了一片黄叶,跟着风旋转,任肆虐的风拍打。
女儿去了一个再也寻找不到的世界,钱钟书也魂归天际,空旷的天地间只剩下87岁的杨绛一人,家在哪里?家已不复是家,仅仅成了人生驿道中一个小小的客栈!
03 艰辛岁月里的温情
在作品的最后这个部分,杨绛用温暖的笔触记录了两人婚后的生活。
如果说前半部分是劈头盖脸的巨浪,死别的痛苦让读者不忍卒读,那么最后的这部分仿如一条缓缓流动的小溪,流淌出一首首温暖深情的音乐。虽然在特定的年代里有着沉重的艰辛,但是艰辛的岁月里一家人的相知相守,丝丝缕缕的温情才让人更加动容。
跨越60年的历史,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代的车轮呼啸而过,他们的大半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
抗日战争,国内混战,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两位知识分子的命运就像一叶扁舟,在社会这条大河中摇摇晃晃。
《我们仨》:最缱绻的爱,最绵长的情可是不管生活中经历了怎样的困苦,他们一家三口总是不离不弃,相互扶持,一路上满是相互体恤的温暖和相守的深情。
在英国求学的时光,他们每天一起出去散步,并称之为“探险”,慢慢地走,尽情地玩。回到租住的寓所,就相对读书。
钱钟书会早起为晚起的杨绛烤面包,热牛奶,做浓香的红茶。开心起来还会用浓墨为杨绛画花脸。
钱钟书把桌布染了墨水,砸坏了台灯,弄坏了门轴,总是一筹莫展,杨绛就告诉他,“不要紧,我会洗,我会修”。
回国后,两人经常分居两地,但钱钟书会经常给杨绛写信,记下所见所闻和思念之情。
……
圆圆更是乖巧的,懂得疼惜父母的。
10岁的她查出骨结核后,流着泪告诉爸妈“我要害死你们了”。
她初中休学在家,帮爸爸做零星的工作,总能发现爸爸没有注意到的事。
寒冷的冬天,她知道妈妈怕触碰猫屎,就用自己细嫩的指头抠干净煤球里的猫屎。
她知道妈妈怕黑,就陪着妈妈走夜路。
病榻上的她还写下食谱教妈妈做饭,给爸爸写信让爸爸保重身体。
……
这部作品没有山盟海誓,没有甜言蜜语,而我却读到了最缱绻的爱,最绵长的情:那是困苦年代里彼此的不离不弃,深情坚守;是平凡日子里养儿育女的温情;是面对选择时彼此的互不干涉,相互扶持;是平淡琐碎的生活里相对而坐共读万卷书的高雅情趣;是你们走了,而我孤独地留下,用温润灵动的文字书写我们仨的深情。
无戒365挑战训练营第68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