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百家争鸣,奇人辈出的时代。且不说老子,孔子,鬼谷子,孙子,荀子,韩非子,墨子,这些开山祖师级的人物,单单就他们弟子的才学,就足以在那个时代左右时局,呼风唤雨,神鬼莫测。
而孔子作为当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门下的弟子亦是人才济济,号称门下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登堂入室,不在话下。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孔夫子门下的“忽悠”科大弟子——子贡,是怎么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忽悠人的。
子贡名端木赐,春秋末年卫国人,孔门十哲之一。邻牙利齿,有雄辩之才。孔子开设书馆教人,其所教学科有四,第一是德行,第二是言语,第三是政事,第四是文学。而子贡则是言语科中的佼佼者,孔子称其为“辩人”,自愧不如。
所谓的言语,其实就是诡辩之才,额,说得通俗点就是学习忽悠术的。就像赵本山在春晚舞台上卖拐忽悠范伟一样。他忽悠你钱,你还以为他是帮你着想,感动的四涕零离,高兴得不要不要的。没错,子贡正是孔子门下“忽悠科”的高才生,我们暂且称其为大忽悠。
大忽悠曾经让老师对自己做出一个评价,孔子答”你是一件器皿“原文是这样的,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
子贡突然懵了,我好好的一个人,老师干嘛把我比作一件东西,算了,东西就东西,关键是件什么东西,于是进一步追问,
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瑚琏是个什么东东,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器具中有一种叫做瑚琏的,陈放在宗庙之上,用玉制成,用玉妆饰,是最为贵重华美的。意思很明显,孔子认为子贡已经成器,可以拿来用了,而且这件器材质还很高贵,是用玉做成的。

好了既然子贡可以拿来用了,那么孔夫子要拿他怎么用呢?
时间来到公元前482年,齐国的田常想要叛乱,却害怕高昭子、国惠子、鲍牧等人的势力,所以就调动他们的兵力攻打鲁国。不幸的是,鲁国是孔老大的故乡。
孔老大听说这件事后,出来发话了,”我们祖宗的坟墓都在鲁国,齐国人想要跑到我们的地盘来挖坟啦,你们说怎么办?“于是门下弟子纷纷站出来,”我去~“、”我去~“、“我去~”。首先是子路,然后是子张、子石。但是孔老大一直摇头,“你们去不了,这事不是去打架而是要去忽悠人呀“,直到子贡这个”辩人“站出来后,孔老大终于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子贡带着从老师那里学来的忽悠术来到了齐国,准备忽悠田常不要攻打孔老大的老家。
忽悠术的精妙之处在于,首先你要把被忽悠的对象当成一个弱智,然后才能得心应手的忽悠他。
事实上也是这样,子贡游说田常说:“您攻打鲁国是不对的。鲁国是难以攻取的国家。他的城墙又矮又薄,它的护城河有窄又浅,他的国君愚昧不仁,大臣虚伪没用,士兵百姓又厌恶战争,这样的国家不可以和它交战,您不如去攻打吴国。

吴国,它的城墙又高又厚,护城河又宽又深,铠甲坚固而新,士兵精悍数量也多,难得的人才、精锐的部队都在这里,又派贤明的大臣守卫,这样的国家是容易攻打的。”(当时吴国正处于强盛时期,由夫差当政,他的老爸正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阖闾。)
田常听后感到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顿时大怒,说了“你把我当成傻子。”
怒了,田常怒了,子贡心里却开心的不得了,你怒了就好,没没没,我没把你当傻子耍,我只是把你当猴子耍。真正的傻子在后面呢。

子贡卖乖了,不慌不忙的解释道”我听说,国内有忧患的应当攻打强国;国外有忧患的应当攻打弱国。如今您有内忧。我听说您多次被封而又多次失败,是因为朝中有大臣反对您的呀。现在您想攻打鲁国来扩充齐国的疆域,若是胜了,您的国君会更加骄纵,占领鲁国的大臣们就会更加尊贵,
而您的功劳却不在其中呀。您这是上使国君骄纵,下使大臣们恣肆,要想因此成就大业,难啊。所以说不如攻打吴国。如果攻打吴国不能获胜,那样百姓死在外面,大臣在国内势力减弱。这样您在上没有强臣对抗,在下没有百姓非难,孤立国君、控制齐国的就只有您了“
田常听完,立刻转怒为喜,说”好,但是我得军队已经开往鲁国,现在撤军转攻吴国,大臣怀疑我怎么办?“

子贡马上回答,”您先按兵不动,我去叫吴国去帮助鲁国来打你们,然后你趁机出兵打吴国,“田常听完觉得非常有道理,刚才没被气傻,于是很高兴的派子贡去叫吴国来打自己。并为此暗暗高兴,子贡真是为我着想啊。
子贡这段分析确实相当的精彩,趋利避害,不愧为一介“辩人”,说得田常服服帖帖。我在想子贡单单靠这段话已经足以说服田常了,为什么还要在开头激怒他呢?是不是多此一举。其实不然,当一个人发怒时,容易失去理智,失去一些判断的标准,从而头脑混乱,忽悠起来更加容易。

子贡南下来到吴国说服吴王夫差,大意是说保护鲁国可以显扬美名,攻打齐国能阻止齐国扩张,获得大利,通过讨伐残暴的齐国,来征服强大的晋国。当时吴国国力强盛,但是在诸侯国中的威望并没有那么高,夫差想要在诸侯国中称霸心切,在大忽悠的忽悠下,夫差磨拳擦脚,蠢蠢欲动,
但是夫差有一个顾虑,他曾经和越国作战,越王勾践带领仅剩的5000士兵退守会稽山,现在正在自己身后磨棍子准备找机会桶自己,于是吴王当即表示说等我把屁股后面这跟棍子拿掉就去攻打齐国,大忽悠一看说服不成功,于是旧戏重演,如果大王真的害怕棍子的话,这事包在我身上,我可以让这棍子给你用。

大忽悠子贡想去说服越王归顺吴国,并且表示很有信心。吴王听了之后很是高兴,表示很赞同。于是夫差在大忽悠的带领下,高兴的走上了灭国道路的第一步,并且边走边回头拼命的喊“谢谢啊”

子贡来到了越国,越王清扫道路,到郊外迎接子贡,并且亲自驾车到子贡住的馆舍找他聊天,子贡向勾践说明了他的处境很危险,老吴知道他在磨棍子准备捅他的事,现在很生气,准备要干掉他。
勾践听完后吓了一跳,竟然被发现了,那就跟他拼了吧,但是自己拿的是小木棍,老吴拿的可是钛合金菜刀,明显打不过呀!在几番交流之下,勾践得知了夫差要去攻打齐国,但是害怕自己桶他的屁股,于是听从了子贡的计策——假装归顺。勾践表示要送黄金和武器给子贡这个恩人,但是子贡没看上没有接受走了。

子贡的计策是这样的:
勾践真的发兵随征,以投合夫差的意愿,用重金和好听话来恭维他以表示自己的真心,这样的话夫差就能放心的去攻打齐国。假如他不能取胜,那么勾践的机会就来啦,假如他打胜利了,那么必将带兵逼近晋国,与之争霸。.到时候子贡北上去见晋国国君,让他一同进攻吴国,等到吴国的精锐全部耗在齐国,重兵被困在晋国时,勾践又可以趁机捅夫差了。
子贡就好像是勾践饥寒交迫,窝在草席上啃着馒头的时候,天上突然掉下来的一个大饼,不,不是一个,是一铺子大饼,不仅解决了他的温饱问题,还让他发家致富。整个事件的谋划勾践是最大的获利者。勾践终于不用啃馒头了,他小心熠熠,猥琐的躲在夫差后面准备着。

大忽悠来到了吴国向夫差报告,说明了勾践表示自己很贱得罪了吴王,自不量力,不敢有其他妄想。五天后,越国勾践派了文种来到吴国,向夫差表示勾践听说了吴王要发动正义之师援助鲁国攻打齐国,自己愿意交出磨了很久的小木棍(3000人)帮助他和齐国打架,而且自己也愿意上战场帮他挡石头。

看来勾践很诚心呀。但是夫差犹豫了一下,问大忽悠,“小勾践表示要冲在最前面替我挡石头这样做合适吗?”大忽悠当即表示,老大哥,这样做是不对的,咱拿了他的小木棍就算了,再让他帮咱们挡石头,其他老大看见会说你不道义。吴王听了表示很赞同。于是就拿上自己的九把钛合金菜刀(九个郡的兵力),附带勾践藏了很久的小木棍,向南出发。
子贡为什么不让夫差带上勾践呢?仔细想想,勾践如果被夫差带出去打架了,那么谁在背后捅夫差呀?勾践真的是下了一招险棋,要是真的被夫差带去挡石头,估计就有去无回了,不过没关系,他知道子贡不会让他去挡石头。不知道夫差是不是得罪过孔老大,子贡竟然也一定要捅夫差的屁股不可!然而老吴并不知道有人准备要捅他,屁颠屁颠地就向南走了。

一切进展得很顺利,子贡来到了晋国,对晋定公说“吴国和齐国准备开打了,如果吴国打赢了他会顺便过来揍你一下,让你承认他是老大。”晋定公听完很恐慌,说“那要怎么办?”子贡说:“还能怎么办,吃饱喝足,锻炼身体,等他来呗。”晋定公依言而行并表示很感谢。
事情做完了,子贡回到鲁国准备看戏。在导演子贡的安排下,果然,吴国和齐国在艾陵打起来了,结果,吴国大败齐国十万士兵。齐国势力大大减弱,这个时候田常应该很开心,并在心里默默的跟子贡说声“谢谢啊”。
老吴很听话,打赢齐国之后继续带兵逼近晋国。并在黄池这个地方和鲁国,晋国召开了会议,会议的中心是确定谁是扛把子。史称黄池之盟。但是史料记载得很矛盾,一说是晋定公仍旧当了老大,一说是夫差当了老大,会议最终确定谁是大哥并没有定论。然而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晋国还是和吴国打起来了,并且还打赢了。

远在千里之外的勾践正在啃着馒头,听到这个消息后,兴奋得不得了,猥琐的露出了淫荡的笑容,拿出自己私藏的另一个小木棍(2000人),疯狂的渡过江去捅夫差的屁股,夫差万万没想到勾践把当初的那根小木棍劈成了两根小木棍,给自己的只不过是稍大的那支木棍(3000人)。天呐,勾践真的是太能藏了,我真的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呀!

这个时候夫差正在前线和晋定公打的头破血流,突然发现自己的屁股有点痛,回头一看,发现是勾践猥琐地拿着小木棍捅他,菊花残,满地伤,夫差笑容已泛黄。“你干嘛呢?你哪来的小木棍,小木棍不是交出来了吗?”相信这个时候勾践心里一定在说“想不到吧,小木棍被我劈成了两半,嘿嘿”。

于是夫差拐着胳膊火急火燎,屁颠屁颠地赶回去,想要狠狠地剁勾践,只可惜路途遥远,长途跋涉,士兵已经精疲力尽,夫差彻底倒下了。
他本以为导演子贡给他安排的是本场的男主角,万万没想到,自己原来只是个配角;他本以为自己凭借九把钛合金菜刀可以到中原当上老大,万万没想到,菜刀竟然栽在小木棍上;他本以为子贡是上天派来帮助他走上人生巅峰的天使,万万没想到,他只是孔老大派去忽悠他的大忽悠。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夫差到死都没明白,这一切是怎么回事,他至始至终都以为大忽悠是为了他好。事实上,每一个被子贡说服的人都觉得子贡是为了他们好,在这一点上,夫差你没亏呀。
灭吴国三年后,越国称霸东方。子贡这一出行,保全了鲁国,混乱了齐国,灭亡了吴国,强盛了晋国,而越国则从一个比鲁国还要弱小的国家转为称霸诸侯。他的行为真真正正的达到了谋事于无形,无迹可寻,使人不知其意而神鬼莫测。
整个事件结束了,子贡是这一出戏的总导演,他安排别人做什么,每个人都很听话的做了,而孔夫子是这出戏的幕后老板,夫差是冤大头,演完戏没拿一毛钱工资,还被踢出局了,唯一的好处就是当演员的感觉真好。勾践是整出戏的男猪脚上演屌丝大逆袭,鲁国是临时演员,而齐国和晋国则是明星大牌友情演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