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系过去和现在的,是头脑中储存的记忆。
哪怕搜肠刮肚,也想不起,从什么时候开始,记忆,变得这样若即若离。
有的人,最初记忆,从三四岁就开始,有的人,到六七岁,才开始有了记忆,比如我。
之前的,当然未经商量,被通通删除。
后来,越积越多。记忆的"存储器",想必大于几百G,不然,几十年积累下来,非得"崩盘"不可。
童年玩耍的伙伴,母亲做的好吃的,上小学时那个最调皮孩子,上中学时,路边水渠,毕业时为买纪念册,为几块钱发愁,来回走动的样子,第一次,面对心动的异性。
再大些,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工作和环境的不如意,对某些人的失望,傻傻的,又笑点很低。
骑车行走时,由不得东张西望,图书馆读书时,偶遇的老师,培训结束时,胆怯地用真声唱出的歌。
成为妻子,母亲,凭空多了的宽容,以及莫名感激。
有内心冲突,也有现实围剿,有开心的笑跳,也在暗夜独自泪流。
一副长长的成长画卷,记载了独一无二的体验。
告别怯懦,坦然接受阳光雨露,究竟经过多久;心里爱书,认真读过的,又有多少。
有些道理,总是明白的很晚,完全是钝感力现实版。
可是,一切,终将向好的方向发展,这出人意料,又有稳稳的成就感。
可记忆,却越来越不好,许多东西,转瞬即忘,不管你强迫自己多少次,也不顶用。
过去似刚刚描绘的水彩画,清晰,明亮;现在像绝代武林高手,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让人徒生无奈。
很早时,就背会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的诗句,却到中年,才真正体会到,它内里所含的意思。
记忆不是包袱,是连接器,它让你我,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它让曾经的快乐,化作如今会心一笑,它让久远伤痛,变得云淡风轻。
选择做你认为,重要的事,因为实在,耽搁不起,把健康放首位,最是明智之举。
日新月异,在现阶段和未来,可以预见,是正常不过的事。不用急,不能等,量力而行,把喜爱的东西,紧紧握在手中。
夕阳如金,黄昏美丽。
健忘也要接受。
前几天偶尔注意到,有位作家,写了报告文学《天黑的很慢》,计划读一读,或许,从中,可以找到,需要的东西。
就坦然面对,该来的一切,好的,不好的,无需躲避,无需焦灼。自古,人生就是祸福相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