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手段的进化,其实也带动了消费方式消费观念的改变。当你只有现金在口袋里用来消费的时候,花出去的钱,那是真的是钱。如果只用手机支付,或者脸蛋儿支付,那花出去的钱只是个数字。没有人会去跟踪这个数字的变化的,自然促进了消费。
![](https://img.haomeiwen.com/i7914967/01a6f29a2187687a.png)
很久以来,我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德国作为GDP前几名的大国,为啥支付手段还停留在100年前?有些很细节的东西,以前是不会想到的,随着在这里住久了,慢慢能看出来。
- 1.德国有7家电信公司,但是有的运营商在超市没有信号。有的公司,下雨就没有信号,弱鸡。有些比较强的公司,去郊游可能就也没有信号,基础设施不好,上层建筑建造不出来,这个很要命。
- 2.德国人天然的需要安全感,不管什么东西,都需要那种踏踏实实的感觉,所以在德国,保险业非常发达。比如在德国有种奇怪的保险,你去亲戚家串门儿,不小心把他家鱼缸打碎了或者损坏了什么东西,保险公司管赔。 很多人这种保险交了几十年,钱多了去了,可能到最后就用到一次,赔了个鱼缸。 这样的人群,天然对二维码支付持有抵制态度,觉得不安全。根据《柏林日报》的调查,77%的德国人偏好使用现金支付,原因是觉得安全放心,这个比例远高于欧洲平均水平。荷兰ING银行在2017年的现金支付偏好调查显示,75%的欧洲人认为没有现金行不通,而持这一观点的德国人比例为84%。所以钱拿在手里花是最安全的。
- 3.很多人还没有智能手机,只有60%的智能手机拥有率。在德国,电子产品,衣服这种消费,太低调了,既看不见广告,也听不见有人谈论。很难想象很多帅哥美女根本不关心自己穿什么好看,你穿的再好也没有人关心。用什么手机开什么车,都随意,够用就好。
- 4.第三方支付公司还没有形成市场。大部分人即使网上购物,就是填银行卡信用卡之类的。把钱交给第三方支付公司,想想就不安全。有几家第三方支付app,见也没见过,听也没听过,不知道下载了有什么用。
- 5.对于德国人来说,家庭和对知识的探索,才是最重要的。比如电视节目很少有国内那种处处娱乐的精神,打开他们的电视,一般会分为这么几种节目新闻、科普、谈话、介绍或探索、娱乐电视节目,而最后一种仅占了很少的一部分,一般不常有。感觉大部分节目都在描述一种事物,状态,观点等。
- 对于网上消费其实大部分德国人很小气很节约,跟我们完全不一样。他们大把大把的钱花在家里或者出去旅游,好家具,好电器,去国外度假,这样的都可以花大钱,但是花钱买个 iphone 肯定行不通。国内那种两个月积蓄拿来买个 iphone的行为,他们很难理解。正是因为节约,二手市场很繁华,不管是哪个城市,总会有些二手市场,在那里你才感觉德国人口并不少。这么节约的一群人,消费观念是十分保守的。
- 想象一下开通支付宝的过程,需要手机号留在银行进行验证。在国内没有手机号是无法开通手机银行的。但是在这里出于隐私保护,有些人根本没有留手机号在银行,即使留在银行了,一个大问题是,这种验证过程需要银行给你手机号发短信,这个行为属于“拓展业务”,是不合法的,因为开户的时候,手机号使用协议上只写了“只在非常紧急情况下才可以联系用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