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1],夜久侵罗袜[2]。
却下水晶帘[3],玲珑望秋月[4]。
>注释
[1]玉阶:以玉石砌的台阶,代指宫女住处。
[2]侵:打湿。罗袜:丝袜。
[3]却下:放下。
[4]玲珑:形容明亮的月夜。
翻译
玉砌的台阶已滋生了白露,
伫立夜深露水浸湿了罗袜。
我只好入室放下水晶帘子,
独自隔帘仰望玲珑的秋月。
>鉴赏导示
这首诗是一首宫怨诗,抒写了幽居宫女的苦闷心情。
鉴赏
李白的《玉阶怨》,曲名标为“怨”字,但诗中却只是背面敷粉,全不见“怨”字。诗人只是描写一位宫女深夜由屋外进屋内的细微动作:在屋外悄立玉阶,直到深夜露水浸湿鞋袜,才返身回屋,放下水晶帘;又透过玲珑的疏帘,呆望秋月。诗人给我们渲染出了一个冷落寂寥的环境,勾勒出一个忧心忡忡的被压迫者孤独的形象,给读者领略其中隽永的思想情趣留下了广阔的余地。还是沈德潜评得正确:“此诗妙在不明说怨。”
就炼字炼意来说,本诗也独有韵味。“却下”二字,以虚字传神,最为诗家秘传。此一转折,似断实连;似欲一笔荡开,推却愁怨,实则经此一转,字少情多,直入幽微。女主人公幽怨之情、忧思之感皆从“却下”二字传出,十分精妙。“玲珑”二字,看似不经意,实则极见工力。以月之玲珑,衬人之幽怨,从反处着笔,全胜正面涂抹。
用动作神情来揭示主旨,也是本诗的一大特点。诗中没有主人公(宫女)的姿容和心理活动,但通过一些神情动态及细节的描写,使主人公之“怨”传达得淋漓尽致。比如,“夜之侵罗袜”一句,写其独立玉阶,且立之很久,大概从夜幕降临直到深夜,以至于冰凉的露水浸湿了罗袜。夜凉露重,罗袜知寒,人之“怨”通过“罗袜”表达出来,袜愈“湿”,其“怨”愈深。又比如,“却下”和“望”这两个词,是直接写动作和神态的。久站玉阶,等到露水打湿罗袜,方才回到室内。回室之后,无限幽怨之情又以“却下”二字出之。尽管“却下”,怨情却更加难耐,那绵绵长夜之凄苦,在无可奈何之中,只好隔帘“望”月。这时的忧思怨恨,一骨脑地袭来,就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之纷至沓来。诗中虽然没有姿容和心理的描写,但万千言语皆含于所写动作、神态之中,真正做到古人所谓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