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W12B1机器人叛乱

W12B1机器人叛乱

作者: ProSolver | 来源:发表于2017-06-15 11:28 被阅读45次

    技巧卡

    • 评估模因的好坏

    • 印象:基因层面改进自身暂时还不具备实操性,只能从模因入手,将根植于心智中的坏模因一点点铲除干净。然后装入好模因。

    • if 觉察到了坏模因,then 想想它为什么坏,然后用一个好模因替换之

    • if 发现了好模因,then 想想怎么把它安装到自己身上

    • 反馈:发现了「作为一个男生/女生,你应该xxx」这个坏模因,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人。


    反常识卡

    • 常识:只要分析系统足够强,就能控制住自发的行为。
    • 反常识:我们对大脑的掌控比我们认为的少得多,绝大多数大脑活动发生在我们意识外。大多数的思考(分析系统)其实只是对自发系统反应进行合理化解释。也就是说,分析系统没有办法完全覆盖自发系统。

    • 常识:自然界的生物行为是基于思索生存策略产生的,是一系列聪明的决策

    • 反常识:简单生物体表面行为的复杂性背后不过是简单、刻板的例行公事。

    • 发现者:丹尼特( Daniel Dennett ),1984年

    • 发现记录:原文:丹尼特( Daniel Dennett )在他1984年写的与自由意志有关的一本书中提到,雌掘地蜂为了产卵和孵化后代,会做很多事情。首先,她会挖一个洞穴,接着,她飞出去寻找蟋蟀。当她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就会刺入蟋蟀的身体,把它麻痹,但又不杀死它。她把蟋蟀带入洞穴,放在洞穴口。她随后进入洞穴,确保一切安全,万事俱备。如果是这样,雌掘地蜂就会回到门口,把被麻痹的蟋蟀拖到洞穴里。然后,她就把卵产在洞穴里,密封起来,完事就飞走了。当卵孵化时,掘地蜂幼虫就吃瘫痪了的蟋蟀,当时蟋蟀恐怕还没腐烂,因为它仅仅是被麻痹了,但依然活着。
      实验室研究表明,掘地蜂行为的几乎任何一个步骤都是精心设计的、面对自身环境中具体刺激而做出的刻板而僵化的程序性反应。举例来说,思考一下掘地蜂把被麻痹的蟋蟀放在洞穴口的行为:她检查洞穴,然后把蟋蟀拖进里面。科学家发现,这一套行为不是反思的结果,而是相当刻板的。当掘地蜂在洞穴里检查时,他们把洞穴口的蟋蟀移动了几英寸远。当雌蜂出来后,她现在就不会把蟋蟀拖进去了。相反,她会把蟋蟀再拖到洞穴口,又一次检查洞穴。要是门口的蟋蟀又被移动了一英寸左右的距离,雌掘地蜂还是不会把它拖进洞穴里,而是第三次把蟋蟀移到洞穴口,再一次回到洞穴金星检查。某个实验中,掘地蜂重复了这一套行为40次。
      出处:《机器人反叛》Kindle版 2014,P1770、P1776、P1782、P1788

    • 启示:我们有多少生活中的反应就像掘地蜂的行为一样,是一种未经反思的自发式反射?


    • 反常识: 宇宙酸
    • 印象:丹尼特在《达尔文的危险思想》第三章中的一个类比,跟万能酸的可以腐蚀万物的特性类似,达尔文的观念吞噬了几乎每一个传统观念,过后留下了一个发生革命性巨变的世界观,以前的标志物大多还可以认出,但是已发生了根本的转化。
      例子: 小说家开始吸收认知科学和进化心理学的洞见,还把这些深刻的思想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
      出处: 《达尔文的危险思想》第三章;《机器人叛乱》P224

    • 反常识:Mars explorer vehicle analogy 火星探测器类比

    • 印象:遥控机器人的范围受信号发射器功率的影响,当距离远到不得不考虑光速时,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发射、接受信号的时间长于机器人执行任务的时间。此时,要将强约束(short leash)的直接控制改为弱约束(long leash)的间接控制。给机器人设定一些宽泛的策略和巧妙的技巧,由机器人自己决定如何执行任务。

    • 例子:进化初期,基因对人类采取强约束,直接指挥有机体如何行动。进一步进化后,决策被神经系统取代,基因退居政策制定者。再进一步进化,人脑接管了政策制定,基因只能留一下最后一条终极指令:“做你认为最好的选择,只要让我们活着。” 人类是受基因间接控制的机器人,就像远在月球的火星探测器。

    • 出处:《机器人的叛乱》


    • 常识:一个人身上的某些特征使得他们持有某些信念,一个人可以决定自己持有什么信念。

    • 反常识:不是人自己决定获得何种信念,而是哪些特征使得模因能找到足够的“寄主”以便传播自己,是信念获得人而不是人获得信念。

    • 发现者:道金斯、基思·斯坦诺维奇

    • 发现记录:
      原文:我们对信念的思考,将受到模因论的深远影响。这是因为,它逆转了我们思考信念的方式。传统上,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家喜欢问,一个人身上有什么特征使得他们持有某些信念?这里的因果模式是,一个人决定自己持有什么信念。而模因论恰恰相反,它的问题是,哪些特征使得模因能找到足够的“寄主”以便传播自己?现在的问题不再是人如何获得信念(这是社会和认知心理学的传统),而是信念如何获得人!

    • 出处:基思·斯坦诺维奇《机器人叛乱》2015年6月版p190-191.

    • 例子:模因与基因具有类似的自我复制性,那些更具备自我复制性的模因就一代代地延续下来,例如宗教信仰、伪科学等模因容易扩散、流传不是因为人类的哪些特性选择这些模因,而是这些模因具有高度的自我复制性,使得他们繁衍流传,并非人类自我选择的结果。再举个极端的例子,“洗脑”模因的威力与负面影响之大,取决于模因本身的特征,而非人类的性格问题。

    • 启示:对模因保持辩证怀疑的态度,不成为垃圾模因的寄主!


    • 反常识:载体的快乐体验,对于驻扎在自发式系统中的大多数目标来说,仅仅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而且,要是没有这种快乐体验,最终的适应度目标也能实现,那么,这种体验就会被抛弃。

    • 印象:人类的快乐体验可能会被抛弃

    • 例子:作为载体,我们应该关心自己的个人目标。很多被压个人的实体编程的反应,构造了我们头脑中的达尔文心智。要是我们向他们拖鞋,听从他们的安排,我们的自我就会不断萎缩。


    • 反常识:复制子的目标可能跟载体的福祉相冲突

    • 印象:常规思路是,既然基因需要容器,那么它要确保容器存活。若载体死亡了,基因也跟着消亡了。反常的是,基因为了能再次自我复制,竟然让载体死去。因为载体不止一个,而且只要有载体进行交配,就能复制基因。所以基因并不在意单个载体的利益。

    • 例子:鲑鱼出生在淡水,生活在海水。当进入繁殖期,鲑鱼会游回出生地交配、产卵。在洄游过程中,鲑鱼会被各种动物捕食,或因其他情况死亡。这显然不符合鲑鱼自身的利益。但鲑鱼不得不听从基因的指挥,坚持回到出生地,因为只有交配、产卵,基因才能再次自我复制。

    • 同样模式也被用在人类身上,如衰老、绝症。一旦人类过了生殖期,人类逐渐衰老,甚至患病死亡。因为人已经完成基因指派的任务,不再被基因需要了。一种致命的基因,若它对人体的致命影响发生在人类生育之后,那么该基因将继续留在基因库里,遗传给他人。若其影响发生在生育前,反而会被剔除。因为致命基因破坏了基因自我繁殖的目的。


    金句卡

    • 简单的说,一种生命形式跟另外一种一样好。
    • 成为一个积极的、自身模因的评估者,是真正实现个人自主的必由之路。
    • 要想在达尔文时代寻找自我,第一步就是要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人类,就是载体。
    • 大多数人拥有的理性都比黑猩猩更多,但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 许多动物被设计成这种模式:它们为了传递基因宁可牺牲自己。一路走来,人类是唯一能意识到这一点正在发生,也能尝试阻止它发生的动物!
    • 假如我们不想跟掘地蜂一个样,就必须坚持完成那个艰难的任务:调用认识能力,运行包括心智套件的序列模拟机,以便能监控自发式系统,确保它是实现载体目标的水平。
    • 这个社会的其中一层由行家里手组成,他们具有理解这个世界的特权;而另一层则由受骗上当的普罗大众组成,他们就是知识的无产者。他们情感脆弱,不够强大,没法跟真相打交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W12B1机器人叛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vy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