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作关系,要看授课视频,然而视频看不了,只能读字幕了。读字幕后写下以下的一些心得。同时工作要求脱敏,所以某些地方做了脱敏处理,望理解。
初读某总的文章,感觉内容丰富,含义博大精深.文中讲了很多事情,脑子一下子还接收不了这么多信息.只是粗略印象:某总高屋建瓴地概括了公司内外环境下一些事情,有一些是与我兮兮相关,有一些与我相隔远一些.再读某总的文章后,似懂非懂地明白一些:某总主要讲的是组织和人的事情.组织即公司,讲到公司的内外环境.一句话,用某总的话来说:内外环境很复杂.而人呢?主要讲了工作岗位和个人个体 这两方面.
对于工作岗位来说,目前的我,做过研发,也正在做规划.从之前的研发岗位来说,某总说得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现在我们的研发不是在做软件工程师,而是在做交付工程师”.我们的现实是:我们拿到BA下发的需求,理解需求并按要求实现相关功能,在任务要求的时间内完成开发并交付功能就了事.不在自问下,功能在设计上是否有缺陷? 性能是否还有优化的空间? 代码是否还可以优化下? 等等. 而好一点的做研发应该是:从需求开始,认真的研究需求,把握用户真实的需求,系统的设计并良好的编码,经过全面的测试后才交付给用户.然后让用户真实感觉功能好用.
做研发还有一个先标准后定制的问题.此点我有深刻的体会:之前跟后台开发人员联调接口的时候,在同时表示员工工号的含义下,与A开发人员使用的accountID,与B开发人员使用的userID.这样让我们增加额外的工作量.这是与别人调试的问题,而于我自己也时不时犯这样的错误:在开发一个功能模块时,使用一个接口,维护之时又使用另外一个接口,而且是完全是“私人定制”,前后者之间缺少统一性和延续性,这样让其他的开发人员在使用时苦不堪言.而今深刻明白:研发工作是团队协作工作,是做出的东西跟其他人员联调的.缺乏良好的标准导致对接的时候困难重重.
做研发还有一个交易架构问题.这个概念,我是第一次了解,读完某总的文章后,果真如此.第一.我们研发的模块随着集成程度的越来越高,变得越来越简单.简单到“一个盒子”.我们App的邮箱模块,不就是这样的吗?当初的邮箱是单独的一个app,还有自己的一套登录界面,输入密码才能登录,才能收发邮件,而如今就是App底部菜单的一个小按钮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如此复杂,如此多功能的App,在某一个高度集成的系统中也是一个小小的模块了.总而言之,我们研发就是让复杂的事情变简单,再简单,甚至极致的简单.第二,工作上的赋能.在我们开发模块的过程中,在我们的心里是否真的想过:“这个即将给别人使用的模块,别人好不好用?”.其实在我们工作中,我们开发出来的各个模块都是给别人使用的.别人用得好不好,将检验我们开发的模块好不好的一个标准.公司一直在倡导:“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别人”.不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做规划这个岗位,我是刚入行的新人,心得倒是没有多少.对于我来说,离开了我所熟悉的领域,来到全新的领域,我唯有䀚望星空,沥沥前行.或者说,对于落后的小鸟,也只有先飞,更勤快的飞行吧.
说完了岗位,说下个人个体,感触最深,正如文中所说:“人没有年龄的问题,只有有没有成长的问题”,这一点让我如坐针毡.当人没有成长的时候,就是在退步,退步就意味着淘汰.
最后我想用下面一些话来勉励自己:“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即使前方雄关漫漫,又有何惧,正所谓星光不问赶路人,何况与我同行的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同学,朋友”.同时也想说,大海般的星辰如此的璀璨,我们应当不负韶华,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