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日记》平凡岁月
历史典故:逸士胸怀鸿鹄之志——《平沙落雁》

历史典故:逸士胸怀鸿鹄之志——《平沙落雁》

作者: 满爱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25-02-20 08:03 被阅读0次

      据说《平沙落雁》是近三百年来流传最广的古琴曲,现存的琴谱就达五十余种。与其他名曲不同,《平沙落雁》的背后,并无脍炙人口的掌故。

      《平沙落雁》最早的版本载于明代崇祯七年(1634)刊印的《古音正宗》。《古音正宗》这样解题《平沙落雁》:

      “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通体节奏凡三起三落。初弹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际盘旋;其将落也。息声斜掠,绕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应,三五成群,飞鸣宿食,得所适情:子母随而雌雄让,亦能品焉。”

      按说崇祯七年的时代,正是明朝饱受内忧外患困扰的时代。朱明王朝王祚将尽,天下有识之士无不忧心忡忡。此时刊印《古音正宗》,也许作者另有深意。上面的解题文字意趣昂然,并无半点忧天悯地的情绪在内。也许“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两句,正是中心点题之句,以示儒家倡导的“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

      逸士即隐士,指隐居山林的读书人。孔子云:“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易》曰:“天地闭,贤人隐。”从现实急流中退却下来的文人,在山林、田园中找到了最后的栖身之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说法。中国历代文人及其作品,受中国隐逸文化影响甚深。逸士虽“处江湖之远”,但社会影响力有时并不弱于“居庙堂之高”者。 

      最早的隐士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商朝的伊尹曾隐于市肆,周朝的姜尚曾隐于山野。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隐士层出不穷。汉代以后,隐士的身份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义,一般指那些不与朝廷合作而又具有一定文化影响力的人。三国魏晋时代是隐逸最盛行的时代,士人“以高隐为贵”,诸葛亮、陆机、王猛、谢安等历史名臣都曾有过隐逸的经历。 

      真正的隐士应该“只钓鲈鱼不钓名”,但是,渐渐地,自魏晋以降,隐逸却有极端化、世俗化的倾向。隐士中的一些人,他们不但“钓名”,而且“钓利”。他们把隐逸做为获取名誉和功利的手段。也有的当权者,为获得礼贤下士的名声,刻意逢迎隐逸山林的士人,有的甚至不惜以“假隐”充“高隐”。 

      《晋书·列传第六十九》记载,隆安二年(399年),东晋权臣桓玄(桓温之子)发动叛乱,把持了东晋朝政。自魏晋以来历代都有隐士,偏偏当时却一个也没有。桓玄觉得很没面子。为获得礼贤下士的名声,他赶紧派人找来了西晋著名隐士皇甫谧的六世孙皇甫希之。先让皇甫希之隐居山林,由桓玄资助各种费用。然后桓玄下召将皇甫希之征为著作郎,但又指使皇甫希之故意推辞不接受,然后桓玄下召封皇甫希之为“高士”。此事传为举世笑谈,时人戏称这种隐士为“充隐”。

      另一个极端的例子,见于唐代刘肃编的《大唐新语·隐逸》。唐时的卢藏用考中进士后,特地隐居终南山中,但他身在山林,心在朝堂。与当时的朝士交往密切,后果以高士名被召入仕,授官左拾遗,时人称之为“随驾隐士”。另一个隐士司马承祯尝被召,将还山,卢藏用指着终南山曰:“此中大有嘉处。”司马承祯慢慢道:“以在下看,这是仕官的捷径啊。”这就是人们所称的“终南捷径”。此时隐逸已成为一条做官捷径了。

      士人的隐逸,根据其价值取向,大致可分为儒之隐和道之隐。前者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天下有治则进,天下无道则隐。儒之隐者大都抱有“兼济天下”的抱负。而道之隐则无任何功利目的,通过遁世来使心灵获得最彻底的明澈和宁静。对于那些既有从政经历又有隐逸经历的人来说,其隐逸分为仕前隐和仕后隐,即先隐后仕和先仕后隐。《平沙落雁》所表现的“逸士心胸”中的逸士,虽身处隐逸之地,犹胸怀“鸿鹄之志”,应属于儒之隐和仕前隐。

      真正做到彻底的隐逸,谈何容易。自古以来,象陶渊明、谢灵运一样纯正的逸士少之又少。古代大多数的逸士,或为世情所困,或因言获罪,最终归隐山林,潜居幽庐,也许不过是为世人做出的一种姿态而已。他们表面上超脱,但内心里也许从未平静过。  从这个角度来看,《平沙落雁》的曲中之音和曲外之意,包涵了对怀才不遇而欲取功名者的励志,和对因言获罪而退隐山林者的慰藉。

相关文章

  • 平沙落雁

    和耘田的阿姨们说,我要拍照了。阿姨说,干活人累,拍了不好看。陆良讲,好的,干农活的阿姨越来越少,你们越来越吃香,年...

  • 平沙落雁

    1999年,我读二年级,那时候最为火爆的电视剧是吕颂贤版本的《笑傲江湖》。当时并不知道他叫吕颂贤,也不知道什么是T...

  • 平沙落雁

    王昭君(约前52年—约前15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汉族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

  • 平沙落雁

    一、课堂记录 1、第一段散板,环境描写,大漠空旷,类似于良宵引开头处理 2、只有第二段入拍,节奏严谨工整,描写大雁...

  • 平沙落雁

    “山到衡阳尽,峰回雁影稀。应怜归路远,不忍更南飞。”《潇湘八景》第一景的“平沙落雁”位于现今的衡阳市回雁峰。 “岁...

  • 《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近体诗1 柔软的 是沙子的细软… 疲惫的 是雁群的跋涉… 沙子的细软抚慰着疲惫的雁群 顿时 有了力量...

  • 《平沙落雁》

    7月27日,今日份《平沙落雁》。我与孩子在十大古曲中选择出各自最喜欢的一首,孩子的选择是《十面埋伏》,我的就是《平...

  • 鳌头漫笔(322)

    平沙落雁 浙派古琴名曲《平沙落雁》 意境深远 海阔天空 作为平阳文化创意沙龙 取一个“平沙落雁”的品牌 实在是恰...

  • 平沙落雁|诗歌

    绵绵金色沙丘 住着弯弯一汪湖水 怀里捂着一只只 大雁,扇翅斜插云天 鸣叫半空,不绝于耳 盘旋回头,飞舞深情 流露似...

  • 老师听着平沙落雁,书法写的从容、自在

    老师听着平沙落雁,书法写的从容、自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典故:逸士胸怀鸿鹄之志——《平沙落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wup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