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瑞安历史上曾有近百座牌坊

瑞安历史上曾有近百座牌坊

作者: 云江之声 | 来源:发表于2019-03-24 14:46 被阅读0次

      状元木待问牌坊(见习记者 王鹏洲 摄)

      吴定光捐赠给博物馆的清中期青石圣旨牌坊构件

      作为古代用来彰显功成名就之士或旌表贞烈妇女的一种建筑物,牌坊已淡出我们的视线。据《清乾隆瑞安县志》中的“坊表”及“市门”记载,在清代瑞安城乡有“坊表”近百座,“门”(市门)6座。

      事实上,瑞安历史上的牌坊数不胜数,这些牌坊造型优美,甚至富丽堂皇。时至今天,其已成为纯粹的历史遗存和人文风景。古时的牌坊建筑有多少遗留下来?现存的牌坊保护情况如何?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瑞安牌坊的往事。

     清代牌坊“岁久多圮”

      牌坊,流行于宋代而盛于清朝,源于古代大都市的里坊制度。早年,里坊邻间周围设有围墙,墙中央筑以坊门,由两旁的华表和中间的横梁或板门组成,称“乌头门”。

      瑞安在清代及民国期间,曾在坊门横梁上筑起斗拱和屋檐,飞檐起脊,如同楼顶的牌坊,称为牌楼。牌坊的间数少则二间,多则四五间,常见的是三间。一般当中的一间宽大。

      家住市区三圣门小东门附近的陈老伯说:“瑞安早年的坊门一般当中一间宽大,以方便车马通行。左右间窄小,供行人出入。就好像现在的道路一样,当中通汽车,两边通非机动车。因此,两边较中间的狭窄一些。”

      牌坊按建筑材料、风格不同,分木牌坊、石牌坊、琉璃牌坊,各具特色。木牌坊雕刻精细,彩绘鲜艳。

      《清乾隆瑞安县志》卷二《建置志》中的《坊表》注明,当时瑞安城乡有“坊表”近百座,“门”(市门)6座。应该说瑞安是座多牌坊的县城。

      县志上的按语还注释:“坊表、市门,岁久多圮,犹备录其未泯之名,固不敢没前人之美,亦俾后来闻风知所兴起耳。异日,倘贤士大夫修举废坠,表彰前徽,稽此且不患无征矣。”

      陈老伯还告诉我们,一般说来,牌坊都为家族旌表本族先贤而建;有的牌坊则为朝廷为旌表贤臣在忠、孝、节、义上有成绩的人而立。如旌表忠臣牌坊的忠贞牌坊,旌表孝道的贞节牌坊。

      可以说,牌坊虽然坚实纯美,庄重威严,保存长久,但时间一长,仍“岁久多圮(倒塌)”。清代的官方政府在修县志时,还希望“贤士大夫修举废坠”,以“表彰前徽(前人美好的德行)”。

      知县捐出俸银修“飞云渡”

      在之前的“飞云江人文”系列文章中,我们多次提到飞云渡。今天,我们再次说起飞云渡,是因为渡口的一块牌坊。

      《清嘉庆瑞安县志》有一篇《重修飞云渡北岸马道碑记》,文中记载了重修瑞安县城渡口时,经历的种种困难。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由于飞云渡管理放松,渡船年久失修,渡夫为谋私常常超载,渡客为争先时常拥挤,终于酿成大祸。这年六月,渡船沉入江底,几十人死亡。余国鼎《云江覆舟自叹》中写道:“江豚夜吼沧波底,长江骇浪如山起,伤哉数十同舟人,一时都作波中鬼!”

      痛定思痛,清嘉庆十二年(1807)秋至第二年(1808)夏,知县谭正坤、张德秋相继捐俸,绅耆李锦澜等集资扩建飞云渡北岸码马道(后称同利埠马道),阔八尺五寸,长三十丈。

      县令谭正坤在《重修飞云渡北岸马道碑记》中记载:“欲仿古旧制,于岸旁竖立牌坊,索余书‘飞云渡’三字于额,并嘱为记。”

      可见,修好飞云渡后,大家又在渡口修建牌坊及石碑。牌坊上有谭正坤写的“飞云渡”三字。

    县治最主要的文庙“左右牌坊”

      出飞云渡不远,就来到瑞安的大街。古时是县治所在地,也是瑞安城的政治、文化、商业中心。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文庙迁到了儒学的西边,门外临着大街。

      跨街有左右牌坊两座。左牌坊上写:东南毓秀(后改霞山起凤),右牌坊上写:邹鲁蜚声(后改云海腾蛟)。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瑞安的文庙旁就是儒学,儒学是古时官方的学校。

      据《清乾隆瑞安县志》中的《儒学》记载:“戊戌,傅令道唯申请更今制,后为明伦堂,前为先师庙。庙外跨街立左、右坊,一曰‘霞山起凤’,一曰‘云海腾蛟’,坊外翼以两桥,潴水于泮池。”

      这里说的就是县城最主要的两座牌坊。据县志记载,文庙前有泮池,横架起凤、腾蛟两桥,进为棂星门、额圣域、贤关,左联为:德配天地,右联为:道冠古今。进为大成门(戟门),东设名宦祠,西设乡贤祠,正中为先师殿,后院建崇圣祠及宾兴祠,西院建忠义祠。

      文庙旧有的建筑物今已全部拆除,后改建为工人文化宫、影剧院,现也已拆除,原址在市区解放中路学前一带。

    “三圣门”原有三座圣旨牌坊

      去年5月,市博物馆之友联谊会会员吴定光捐赠给博物馆一件清中期青石圣旨牌坊构件。构件为前后双面石雕,各有正楷“圣旨”二字,前后雕刻有6条飞龙,龙身其中缀有云纹。构件高1.4米,宽1米,重约1.5吨。

      据市博物馆之友联谊会副会长胡嗣雄介绍,这件青石圣旨牌坊构件原本就在温州、瑞安一带。“其实,在古代瑞安,像这样的牌坊有很多座。”

      据《民国瑞安县志(稿)》记载,三圣门一带的村民多项姓,项氏五代时由湖州苕霅溪迁居安固(瑞安)南堤,后代分移至三圣门。在明朝时,建有三座圣旨牌坊门,故名三圣门。

      据三圣门小东门附近的陈老伯说,瑞安的三圣门,在古时为县城东郊的居民聚落,已有1500多年历史。明朝时,因村头建有三座圣旨牌坊门,分别叫“思光”、“世美”和“双桂”,因而得名“三圣门”。

      “上世纪40年代,还可以在三圣门月井庙前街口的大榕树附近看到牌坊的基石和抱柱,现已荡然无存。”胡嗣雄告诉我们,牌坊都是奉圣旨建造的,因石牌坊取材较为“笨重”,原材料会“因地制宜”采制。

    宗祠牌坊源于

      本姓人的自豪

      瑞安地处江南水乡,各姓族对姓氏文化十分热心。乡镇的大姓宗族,均建有祠堂,族大人众姓氏还设支祠堂。

      在古代,各祠堂还设置众田,由本族姓氏族人轮流耕种,其收入用于清明、冬节上坟祭祖,祭后摆酒,请全宗族众人同吃。也有的作资助当地义学或办当地公益事业之用。祠堂内设历代祖先画像牌位,平时供族人集会议事活动之用。

      祠堂里的牌坊都为家族旌表本族先贤而建,特别在忠、孝、节、义上有成绩的对宗族意义重大的人。所以,古时瑞安的宗族祠堂里,也常见牌坊。

      在莘塍董田,木姓算不上一个大姓氏,但是其族人于1996年集资数十万元,修建了原来的旧祠堂外,还在祠堂门口建造木氏祖先、状元木待问的牌坊。据介绍,木待问(1130—1212),字蕴之,号抱经居士。先世自闽徙瑞安崇仁里藤岙,宋绍兴十四年(1144),自藤岙迁永嘉问政坊(今温州鹿城区)。

      “瑞安现存的祠堂牌坊不多,其建筑也代表了本姓族人的自豪。”玉海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光明介绍,宗亲文化是瑞安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牌坊代表一种历史印记,值得我们细细了解与研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瑞安历史上曾有近百座牌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xt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