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前夕,一大早就与家人驱车赶在回老家的路上,阴天多云,开了车窗感觉凉嗖嗖的,节气催生的气温下降,总是这般刻不容缓,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节奏,准准的。
而乡间的秋天,一如往常,一半绿意盎然一半进入收秋时节的叶黄叶树,果实还有块根成熟期
老公说,他最不喜欢的就是秋天,总有种走入萧条和荒凉感,心里受不了,但我个人还是喜欢这个季节,因为色彩覆盖让山峦土地有了颜色,再有就是添了秋收的喜悦,只这一点让季节的丰足加持了。
从城里到乡间,走城市道路,高速,市级公路,再拐到乡村公路上,大概有大几十公里吧,老公一路介绍说,从快到老家的桥头右转,依次是上白泉,寺行,下白泉,姑家就在第一个村上白泉,村的背后就是享有盛名的狐爷山,那是处老林子,多少年的历史没考究过,但据说曾有猛兽出入,就算老了。了!
因为起了个大早,要走的亲戚多,可以了趁城市睡着就动身了,所以一路急行到了姑家时,乡村的慢节奏还在半梦半醒中,小路上几乎没见上一个人,倒是鸡呜犬吠声时不时响起,有种静谧和安宁感,正回神呢,就见姑与姑夫已在门口翘首以盼了,赶紧迎上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89835/79f737f5fe2ac90b.jpg)
趁老公与老人们嗑家常,我四处溜溜,看院子里两簇玫红色的菊,看姑与姑夫砌墙砖盖得小屋,追那胖礅礅的几只鸡,再看院外两块围栏种得菜,嫩豆角扑簌簌的都搁浅在栏上,一小块卷心菜,一小块芫荽,还有十几株西红柿,有一块专门种了白菜,绿油油的,正趁了雨势疯长呢。
姑夫听说城里豆角涨到八九块钱,立马拎了袋给我摘起,念叨说孩子们都在外头,老两口吃啥都吃不动,说要多给我带点,当听到想要毛豆时,又扔下袋子往大地里去了。
于是追着他,在田间地头走了一趟,看着他还算硬朗的身体,在土塄上爬上爬下,看他见有收尾的玉米穗,揪起衣襟兜着往外拿,毛豆拔了又在路上去了根叶,卷成小团,方便拿取。
然后,那天就拿走新刨的土豆,毛豆,豆角,大卷心菜,还有一撮芫荽,满当当地,一如亲人们的爱。
走时,姑说她没有女儿,让我常回来看看,一场让人泪目的告别。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89835/1451ea6e65f9c982.jpg)
在前往田间途中,抓拍了这样的一个镜头,几枝野草绿盈盈的叶子加上杆前头沉沉的小穗,倒有点高梁成熟时的派头了。
说到渊源,倒让人想起汪曾祺先生《人间草木》一书中攀的关系,葡萄的前身是爬山虎,谷子的前身是狗尾巴草,那么这种不知名的草与高粱之间会不会也是前世今生的关系呢?还真说不来哈。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89835/896d884aaf5b6b09.jpg)
而图中这一幕,是与姑父去地头时抓拍的,跟不上老人的步子,就走在后面,看着他背过手步伐矫健,就涌上心头一个词“渐行渐远”。
真的,随着年龄增长,随着各自家事,身体状况的缘,与村里,与亲人间,隔得会越来越远,不是交通工具的事,也不是亲不亲的事,就是单纯的身体力行。
也心里暗暗有空要常来常往。
再向远处望去时,狐爷山苍茫,巍峨,山峦延绵起伏着,那种厚重感萦绕在心头,久久不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