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春节的诗歌

春节的诗歌

作者: 碧晴天 | 来源:发表于2019-02-08 22:35 被阅读0次

    1.欢天喜地写春联——《除夜雪》(陆游)

    除夜雪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诗歌的意思比较浅显易懂,诗人在凌晨时分还未入眠,当时北风吹得正紧,吹来了一场大雪。诗人心想,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吧!它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一定兆示着来年的丰收。诗人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举起来与亲朋庆贺新年,他便迫不及待地在灯下用草书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这个因为迎接新年而兴奋不已的诗人是谁呢?他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从小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中年进入军旅生活,是一个爱国忧民的有志之士,直到晚年才退居家乡。

    陆游是一位高产诗人,创作诗歌保存到今天的还有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其中,《除夜雪》展示了他日常生活的温馨画面。当时虽然正值隆冬时分,诗歌的意境却让人倍感温暖,一方面是因为诗人认为眼前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帯来的是祥瑞之兆,另一方面是因为诗人顾不得手中的半杯屠苏酒还未喝,先就着灯光用小巧的草书写下了寄托新年美好愿望的春联。这一细节描写,透露出诗人对于新年的期待。在诗人的心里,迎接新年,意味着迎接更多美好生活吧。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首诗提到的意象——桃符。它是古人辞旧迎新之际,在桃木板上分别写“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或张贴于门上,意在祈福消灾。后来,“桃符”演变为“春联”。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大红春联贴于门上,希望红色的春联能带来一年的福气。

    2.家家户户放鞭炮——《元日》(王安石)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人在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春风吹来已经有淡淡的暖意,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这时终于可以歇下来,品尝着美味的屠苏酒,真是难得的惬意时光!这一天,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大红大紫的新年。

    这首诗表面上描写了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新年景象,深层里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王安石是一位诗人,更是一名政治家,他的不少诗歌都含有强烈的政治内容。这首诗便是典型的例子。他通过对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变法除旧,强民富国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关于诗歌中提到的爆竹,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传说中,在很久之前,每年农历除夕的晚上会出现一种叫“年”的猛兽,为了吓退这种猛兽,人们就在家门口燃烧竹节(或者用红色的物品贴在房外),由于竹腔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使得竹腔爆裂,从而发出巨响,年兽听到就不敢靠近了。随着火药的发明,在三国时期有一个聪明的技师——马钧,用纸包火药的办法,发明了娱乐用的爆竹。从此,火药爆竹取代了过去的竹节爆竹。

    3.春在天门万户中——《迎春》(叶燮)

    迎春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新年之所以喜庆并不是因为它本身有多么喜庆,而是在于人们对于新年的期盼。而在这首诗中,诗人提到了古代迎春接福的仪式:街上车水马龙,人们朝着东郊走去,准备迎春接福,耳畔还奏响着欢喜的音乐声,它可能就像现代人播放的《新年好》一样喜气洋洋吧。在这一派音乐声中,诗人心态阔达,认为人们不须出门到东郊去迎春接福,因为春天的喜庆就在家家户户里,荡漾在每个人的心头。这首诗妙在诗人抓住门外人们的热闹气氛和人们心里的春意,表达出新年带给每个人的阔达心态——春在千门万户中。

    诗人是谁呢?他是清代诗人叶燮,世称横山先生。他出生于一个崇尚气节和有着深厚家学渊源的家庭中,跟随隐居的父母一起过着清贫的生活,传说中四岁就能根据父亲的教授背诵《楚辞》,十几岁时便开始学习佛理,是一个少年才子。果不其然,清朝科举高中后出仕当官。晚年时隐居横山,因此有了横山先生的别称。

    再说回诗中提到的迎春仪式,它起源于周朝,每年立春之日,周天子带领大臣去东郊祈求新年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发展到汉代,它已经成为一个全民的活动。到了清代,还有“拜春”的习俗,人们在当天会相互祝贺,也会举行祭祀活动。这个仪式来源于我国古代“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的传统,所以它是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的大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节的诗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qao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