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33天
近年来,家庭教育越来越倾向于和平处理。
我们现在经常会听到一个词:零吼叫。
也就是说用不吼不叫的方法,把孩子教养好。
这个零吼叫的教育方式和以往的教育方式不同。
"零吼叫"强调的是,妈妈们应该把教育孩子的关键点放在如何安抚自己的焦虑情绪上。
而不是用近似吼叫的方式,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
作为妈妈,肯定会怀疑这种不吼不叫的教育方式,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吗?
它会胜过吼叫吗?
这种质疑是值得人们去思考的。
在教育孩子时,某个特定的时段,妈妈的一声吼叫,往往会很管用。
因此有的妈妈开始怀疑这种零吼叫的教育方式。
那么,"零吼叫"教育方式,到底有什么优点呢?
这些都是现代妈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那么,妈妈为什么会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吼叫呢?
一般又会在什么情况下吼叫呢?
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在妈妈吼叫完以后,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我们来看下面一个例子:
妈妈刚从菜市场买回来新鲜的鸡蛋,打算放进冰箱。
这时,女儿跑了过来。
然后趁妈妈不注意,拿起了一个鸡蛋。
他只是好奇鸡蛋为什么会颜色不一样呢?
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
此时此刻,妈妈看到了女儿的大胆主动,然后对女儿吼道:
"哎呀,别拿鸡蛋,你会把鸡蛋打碎的。"
女儿听到吼叫,先是一惊一乍,手中的鸡蛋随之一下子掉到了地上。
随后,女儿哭了起来,并哭着说道:
"妈妈,我以后再也不碰鸡蛋了。"
妈妈为什么会吼叫呢?
因为害怕女儿一不小心打烂鸡蛋,
还是因为不信任女儿, 觉得女儿会闯祸?
而如果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形,妈妈还会对女儿吼叫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吼叫起到了作用。
虽然最后鸡蛋也打碎了,女儿也被吓哭了。
生活中,当孩子调皮的将妈妈惹得暴跳如雷的时候,妈妈也会惯用大喊大叫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当时情绪。
而此时的大声吼叫,变成了妈妈发泄自己情感的方式。
当妈妈苦口婆心的教导孩子,孩子却屡教不改时,妈妈自然会选择这种方式来教导孩子。
因为他们觉得这是最好方法,当然也是无奈之举。
引发妈妈大吼大叫的根源通常是孩子的所作所为 完全不符合大人们的心意,激发了妈妈内心的愤怒情绪。
而妈妈们又急切的希望孩子能够服从指令,顺从教导。
于是妈妈们就会音量增大了,语速加快了,面目变得十分吓人了。
所以说一般情况下,愤怒的情绪,和想要控制孩子的想法,往往会使妈妈不得不吼叫。
久而久之,妈妈们便习惯用这种吼叫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孩子一般会有什么反应呢?
第一,行动服从,但是心不服。
当我们对孩子吼叫的时候,孩子一般的表现是: 或者服从,或者反抗。
如果孩子服从了,妈妈会立刻尝到吼叫的甜头。
在今后的生活中,会加大"吼叫"的力度和强度。
但是妈妈却从来没有思考过,即便是孩子行动上服从了,他们内心是否真正服从了呢?
如果他们口服心不服的话,又该怎么办?
等到孩子到了忍无可忍的那一天的时候,孩子往往会用更强烈的方式,给妈妈以突然反击。
以此来表达对妈妈的不满。
到那个时候,妈妈除了伤心难过以外,别无他法。
更不会想到这是因为自己经常冲着孩子大吼大叫而造成的。
而且从此以后,妈妈往往永远失去了能制服孩子的招数。
不管自己怎么做,孩子似乎都不愿意听妈妈的教导了。
此时此刻,孩子也就"名正言顺"的进入了叛逆期。
第二,心服了 性格却变得懦弱了。
如果面对妈妈的大吼大叫,孩子心服口服的接受了,他往往会为了避免听到妈妈的再次吼叫,战战兢兢的生活。
什么事情也不敢去触碰。
不会主动的去尝试新鲜的事物,
不会积极主动的去迎接挑战。
因为他害怕因为自己的积极主动而犯错,遭到妈妈的斥责。
从而逐渐变得胆怯和懦弱,最后成长为不敢承担责任的人。
所以说吼叫的方式教育孩子,往往会让孩子的性格走向极端。
不是他变成叛逆者,就是成为生活中的懦夫。
孩子的成长道路需要他自己去走。
妈妈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相信 "零吼叫" 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错误,爷能够让孩子变得更优秀。
当然,这个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也许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也许妈妈有时真的无法控制住情绪,做到不吼叫。
但是只要妈妈有了这个意识,不断的去执行,去激励自己,激励孩子,那么吼叫的频率就会呈现下降趋势。
孩子的性格也会逐渐变好,当然随着妈妈教育方式的转变。
孩子也会逐渐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总有一天,妈妈会发现"零吼叫" 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了。
"零吼叫"教育孩子(2)东东雨谈家庭教育——"零吼叫"教育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