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评《高老头》

评《高老头》

作者: 7与9 | 来源:发表于2020-02-29 20:30 被阅读0次

巴尔扎克笔下诞生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个人物都是鲜活的,这本《高老头》出现的一众身影,即便我们多年之后忘了故事,也不会忘记对他们的印象。本书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旅店,店中住着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他们迥异的生活因为吃住而钩织在一起,其中一个就是高老头。

 高老头,一个隐退的富足的商人,为自己的后半生积蓄了一笔可观的资产,用诱人的陪嫁为两个女儿打开了一扇通往幸福的大门。一个女婿是体面的伯爵,一个则是有身份的银行家,本以为他可以衣食无忧的度过自己的后半生。可现实并非如此,不同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或者说是根深蒂固的阶级观念,让处于不同阶层的他们难以融合,高老头在女婿家承受着不公的待遇。虽然巨额的陪嫁让他们有所收敛,却也只让高老头享受了短暂的家庭生活,当女婿们看透了他的财富其实所剩无几,便无情的将他驱逐在外。对父女情感影响甚深的还不止如此,一入豪门深似海,融入上流阶层的两个女儿,奢侈无度,豢养情人,需要大量的金钱堆砌符合其身份的生活。但父亲的陪嫁换回的只不过是一个响当当称谓罢了,想象中的阔绰的生活并没有如期而至,那令人垂涎的财富并不属于她们,反而吞没了她们的陪嫁,毫无进项的她们只能向父亲求助。初入旅店的高老头,一度衣着考究,吃住讲究,而在女儿们的压榨下逐渐窘迫,直至病无所医,死无所殓,令人寒心。

这样一个凄苦的故事就这样发生了,但为何会如此发生呢,也值得深思。

 高老头的妻子早逝,让曾经将重心放在事业上的他心怀愧疚,人需要寻找情感的寄托,于是高老头便将满腔的爱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将对妻子的情感完全转嫁给女儿,可以说无论是生活还是感情,他的心没有自己,只容得下两个女儿。这也让我们也反省一下,每个人的生活中,别人占据多少,而自己又占据多少,有时觉得这个界限很难分清,毕竟女儿的幸福也是他的幸福。可怜天下父母心,有多少盲目的父母就这样迷失在爱的奉献中,不辞辛劳,但最终结果却很难圆满,作为奉献的一方,可以做到自己无怨无悔,心甘情愿,但站在另一个角度来看,作为接受的一方,何不是一场绑架,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作为父母,人生不能说是看尽,也能称之为历经半生吧,或许觉得生活也只不过如此罢了,很容易将重心全部放在子女身上,但子女从闭塞的家庭生活开始走进广阔的社会,好奇而又崇拜,会幻想身在其中的很多角色,这一切都需要他们自己去经历,也是年轻生活的重心,没有一个子女甘愿将自己的重心完全的倾注在父母身上。就高老头而言,他的两个子女又不同于此。

 高老头的俩个女儿,在父亲的百般疼爱中长大,她们被爱与物质惯养着,习惯了索取,习惯了物质带来的幸福感,却忘了充盈的物质背后父亲那满腔的爱。贪与欲的心岂会量力而止,女儿们婚后生活中的拮据,让高老头的父爱完全转换成金钱,填补着女儿们的需求,为了她们泡沫般美丽的虚荣,为了她们能够拥有华丽的服饰去参加晚会,为了她们以为的爱情——其实只不过基于财富、地位的一块垫脚石,散尽了他一生的积蓄,最终也只落得一个孤零零离世的下场。用财富喂养的孝与爱,财尽之时,也是孝满之日。如此场景,于今日之人而言,又何尝陌生,如今这个时代下,有多少浓情的父母,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供养着子女那与自己身份并不匹配的生活,人都要认清现实,我们给予子女的到底是感情还是金钱,如果一味的利用金钱当做爱的标准,那么就不要埋怨那样的一天,没有足够的金钱来购买孝心的一天。财富是表达爱的一种手段,而不能替代爱。

作为孝字当头的中国,我们从小沐浴在父爱与母爱的伟大之中,中国人重情,尤其注作为孝字当头的中国,我们从小沐浴在父爱与母爱的伟大之中,中国人重情,尤其注重亲情,基于这种情感来看这本书,就像被亲情包围的这个故事的一个见证人拉斯蒂涅一样,也被高老头的父爱震撼了。作者选了拉斯蒂涅这样一个浮华社会之外的年轻人,更具有对比性。他来自淳朴的乡下,在那里,情是真情,金钱是身外之物,情感可以用财富来增光添彩,却不是金钱能够替代的。但这样一个他为了融入上流社会,用亲情换来了一笔财富,于他和他的家人而言可称之为一笔巨款,但丢在那个物欲纵横的社会却泛不起一朵浪花。他用这笔在两个社会环境下价值迥异的财富,试图从贫困的泥淖中攀上富贵的列车,想要走进上流社会。

 那么,上流社会是什么模样,首先基础便是光鲜的衣着打扮,拉斯蒂涅用家庭拼力接济的钱财首先添置了衣帽,雷斯多太太不惜用传承的钻戒来添置一件漂亮衣服,而这仅仅只是开始,上流社会的生活中充斥着吃喝玩乐、赌博调情,这一切无不建立的财富的基础上。在这个社会里,财富是一条界限,阶级层次也是一条壕沟,人们处在不同的阶级,却都想要跨进上层社会。普通民众想要进入财富中流,而财富之上便是代表权势、地位的贵族阶级,要想成为一个有身份的人,不是仅有财富能够支撑的起的,需要相应身份的人提携,能够攀上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能顺理成章的融入其中,获得相应的地位,最为名正言顺的攀附被称之为爱情。文中鲍赛昂夫人就是这种风俗下的牺牲者,她善良,爱的真挚,却因身份高贵,而难以得到一份真挚的爱情,她为别人倾心所爱,却成为别人跻身上流社会的垫脚石,爱情也被地位更高的公主所取代。这就是这个故事的背景环境,绚丽的奢华享受之下,情感无处安置,亲情、爱情、友情在财富的冲击下,支零破碎、面目全非,人们冠之以名,却徒有其表,内里充满了金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们一味追求着钱财,有人为它放弃了亲情,有人因它丢了爱情,有人为它不惜背叛,有人因它丧失了怜悯之心。高老头就是一个牺牲者,围绕他的故事展开的一行人,各自占据着一个角落,在社会的幕布下演绎出一场场真实的闹剧。

 就像伏脱冷所言,那是一个畸形的社会,婚姻是畸形的,人们的追求是畸形的,连爱情也是畸形的。人们不惜代价的追求,一切都以金钱物质作为基础,为了光鲜的虚荣愿意倾其所有,为了钱财丧失做人的准则,父子血缘亲情被一再践踏,这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而这却又是那个蓬勃却奢靡的畸形社会的副产品,连道德情感法律都无法遏制那种势头。这本书整体道出了人心冷漠的社会形态,世界除了金钱再也感受不到其他。高老头死后的凄凉场景,他身上仅存一件与女儿有关的纪念物,只因镶了金边,便被人惦记着据为己有。伏脱冷的结局,一方面是米旭诺为金钱的背叛,一方面的代表正义与道德的政治体制下的官僚,觊觎他背后那可观的巨额财富,当一个国家开始惦记个人的财富时,为民之心又在哪里。

 伏脱冷这个角色,让本书的压抑基调有所缓和,他是一个反叛者,站在社会洪流的对伏脱冷这个角色,让本书的压抑基调有所缓和,他是一个反叛者,站在社会洪流的对岸,他蔑视那强大的力量,不妥协,也不求谈判。他用自己的方式与之对抗,虽然有些偏激,但他不是盲目抗议的莽夫,他拥有反叛当世权利的大智慧,从他的言语之中,可知他也曾饱读名书,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他非常熟悉能够规避法律红线的典籍,除此以外,他以他的品格做基础,积聚了大量的人脉和钱财。除了与社会进程背道而驰,无疑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他不计报酬只为正义为维多莉小姐出头,他主动为欧也纳提供大量财富,让他不至于在艰难中迷失那可贵的良心。他的情商也很高,他总是能够窥伺人们心底的连思想本体都无法察觉的一闪而逝的念头,在看透了在社会中摸爬滚打的人,也认识了这个社会,他冷静而又客观的看待着存在着的公与不公,用智慧与之对抗,那种超然的力量是那么单薄,却又那么有力。但就像作者所言,历史的车轮会在羁绊的小石子上颠簸一下,然后碾碎,继续前行,没有大多数人的醒悟,仅仅靠着伏脱冷或者文末欧也纳的力量远远不能带来改变,但看到了而什么都不做,不可为,那只是一种逃避罢了,而像他们那样,力所能及、坚持不懈的去影响,或许范围很小,引起的波动不大,但也像播下一粒种子,当适合的土壤萌动,便能爆发出巨大的足以推翻的力量。伏脱冷被捕后,虽然对大家的生活并没有什么较大的影响,但被捕时,人们依然觉得他是一个好人,会为了他将米旭诺小姐赶走,大众总是迟钝的,在社会环境下,个人的意志是那么薄弱,他有种种的好,但他是一个逃犯。就像那个小公务员一样,没有思想,完全的成为了社会里的一个机械性的螺丝钉,上级,政策,法律,社会,国家就是正义,他们追捕的逃犯,就是恶势力,就是社会的蛀虫,坏人,他们的背叛也是为了正义,为了国家,而这只不过是钱财利益的一个借口罢了。

 就像序言中所言,巴尔扎特是仁慈的,他为高老头的女儿找了无情无义的丈夫,借以掩饰女儿的薄情,他没有让伏脱冷在逮捕中反抗,让他有了活下去的生机,他赋予拉斯蒂涅的运气,让好运延续着他的善良,不至于泯灭在物质之下,他在拉斯蒂涅身边塑造了一个皮安训,一个未被社会侵蚀的医学生,让在上流社会中前行的欧也纳看到,还有另一条路可走。欧也纳不会娶维多莉,因为没有爱,哪怕她拥有了巨额家财,也没有让他的爱情有所改变。财富可以是爱情的附属品,却不可以是婚姻的前提。

众生百态,不知有多少是人性暴露使然,又有多少是在社会洪流中的迫不得已。有太多人习惯了追随于世,而从未想过为自己设定一个处世框架。无论是非黑白,他们混在众生之内,试图逃避罪恶感,这种虚伪的自身谅解,若有一颗真挚的心,如何能够安然受纳。纵观历史中的各个阶段,每个时代都并不缺少如拉斯蒂涅这样的一股清泉,在污浊的尘世努力的维系自己的初心,不媚世俗,不因立世孤独而改变自己的底线。虽不知他一身清廉能够与社会对抗多久,但以水覆舟所需的力量不会因其正确而有所减弱,作者没有放弃唤起众人的觉醒这一线希望。

相关文章

  • 评《高老头》

    巴尔扎克笔下诞生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个人物都是鲜活的,这本《高老头》出现的一众身影,即便我们多年之后忘了故事,也不...

  • 《高老头》——巴尔扎克🧐

    虽此作品以“高老头”命名,内容却是以欧也纳•特•拉斯蒂涅为主要人物叙写高老头以及高老头身边的人的故...

  • 《高老头》,可怕的利己主义

    读《高老头》这部小说,总是会气不打一处来。这世间,真的会有高老头这样的父亲吗?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塑造的富有典型意义...

  • 《高老头》:那些无法抵抗的诱惑

    重温巴尔扎克经典《高老头》,心情还是跟着高老头的命运一起波澜起伏的。 高老头对两个女儿(娜齐、但斐娜)的近乎畸形的...

  • 溺爱之殇——《高老头》

    一直把《高老头》和老葛朗台傻傻分不清,赶快看看高老头到底是何许人? 高老头高里奥先生住在那个简陋的出租公寓里,刚来...

  • 父爱与金钱的斗争——《高老头》

    书名:《高老头》 作者:巴尔扎克 《高老头》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一部作品。作者通过讲述寄宿在沃盖公寓中...

  • 高老头

    图书链接: 豆瓣 | 天猫 | 当当 | 京东 | ...

  • 高老头

    小区门口有一株老杨树,直冲云霄,冠大如盖。树下经常路过一位白发秃顶老头,目测90岁余,个子奇高,清瘦,驼背,右手拄...

  • 《高老头》

    《高老头》这部世界名著是出自于法国19世纪大作家巴尔扎克之笔,巴尔扎特以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细致描写,入木三分...

  • 高老头

    终于囫囵吞枣地将巴尔扎克的《高老头》给看完了。有些细节处只粗略看过,那些夸张煽情之处便快速读过。 巴尔扎克的《高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评《高老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qcv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