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巴尔扎克经典《高老头》,心情还是跟着高老头的命运一起波澜起伏的。
高老头对两个女儿(娜齐、但斐娜)的近乎畸形的父爱着实令人唏嘘,也不能不令人为之动容。而两个女儿的自私、无情也着实令人痛恨。高老头不是不知道女儿是怎样的人,他也明白她们不过是在榨取自己的血汗钱——直到临死前他才承认这一点。而他心甘情愿地让两个女儿把自己榨干,却仍自欺欺人。
巴黎上层社会的虚伪、虚荣、自私、冷酷被巴尔扎克暴露得淋漓尽致。“在姊妹俩的钻石下面,他看到高老头躺的破床。”“她预支了她父亲的性命。”
拉斯蒂涅在见证了这种种丑恶之后对皮安训说:“上帝是有的,他替我们预备着另外一个世界,一个好一点儿的世界。咱们这个太混账了。”在此之前,他还对皮安训说过:“朋友,既然你能克制欲望,就走你平凡的路吧。我入了地狱,而且得留在地狱。不管人家把上流社会说得怎么坏,你相信就是!没有一个讽刺作家能写尽隐藏在金银珠宝底下的丑恶。”
可悲的是,把世事洞察得如此明澈的拉斯蒂涅还是不可救药地跻身上流社会,为此丢掉最后一点良心,在欲望的驱使下想方设法,不择手段。而高老头的故事不过是他“奋斗”人生中的一节课罢了。他跳进了名利场中,努力成为他曾经憎恨的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就是诱惑吧。诱惑就是你明知不可为却仍为之,你明明曾经不齿现在却又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当然,这里的诱惑指的是比较负面的东西。所以,当执着、坚强用错了地方,就变成了执拗、倔强。
高老头的女儿在虚荣的温床中越陷越深,以致忘了亲情,丢了人性,失了自我,她们可恨,亦可悲。拉斯蒂涅比她们多一点智慧,并作为旁观者亲历了高老头父女的悲喜人生,自然看得比她们更透彻,即便如此,还是重蹈覆辙,走向了不归路。
而高老头呢,他固然可怜,但他使尽浑身解数把女儿送进上流社会,忍下一切委屈不公也要说服自己相信她们,这背后又何尝不是一种虚荣呢?作为父亲,他固然深爱着女儿,努力把最好的都奉送给她们,却不知道,最好的不是物质的馈赠,而是精神的修养。
我最近常想,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呢,渺小如“沧海之一粟”,短暂是“吾生之须臾”,与其争来斗去,劳神苦思,不如平静地生活,贡献着,也享受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