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六) 【原书卷八·一八】
马骕宛斯作《绎史》,叙三代事,极博雅;而诗笔甚清。《池上》云:“种鱼有术寻渔父,断酒无心学醉翁。”渔洋题其像云:“今日黄山山下路,只余书带草青青。”
马骕,(1621-1673),字宛斯,一字骢卿,明末清初邹平县孙家镇人。父早殁,依祖父九功。自幼博览群籍。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中进士,遂家居编书。同年九月,应县令徐政之请,主修《邹平县志》,又经顾炎武校订,施润章为之序,终成一代名志。康熙六年(1667年),始任淮安府推官,后改灵璧县知县,卓有政声。勤于治学,一生有三部主要著作:《左传事纬》,12卷,附录8卷,将《左氏春秋》之编年体改为纪事本末体,并佐以图表,参以外录,时人誉称“马三代”。《绎史》160卷,对先秦史料钩玄采微,颇多创见,力图补《史记》所未备,为先秦史料总集性巨著。《十三代瑰书》,汇集周至隋各种书籍222种,分25册,惜未刊刻,流失江南,现仅知此书一半目录。
《绎史》,清代马骕撰,中国上古史,共160卷。正文分为太古、三代、春秋、战国和外录五部分,一为太古三皇五帝,共10卷;二为三代即夏、商、西周,共20卷;三为春秋十二公时事,共70卷;四为战国至秦亡,共50卷;五为外录,记天官、地志、名物、制度等,共10卷。书后还列世系图表与正文配合,这在以往的史书中属前所未有,“卓然特创,自为一家之体”。
渔父,汉语词汇,出自《庄子》篇章。“渔父”为一捕鱼的老人,这里用作篇名。此文通过“渔父”对孔子的批评,指斥儒家的思想,并借此阐述了“持守其真”、还归自然的主张。
断酒,释义:1、禁止酿酒。晋王羲之《杂帖》:“此郡断酒一年,所省百馀万斛米,乃过於租。”2、戒酒。唐白居易《答苏庶子》诗:“病来从断酒,老去可禁愁。”
《池上作》【朝代】清 【作者】马骕
板桥南去湿烟空,春水平池宛镜中。新柳深含何限绿,小桃斜坼一枝红。种鱼有术寻渔父,断酒无心学醉翁。鸥鹭闲情湖海兴,年来宦迹付征篷。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清初杰出的诗人、文学家。
《题马宛斯小照三首·其一》 【朝代】清 【作者】王士祯
里名通德旧传经,暖翠浮岚入户庭。今日黄山山下路,空余书带草青青。
书带,束书的带子。李白《题江夏修静寺》诗:“书带留青草,琴堂幂素尘。”皎然《哭吴县房耸明府》诗:“书带变芳草,履痕移绿钱。”参见“书带草”。
书带草,又名沿阶草、细叶麦冬。系百合科沿阶草属常绿多年生草本。地下有连珠状根,初夏叶间抽花轴,上部开花,穗状花序。李渔《闲情偶寄》中记:“书带草其名极佳,苦不得见”。东汉人郑玄字康成, 其人性恬静,不愿做官,曾教授于长学山,山中岩石题有长学书院,屋址尚存。传说郑玄在康成书院讲学著述时,经常到书院附近的野地采集草叶。这种草(即麦冬草)比较特别,叶子宽,也挺长,十分坚韧,而且四季常青,郑玄用这种草叶搓成草绳用以捆书,对郑玄的读书用书帮助很大。后来人们便把这种却叫做“康成书带”,又称“书带草”。目前,在南方的公园及路边极其常见。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种鱼有术寻渔父,断酒无心学醉翁。”恕我孤陋寡闻,种田一词常见,种鱼(zhǒng yú)一词也常见,但意思是指用于进行繁殖的雌雄配对鱼。“种鱼”(我觉得应该读作zhòng yú)一词还是第一次看到。查了一下资料,原来这个词,古已有之,意思是养鱼。苏轼《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诗之二:“高亭废已久,下有种鱼塘。”陈衍《元诗纪事·王冕》引明慎蒙《山栖志》:“引水为池,种鱼千馀头。”近代俞锷《重九同子实朴庵小柳亚合影》诗:“青鞋布袜归来未,可要官湖学种鱼。”但是,“种鱼”一词显然比“养鱼”一词要风趣灵动得多,也古朴风雅得多了。“断酒”的意思就是“戒酒”,毫无疑问,用“断酒”的效果与前面是完全一样的。现代人写古体诗,经常烦恼的就是词汇量不够,作品中常见词,俗语较多。问题的根源在于阅读量小,词汇量少。积淀不够,急于创作。解决的方法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届时,作品面貌一定会大有改观。
“今日黄山山下路,只余书带草青青”一联的妙处,我介绍一下创作背景,可能更加易于体会。此联出自王士祯在马骕去世后题写在其肖像画上的三首绝句。而马骕是与王士祯之兄王士禄同年同月(康熙十二年七月)去世的。马骕因急症逝于官邸。王士禄则是因母亲去世伤心过度而卒。文史双星,猝然离世,令人唏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