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满怀喜悦地走到大夫山森林公园,准备去里面吸收新鲜空气,走到公园门口时被保安拦住了,不让进,原因很简单,我没有戴口罩。
当时有点小失落,因为计划被打乱了。这种小失落只停留了一会,我立马就转念了,我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处理呢?于是头脑里就冒出了很多种方法:回去酒店拿口罩,找人借口罩,去商店买一个口罩,不进去公园去公园外面走走。最后我选择了去公园外面走走,于是我来到了公园旁边的绿荫小道,我发现另一片天,原来在公园旁边也有一个很大的场地可以运动。
运动完站在太阳底下晒后背,全身暖暖的。接着在太阳底下来录了今天的声音日记,和大家分享了昨晚和早上了生的几件事情。
这几件事情在别人看来都是不好的事,但我和搭档都说太好啦,又成为了我们的资源。
昨晚我们来到番禺,今天搭档需要讲一天的父母专业课,需要用到电脑,但当到达酒店后,搭档才发现自己的充电线落在家里,电脑的电量是不够支撑一天的课程的。这个时候,我们没有互相抱怨,而是立马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我们很快想到一个方法,就是请今天要来广州上课的朋友帮忙带过来。
刚解决完搭档电源线的事情,我准备去录今天要做脑测孩子的资料。当我打开电脑包时,发现没找到充电,电脑已经没有电了,我把电脑包翻了个底朝天还是没有找到。我们同样的,没有任何的抱怨,立马又去找解决方法。最后搭档找了附近一个电脑维修店去配电脑线。
连续遇到这两件事情,按理说会影响到我们情绪的。相反,我们的情绪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两个人都是静静地去找方法解决。
对于我们来说,事情已经发生了,如果我们用抱怨指责的方式只会让问题变得更糟。
生活中你是否也曾遇到过类似上面的事情,当时你遇到的时候是如何处理的呢?是指责找借口还是找方法呢?
我们人一般有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问题思维,一种是结果思维。
如果是问题思维,我们会把关注点放到问题上面,同时会去问为什么,去抱怨指责?
比如搭档忘拿电源线,如果我们是问题思维,那我们可能会说:
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事情你都还能忘记?你出门都不检查的吗?你明知道你今天要讲一天的课,还把这么重要的电源线都忘记了。
如果我们是这样说,这件事情能够解决吗?我想,这件事情不仅得不到解决,相反还会影响大家的情绪,接下来可能还会有接二连三的不好的事情发生。
如果是结果思维,我们的关注点会放在怎么做?就是要如何去解决问题,当我们关注在解决问题上,我们就会更多的方法更多的选择。
再拿忘拿电源线举例子。结果思维的时候,我们就去找方法。我们想到了用我的电脑的线来测是否可以用,我们也想到了安装一个测试软件在我的电脑上,我们还想着了请学员带一个电源线过来,最后我们找到了去附近的电脑维修店直接去买一根电源线,这个事情就得到了完美的处理。
亲爱的,当你遇到问题时,你习惯用哪种思维模式呢?假如你经常用问题思维,我邀请你调焦,试试结果思维,把你的关注点放在想要什么上面,你想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你就会去做相应的行动。
有一句话叫:静能生慧。当你遇到问题时不着急,你就会滋生很多的方法,总有一种方法能够帮助你解决问题。
每次出现问题时都是我们成长的一种机会,遇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害怕去面对问题。
很多学员经常会问一些问题,比如孩子拖拉要怎么办,孩子不爱学习要怎么办?孩子爱玩手机要怎么办?
我常和他们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是感谢问题的出现,还是一遇到问题你就担心抱怨。
今天有个学员和我说,孩子太爱玩手机了,吃饭在玩,上厕所也在玩,怎么说都不听,从她脸上就可以看到她满脸的担心和焦虑。
我说,要处理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就看你自己是否能做到。如果你把注意力全放在孩子玩手机这个行为上,你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你要看到的是玩手机背后的正面动机,孩子要的是什么,孩子的期待和渴望是什么?对孩子而言,玩手机对他一定是有好处的,我们要知道这个好处,知道他的动机才能去处理这个问题。而在处理这个问题时,你自己的心态和情绪最重要,慧妮老师今天分享说教育孩子做到这六个字就可以了:同理、接纳、真诚。
看起来简单的六个字,要做到其实也是不容易的,这需要一个过程,首先我们需要相信,孩子出现的任何问题都是好事,抱着这个的一个观念,你才能做到接纳,才能更好地去和孩子接,关系是基础,关系好了,一切就简单了。
问题就是答案,答案就在问题里,你感受到了吗?
好了,今天的分享暂时到这里结束,感恩你的关注。如果你也喜欢写日记,欢迎你一起加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