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我提前结束第三次月考的试卷评讲,想着离下课还有一段时间,顺便把作文讲一下,这次作文的题目式请以“这就是我的-------(勇敢、担当、信念)”位题目,从三个词语中任选一个,把题目写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在改卷子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作文太过于平淡,没有感情色彩,没有感染力,不能感动老师。且多数学生素材过老,只要是让写作文,永远离不开考试失败,父母劝阻,自己发奋努力,其实素材再小,也是可以写出感情和新意的。但学生往往停留在喊空口号上,没有写出实际行动,无意义的废话太多,更有甚者,我觉得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凑够六百字的字数。
我觉得需要对学生进行片段式的场景描写特训,我把童耀的作文在全班念了念,指出不足之处,然后针对他的素材我设计了写作思路,并把思路给学生讲清楚,但我觉得仅仅讲清楚不够,还需要学生真的去写一写,但让学生一下子写一篇文章有些困难,干脆我直接设置场景,让学生简短的写几句话,这样的练习难度不大,占用时间少,适用于课堂练习最好不过。
我把我的目的讲清楚,然后开始在黑板上写上设置的场景,让学生准备好纸笔,开始练习。
场景一:天黑了,我在焦急的等待爸爸归来。要求运用环境、心理、动作描写。时间为五分钟。
尹君阳:夜、是静的,静的让人心生股股凄凉的感觉,让我忍不住胡思乱想,风哗哗的撞击着窗户,听着这样的声音,我内心充满了不安,好像在告诉我今晚会有大事发生。转眼看外面车水马龙,却不知哪个是爸爸的身影,我努力安抚着自己:万一哪一个是爸爸呢?可是这个不是,那个也不是,直到车辆全部三区,还没等到爸爸回来······
王天昊:天逐渐黑了,我站在大门外,踮起脚尖,希望能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从路的尽头拐角处归来,可是却迟迟见不到,天彻底黑了,头顶也出现了一颗星星,见爸爸还没有回来,心里不由得开始乱想:是加班了,还是因为什么事耽误了?最后甚至想是不是天太黑出什么事故了?听着草丛中青蛙的叫声,我更加心烦意乱了······
李童耀:夜深人静,四周一片黑暗,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别人家中透出些许灯花,夹杂着家人之间聊天的声音,而我正在焦急的徘徊着,因为爸爸迟迟未归。我心想:爸爸是不是有什么事耽误了,还是要买东西?又或者是······我不敢往下想,我坚信爸爸不会出现意外的。许久,大街上来回穿梭的车辆无数,却不曾见到父亲的身影,我的双手仅仅的握在一起,内心十分着急,东张西望,盼望着爸爸赶紧回家。
场景二:爸爸的脚骨折了,望着······要求用心理、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最好能激起“我”心中的担当。
王晨玉:爸爸推门进来,我很敏锐的察觉到了不对劲,那平时宽厚高大的身影,今天怎么显得这样狼狈?我细细打量着他,在昏暗的灯光下,他腿上裹着层层绷带,白的那样刺眼。我陷入深深的惊愕与忐忑不安中,良久才意识到:爸爸的腿受伤了。爸爸见我不语,苍白憔悴的脸上挤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怎么不说话了,被吓到了,我没事儿,只是工作时不小心扭伤了,过段时间就好了。”
通过场景描写,我发现学生写作积极性高,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没有写完,我问学生是不是觉得有很多话要写,其实写作文并没有那么困难,现在静下来写作是不是刹不住了,学生说是。我其实意在引导学生写作文并不困难,关键是要设计要自己的思路,把平时学到的知识都运用到写作中,真正的学以致用,学生学会了自然就会愿意学习,要让学生的生活有点新鲜感。
学生总是喜欢听我讲作文,可能是因为轻松,能够更新她们脑海中的素材,每次听的热血沸腾,可是真正落到实处还是不会写,所以我以后要多采用这样的方式锻炼学生,让她们提笔便有话说,培养思维和写作能力。今天我的收获甚多,因为有些学生写的作文让我惊讶,带给我惊喜,我给每位读的学生都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并给予鼓励。下课时间到了,学生意犹未尽,我想这堂课应该很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