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写,读一本书就是在和作者对话,只不过我这和俞老师的对话间隔有点长,从2019对到了2020,才仔仔细细的书的后半部分给看完。后半部分最吸引我的部分,莫过于俞军老师对于产品经理个人的成长的一些建议,和他眼中的衡量一个产品经理的标准,在这里进行摘抄,一方面加深自己的印象,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为自己以后的自我认定提供一些思路:
看产品经理成长的视角
视角一: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
掌握用户模型,需要大量的用户案例积累,经过自身体验,用户反馈,bad case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大量的预判和迭代验证等环节,直到预判上线后的用户行为有提高准确率等等,掌握用户模型这条路没有捷径;交易模型是以交易为基本单位来研究产品,目标是建立可持续交易的互惠模型。掌握交易模型的关键是对某领域交易成本的充分理解,以及对多边利益博弈演化过程的充分理解,最终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
视角二:科学方法、人文关怀和实践精神
科学方法,多半指的是逻辑、概率、控制实验、理性决策、经济学相关方法,这里强调的是成熟体系的方法论,产品经理所需要具备的基础技能、思考方式的素养;人文关怀,涉及到产品对用户样本量、同理心、心理学、进化论、博弈论的理解,产品经理研究的是什么呢?是社会中的人的行为及其背后的原理,由于我们的研究对象具有异质性和情境性,这要求我们要积累足够的用户样本量才能较少偏差的理解产品和用户;实践精神的关键词是:事实、数据、观察、实践、权衡、反馈、迭代和自省;
视角三: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以一种合理的、反思的、心灵开放的方式进行思考,从而能够清晰的准确的表达,逻辑严谨的推理,合理的论证,以及培养思辨精神。批判性思维强调求知过程中证据、逻辑的重要性。俞老师说的太复杂,其实在我自己看来,就是要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保持合适的“怀疑精神”,保持合适的“杠精精神”,不是为了杠而杠,是为了更好的思考,做到举一反三 ,还可以加深对一件事情的印象;
有利于菜鸡期的产品经理成长的因素
因素一:从大量产品迭代中验证和思考
有幸的是,现在正处于这样的成长环境,不仅仅是一颗螺丝钉,很多时候可以有自己尝试的机会,也有一定的试错成本,产品经理的成长一定是:阅读、思考、实践于一体的,有幸现在能够迅速的将自己所学的有益之处应用于工作,提升团队的沟通效率,甚至帮助整个团队一起进步,非常珍惜;
因素二:加入一个有产品心的小团队
好环境就是这样一个小产品团队,我有一个想法,可以迅速的和一群优秀的小伙伴交流,大家各自涉猎的领域不同或者稍有重叠,更有利于大家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一个人的思维毕竟是局限的,但是一个有产品心的团队就非常重要,比如这个周末,我们的产品遇到了保活的问题,恰好上次听导师说起了其他两个项目的保活机制做的很好,直接私下里找到对应的产品同学,了解简单的机制,不一定可以直接复用,但是也为自己以后在遇到这种问题提供了思路。非常喜欢现在的氛围,愿意搞事的导师,愿意share的产品团队,各有所长,互相进步~
菜鸡产品可以培养的能力
能力之一:从0到1
类似于我们的mini项目,完整的经历一个项目从0到1的经历给与我非常宝贵的一段经历,但是没有必要重复做这样的事情,重复的边际收益是非常低的;
能力之二:做深做透
非常适合我现在的心境,虽然负责的模块量不大,但是有机会去做深耕,从多个维度去做决策,去思考,看一些差异化的东西,思考效用组合,思考未来的发展,不断的在和自己做思辨,做出尽可能符合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的产品;
能力之三:做宽做杂
这里说的做宽做杂,其实是对产品的边界的界定,可以多了解不同的岗位的基本工作内容,了解不同岗位对于产品的看法,这样更有利于了解自己的产品,更有利于和大家沟通,更有利于项目团队的一致性;
能力之四:大用户量
大用户量的产品,产品价值的差异化和影响力就越大,需要产品去做思考的就越多;另外一个方面,大用户量的产品,灵敏度更高,微小的策略、交互、功能升级,影响到的用户数可能都是百万级别的,然后可以从丰富的用户反馈和数据中验证想法和思考用户;
能力之五:商业闭环
产品经理的工作,天生就应该是商业闭环,但是产品又需要通过调节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来生效,所以,对于一个产品经理来说,就要兼顾这两个方面,做到最好的平衡和长期有效的平衡;
能力之六:团队建设
产品这个岗位的职业特点之一是:产出不是靠人多,而是主要靠决策质量,可以多学习优秀的产品经理,在管理上的放与不放,做更好的产品决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