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无论是精力管理、时间管理还是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都提及冥想或坐享的概念,大致归纳是:冥想是精力补充方式,大脑休息技巧,冥想有助于提升人的专注力。于是生活开始引入冥想,在精力管理上很有帮助。但冥想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听完分享后对于景秀说:享受每一个当下都是一种冥想的定义,特别有感触,或许不需要特别引入时间去训练,我们需要的是你放下觉知当下,这是我们这成年人所欠缺的,高效率所带来的另一个弊端就是缺少感知。
定义
冥想(meditation)是一种改变意识的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知识和良好状态。就是停止知性和理性的大脑皮质作用,而使自律神经呈现活络状态。简单的说就是停止意识对外的一切活动,而达到忘我之境的一种心灵自律行为,包括进入催眠性的“出神”或“入静”状态。
冥想与发呆
冥想新手不可以去追求什么没有念头,没有杂念,放空思想之类的东西,相反,更应该更加专注自己,努力地用这种专注去想或去做某件事(物)。
简单的说,发呆时注意力涣散、无目的,而冥想时则注意力高度集中、有目的。
冥想价值
冥想有帮助人们减轻压力的作用。有规律地冥想,可调节大脑神经,让处于压力下的大脑得到放松。因此,冥想者较一般人更容易达到平静而快乐的状态。
冥想方式
冥想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包括:禅坐(两腿盘坐)、休闲式冥想(直坐或稍微向下斜躺在座椅上)、慢走式冥想(刚开始每步都走得很慢,之后便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步伐)、超然冥想(反复重复一个梵语音节)、音乐冥想(闭上眼睛随着音乐进入迷睡状态)等。冥想所需时间也可根据个人的习惯从数分钟到1个小时不等。
主要通过音乐引导结合腹式呼吸,实现将意识重心放在呼吸及身体上。
应用思考
几乎每天都使用NOW正念冥想的方式,最开始机械的下载练习,并且配合25+5番茄工作法,主要用于放松,休息后状态明显好转,但过于机器导致效率反而不高,实际冥想需要根据身体和精力的实际损耗情况进行补充,没必要教条化。
关于冥想目前每天中午用舒眠冥想,即便前一天1点睡觉,第二天5点半起来,也因为中午的补充能量,状态可以保持的很好。
由于自己情绪上尚且稳定,有焦虑会立即行动,所以依赖于冥想调整情绪需求不大。但最大的问题是一直不观察内心,缺乏内省,并不确定目前的是否是自己想要的。我不知道这是否可以通过每天静心实现,但后期可以尝试。
无论怎样希望每个人都开始这样的尝试,更好的认知自己,感知生命,感知他人,最终更好的感知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