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方知父母辛。仔细想一想,我们脱口而出的俗语警句是在什么时候输入我们的大脑的。我们的行为规范,处事规则第一次使用是在什么场景下自我应用的。有的也许记不清了,有些记忆却特别深刻。除去先天的性格,本能习惯,我们身上的印记80%是在婴幼儿时期所形成的。在我们日后成人的思维世界中,有很多根深蒂固的思维和习惯其实就是孩童时期所接受的基本思想再加上自己的特色所形成的的。所以,我们才有了“三岁看大”的这么一个流传久远的名言。虽不能100%正确,但却是大概率事件。
我自身而言,小的时候,父亲不让我跟学习成绩差的人在一块玩。相信那个年代的家长都是这么教育自己家的小孩的,在我还没有小孩的时候我是不屑于家长这种势利的教育思想,前几年前我是这样理解的,为什么要将人分为三六九等,跟多种多样的人交往不是更有助于我们的健康发展吗?学习差的学生就没有任何可取之处了吗?现在,我的儿子已经四岁了,结合我儿子的日常表现我终于明白了父亲当年对我严格要求的意义了。
父亲观点:学习成绩好并不是评判一个小孩是否为一个好小孩的标准,但是在那个年代,在小孩不明是非的年龄段,这确实最有效,保持健康成长环境和人工屏蔽不行为的最有效地手段。因为,学习成绩好的小孩90%其他的行为习惯也差不到哪里去。
我的思想变化:在没做爸爸之前,我是作为一个成年人来看待成长的,这个时候的我已经具有一定的明辨是非好坏之分的了,以作为成人的思维方式去评判父亲的幼儿教育理念是没有可比性的,是极其错误的。我们成长成具有明辨是非,还不算太问题少年的教育根源其实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理念的庇护下所形成的。你现在不认同父亲的育儿观点恰恰是因为你享受了父亲育儿观点的好处而成长形成的。
当我刚做父亲的初期阶段我还是坚持我原来的观点,待儿子三岁左右,从儿子身上发生的变化我才意识到自己错了,父亲的育儿理念是对的。儿童是没有判断是非对错的概念的,他就像是一张白纸,最后是一件什么样的作品,环境很重要,我们对小孩的谆谆教诲和循序善导(即家庭教育)是一方面;与幼儿在一起的玩伴,同学,老师,教学环境则是另一重要方面。小孩学东西是非常快的,学坏更快,因为但凡不惹人喜欢的问题小孩都是教育他们的父亲没有约束好小孩身上的人类本性,顺应了小孩的意图而失去了判断准则,而小孩自己不自知。在与这些小孩在一起玩得时候,自然而然学会了这些坏毛病。
儿子本身就是一个容易哭闹,情绪控制不好的这么一个小孩,现在学到的毛病是一生气就跑,气鼓鼓地跑开,大喊大叫,完全听不进大人的讲话。当看到别的小孩用的要挟父母的招式见到成效后他马上学以致用,这时候父母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变化而顺应了他,那么就会助长他的坏毛病以及学习坏毛病的兴趣,再等小孩大了再去约束的时候其实已经晚了。而这也是为什么父亲当年不允许我们和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在一块玩的重要原因。
不过儿子身上有个优点:吃软不吃硬,规矩听过几遍还是会遵守的。这时候就需要父母的坚持了,坚持不心软,坚持将原则重复重复再重复,纠正纠正再纠正。今天的一个小进步:学会与别的小朋友分享足球了,儿子的自我意识非常强,别人不能碰他的东西,不然情绪会非常失控。今天在踢球的时候只顾自己玩,别人碰他的球他还哭闹,跑过去抢,后来在我的多次语言诱导和示范下,开始意识到足球其实是两个人的游戏,不是一个人玩得游戏,非常好,有进步。
下一个难题是当你教育理念下的小孩秉承你的理念与别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小孩理念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怎么教育小孩?是放弃原来的准则还是反过来要求别人家的小孩也遵循自己的准则,这是个难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