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规矩就必须好好执行

作者: 四维君 | 来源:发表于2023-03-01 15:05 被阅读0次

    前面的课程说过,规矩具有两面性,“约束性”这一面强调的是“不能做什么”,而规矩的“引导性”这一面体现的是“应该做什么”。两者看似矛盾,其实是硬币的两面,它们一体化地共存在同一个规矩身上,我们这才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如果规则对自己有利,我们就会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是,一旦规则侵害到自己的利益,我们马上就转了风向,“做事不能墨守成规,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

    所以,我们很难说两种选择孰是孰非,它们只不过体现了不同的利益关系。但是,对于一个团队的领导来说,始终要树立一个理念,这就是有规矩就必须好好执行。

    这里提供一套从初级到高级的操作指南,帮助我们好好执行团队的规矩。

    一、初级操作:规矩优先。

    规矩优先就是我们常说的“对事不对人”,它是职场上处理复杂关系的一种极简路径,可以帮助新任领导高效地解决好团队中各种棘手问题。

    我们还是回到本单元一开始的那个案例中,这家公司的经理有个下属是好朋友,但是犯了一个不可挽回的错误,那么,这个经理该怎么做?

    按照“规矩优先”原则,这个经理可以快刀斩乱麻,摈弃人情的干扰和情绪的左右,不是按照个人的好恶来裁定,而是依据规矩来判别下属错误的性质以及处理方式。

    不过,这个经理在按照规矩办事时,可能会引起下属的不满,从而断送了两人之间的好友关系。所以,在启用“规矩优先”这个操作时,必须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使用。

    具体可以这么操作:首先,充分听取下属的辩解和想法;其次,站在好友或者下属的立场,理解对方这样的做法和行为;第三,真诚地表达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十分愿意帮助到对方,想听听对方想让自己做些什么,这样就把这个难题“踢”给了下属;第四,如果这个下属是个值得结交的朋友,那么他也会考虑到这个经理的难处,从而选择按照规矩来处理。当然,这个下属也有可能会抱有侥幸心理,想让领导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规避处罚,这个时候,经理就可以流露出自己的难处,表示下属的难处也正是他的难处,惺惺相惜。

    总之,通过这一套花样,就是让下属明白,管理他的是规矩,而不是经理这个人,经历这件事以后,他们两人还可以继续做朋友。

    团队领导特别是新任领导,如果善用“规矩优先”这样的原则,那么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树立权威,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团队内树立起规矩意识,彼此间形成公事公办、对事不对人的工作氛围和行事风格,从而大大提升任务的执行效率。

    但是,“规则优先”处事方式的弊端也是十分明显。首先,规则多半是用来应对单维度的事件,但是,很多时候,一个事件往往是多维并存而发挥作用的,如果仍然采取“规则优先”的操作,只能是在削足适履,其毒副作用也很大。

    其次,最大的弊端是,如果你只有这么一个杀手锏,对待任何人任何事都是按照规则来判断对错,那么,在维护公平公正的同时,也意味着你的所作所为都是可以预测的,你的职场关系也是等距的,简单透明,你的一切都是基于规则这样的外力搭建起来的,这些不仅会让你失去自己的核心关系和依靠力量,而且很容易被下属或者对手加以利用,给自己造成不利。

    所以,一个新领导渡过平稳期后,就要尝试在规则的运作中学会权衡,这就是规矩的中级操作阶段。

    二、中级操作:守规矩,还要善权变

    孔子说过,“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不逾矩”就是一种守规矩,守住规矩的“经”,而“从心所欲”是一种权变,这是规矩的“权”。

    显然,在孔子看来,守规矩的最高境界就是“持经达权”,处事上知权变,懂变通,但是规矩上又不会逾越半步,这种境界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了。

    团队管理中,“持经达权”是以“规矩优先”为前提的,只有在“规矩优先”发挥不出规矩应有的作用和效益,甚至会损害到团队的利益和价值观时,团队的领导就要懂得权变,适时权衡变通,另辟蹊径,最大限度地运作好规矩的方圆。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案例。小赵是一家火车站检票员,这天像往常一样,在进口处引导着旅客入站。突然,一名老大爷痛苦地哼叫起来,接着猝然倒地,看样子是什么急病发作了。小赵见状,不由细想,丢下手中的票剪,背起老人,拦下一辆出租车,赶往医院。由于医治及时,老人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小赵联系到老人家属,一切安排妥当后,这才想起自己脱岗了。车站对小赵脱岗的情况虽然发现得早,采取了措施,但是仍然造成一些乘客无票入站,还有些乘客没有过机安检,留下安全隐患。

    如果你是车站的领导,那么你该怎样处理小赵做好事却又是严重违规脱岗的行为呢?

    这个案例中的事件显然是个多维事件,如果领导仍然按照“规矩优先”的原则来操作,给予小赵最严重的脱岗处分,那么显然这样的操作有悖于救死扶伤的社会价值观,对于整个团队的建设是不利的。

    但是,小赵擅自脱岗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这也是事实,如果车站领导不给予相应处分,那么,这既是对违规行为的纵容,也是对旅客安全不负责任的态度。

    这个时候,我们唯有在运作规矩的过程中,对各方利弊关系作个权衡,另辟蹊径,从中找到一个最优解。这里提供两个原则:

    第一,事缓从恒,事急从权。

    这个原则也是孔子提出来的,他在《论语·先进》篇中说,“过犹不及。事缓从恒,事急从权;事缓则圆,事急则乱。”

    其中,“事缓从恒,事急从权”这句话就是在告诉我们,在常态化的工作中,事情不会十分紧急,我们当然应该按照规矩来行事;但是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我们就不能死守规矩,必须有所变通才能成事。

    在上面这个案例中,小赵遭遇老人疾病突发这个意外事件,这才义无反顾地施以援手,结果造成自己脱岗失责,整个事件就是一个紧急情况,如果小赵送医不及时,那么老人就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小赵的行为具有正当的合理性,车站的领导还不能完全依据常态的工作规矩来做出评判。

    相反,按照“事缓从恒,事急从权”这样的原则,领导还应该鼓励和表彰小赵这种临危挺身而出、勇于救死扶伤的无私精神。

    但是,这样一来,同样是用来确保旅客出行安全的规矩和纪律,难道就可以因为出现的紧急情况而置之不顾吗?这里就有一个权变的底线问题,这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第二条原则“规矩权衡不可枉”。

    第二,规矩权衡不可枉。

    “规矩权衡不可枉”这句话出自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一书,“相让则道不明,若规矩权衡之不可枉也。”

    文中“规矩权衡之不可枉也”,说的就是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还需要权衡再三,不可罔顾纪律规矩,表达的是一种刚性要求。

    这里的“权衡”要求我们在对待规矩的时候,要考虑和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可以在度的范围内权衡利弊得失,找到一个最优解,如果不顾规矩,突破了边界,行为太过彻底和绝对,那么就会起到反作用。

    我们再回到这个案例中,看看小赵面对紧急情况时,他应该怎么权衡呢?小赵的“权衡”就是在一名旅客的安危和一车旅客的安全之间权衡利弊得失。其实,当时他还是有着很多选择,比如,可以拨打120急救电话,或者离开时向领导报告一声,安排其他人代班,等等。可是,小赵什么也没有做,这样就逾越了他应该始终坚守的规矩的边界,为了一名旅客的安危,丢下整车旅客的安全,他在做好事的同时也办了坏事。

    所以,车站领导在评估小赵的行为时,必须把这两个原则合起来看,既要考虑到这起事件中的“权变”因素,同时也要考虑到作为更大安全保障的规矩“不可枉”。

    最终,车站领导对于小赵行为的处理结果是:好事表扬,脱岗批评。车站按照规定下发《严重违纪处罚通知书》,小赵在通知书上签字接受处罚。

    写到这里,留给读者朋友一个问题思考,如果这个案例中小赵的工作环境不是车站,而是在影剧院入口处检票,那么,同样一幕发生后,你作为领导,对于小赵的脱岗行为又会怎样处理呢?可以运用本节课提供的操作策略做个分析。

    三、高级操作:打破规矩,但是需要勇气和格局

    有句话听起来十分爽,“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不过,这份豪情壮语是建立在你拥有可以打破规矩的能力和地位的基础上,在你还没有这份能力和地位的时候,只能按照规矩来办事。但是,在你成为领导以后,想打破一些规矩还是很难做到的,这是因为突破规矩本身就需要巨大的勇气和眼光。

    想打破规矩的领导往往是两类人:一类是“人渣”,另一类是“人精”。属于“渣类”的人,他们打破规矩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和私利,这种人的格局太小,总是追逐标新立异和特立独行;也有一些大格局的人,也想打破规矩,但是他们打破规矩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好更优的、可以为团队创造结果产生价值的新规矩,这样的领导精明在格局上。

    打破规矩不仅需要眼光和胸襟,更需要胆色和勇气,因为在打破规矩的同时,肯定会付出同等的代价。所以,你必须特别清楚打破某些规矩会带来哪些后果,比如身边的哪些人会受到伤害,哪些人会从中受益,以及你的承受能力怎样,等等。如果你没有这个预测能力,也没有这个勇气和智慧,来应对打破规矩后带来的潜在风险,那么,即使你拥有宏大的目标,也难以面对日后接踵而至的打击。

    本文是“守住规矩”系列中的最后一篇,单篇文章只是阐述了其中一个观点,需要联系上下文把握,才能融会贯通,不会断章取义,更多内容参考前后章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规矩就必须好好执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qtd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