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英国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我想为人熟悉的应该还是他写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至于他写的《虹》老实说确实不如前者,整部书内容过半才有精彩之感。
《虹》主要讲了一家三代人的爱情故事,情节很平,不过心理描写相当丰富。第一代汤姆.布兰文为了结婚而结婚,娶了波兰寡妇迪莉娅,两人一辈子貌合神离。第二代安娜(迪莉娅的女儿) 为了爱情结婚 ,嫁给威廉·布朗温(名义上的表兄),两人一辈子陷入生儿育女。第三代厄休拉 (安娜的大女儿)只想恋爱不想结婚,她追求的是独立和自由,随性和潇洒。
从时代背景上看,该书通过一家三代人的遭遇,描述了工业gm给传统的乡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以巨大的热情和深度,探索有关性的心理问题。第一代人的生活带有田园诗的色彩,同时也预示古老文明即将结束。第二代人精神的苦闷和呆滞的目光,是令人窒息的工业化社会的最好注解。第三代人的探索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表达了人们要冲破狭窄的生活圈子,渴望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
第一代老汤姆·布朗温的爱情如同谨慎伸出触角的蜗牛,谨小慎微,虽然这份爱是那么浓烈,那么深沉,但在自带高贵的波兰妻子迪莉娅面前,他的农庄地主意识备受冲击,两人婚后因价值观不同而经常发生争吵,不过也算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第二代迪莉娅的女儿安娜由于生活在重组家庭,她的性格就有了两重性。她像一只老虎似的骄傲冷漠,也和老虎一样从不合群。她有许多熟人,但是没有朋友。她本来想做一个自由的,骄傲的,不为一些细小的事情烦恼,不纠缠在一些细小的厉害关系上的尊贵的妇女,4但当她对养父的侄儿 威廉·布朗温一见钟情后,就义无反顾嫁给了这位名义上表兄,因为肉体相爱,他一生的精力也都放在了生儿育女的家庭生活上。
第三代厄休拉成长于一个乱哄哄的家庭中,她不喜欢庸俗不堪的母亲,也不能理解自我封闭的父亲。她想冲破农庄那个狭小的空间,寻找更为广阔自由的生活。她去工作,不为钱,只为独立;她去恋爱,不为成家,只为灵魂;她大胆的爱,勇敢的离开。她和波兰贵族军人相爱,但却拒绝了他的求婚。最后她重返自己的家园,经过一系列思想斗争,终于冲破一切束缚,犹如橡子离开橡壳一样破茧成蝶获得新生。
在聿人看来,我们把这个故事看做有关女权似乎更合适。无论是厄休拉,还是她的妈妈安娜,甚至她的外婆莉迪娅,都是在彼时代相对独立的女性。
外婆莉迪娅是一个灵高于肉的女人。她独自一人带着一个孩子从波兰来到英国,他靠自己的劳动养育孩子,当老汤姆向她求婚的时候她冷静理智,知道自己只是需要这个男人给的物质和安全,婚后她就一直把自己的灵魂放在高处,老汤姆一辈子都在仰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