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妈妈高价给孩子补英语:补课不如补习惯
文|孙小青
1.
在都市快报上有一则消息引爆了整个网络:
杭州一位妈妈花3万给孩子补英语 补前70分补后40分。
这位妈妈姓徐,儿子在杭州一所公办初中读初二。她说去年暑假,她给儿子报培训班,一个月时间,每天2个小时600元/小时,期末考试时孩子的英语是70多分。可是暑假结束,新学期开学再考英语反而只考了40多分,3万多就这样打了水漂。
徐妈妈说:“儿子成绩是中上,特点鲜明:理科好,文科弱,尤其是英语。初一期末考结束,英语考了70多分,班里平均分都有80多分。不补不行了,小学补习英语的阴影,也不能影响我再给他报班的决心。"
结果,徐妈妈花了高昂的学费,却没有得到预想的成绩。她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给他报各种兴趣班:画画、滑板、书法、乒乓球、英语......
最后总觉得英语只是口语还行,但是不适合应付考试。哪知道,越补课分数越低了呢。报了许多班,跟着孩子学,徐妈妈倒是学了好几样特长,说英语比孩子还流利。
总结这些年一路的报班,徐妈妈一直没有后悔,她的体会是不能只盯着儿子弱项天天补短,应该扬长才对。以后不给儿子报英语班了,理科好,就主攻理科。
徐妈妈这样认为是对还是不对,我们不好评说,再说,哪一位家长在给孩子补课的事上不是一边迷茫,一边狂补呢?
2.
竞争那么激烈,不上补习班行吗?“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孩子从小不抓紧怎么能行,总不能让他输在起跑线上。”这应该是很多家长的心声。
我的小姑子给正在上三年级的儿子报了英语、书法和跆拳道三个班,每门课一年的学费都在3000元左右,一年一万元的费用对于工薪阶层的她来说并不是个小数目,但为了给儿子“打个好基础”,她宁可在吃、用上省一些。
邻居高姐的儿子今年刚上初中,她的儿子每天除了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建议要做的同步练习外,周末还要上英语和数学补习班。从小学开始,她看到其他孩子上《新概念英语》,也就让儿子也学了。每周六上3节课3个小时,一个学期20多节课上完一本书。奥数是老师推荐的,周日也上一个半天。
我儿子才上一年级,去年我还对小姑子给孩子报那么多班有意见呢。没想到孩子上学后,我不知不觉也给孩子报了好几个兴趣班和辅导班。
不过大多数都是孩子自己喜欢。因为兴趣班与辅导班还是有点差别的,一个枯燥一个有趣。孩子自己要求学习,我也只得根据经济条件,省吃俭用尽量满足他了。
每天在学校门口,各种宣传辅导班的宣传单五花八门,到处乱飞。没有给孩子报辅导班的家长已经很少见,他们不是已经报名了,就是在准备报名的路上。
当然,还有部分家长依然不为所动,在她们看来,不报班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小,不想给他太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她们认为学何种特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这样也能培养孩子的主见。
3.
著名作家周国平就没有给他的女儿报任何补课辅导班,但他女儿的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他说:“不上补习班,不看重分数,孩子依然可以名列前茅的原因其实是更注重素质教育!”
不让孩子上课外班,并不等于对孩子的学业放任不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家长还是应该给孩子以必要的辅导。至少孩子上小学时,多数家长是有这个能力的。
我们可以让孩子多阅读,多体验,不断提高孩子的心态和价值观和能力,孩子分数自然考得好。
不上补习班,是想捍卫孩子的健康快乐,不遏制孩子的天性发展。而正确的辅导和耐心的引导,也是会让孩子不断从错误中汲取经验和认知道理;孩子考差了,帮孩子分析出错原因,避免下次再犯,而其中心态却是最重要的。
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想学习,会学习。现在课外辅导班的老师绝大多数水平其实也就是一般水平。所能教给学生的往往也就是一些解题技巧。
更多是应付考试和竞赛的套路,往往都是经过很多人琢磨总结出来的,学生拿过来就可以用。但即便如此套路使用的效果,还是取决于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归根到底还是看学生的领悟能力。
其实从根本上说,补课不如补习惯。
1)补一下阅读的习惯。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经说过:“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阅读不仅能使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还会发展学生的智力。‘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维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
2)补一下听课习惯。
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3)补一下做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交教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所以我们要重视平时要把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随手拿张纸记下,经常看看,看会了、记住了才扔掉。有价值的就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办法。考试时复习错题效果也很好。做作业,“拖、抄、代”的做法要不得。
4)补一下学习方法。
敢于提问是最基本的。要敢于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
其次是复习归纳的习惯。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复习是有规律的,复习必须及时,否则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复习,将要多花几倍的时间,而且效果不好。因此必须有计划、不间断地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总结、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
5)补一下自信。
孩子的自信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活动。一旦遇到挫折和失败,就情绪低落,灰心丧气,甚至惊惶失措,彻底崩溃。不仅制约学生的行为,而且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各方面难以达到其理想的效果。
补信心一要靠家长多鼓励,多沟通,二要靠学生自我暗示,每天告诉自己“我能行!”三是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正确对待考试分数。
当孩子成绩考不好时,家长们得看看是孩子真的知识没掌握吗?还是一些平时积累的坏习惯拖了后腿?如果是后者,补课又能补到什么呢?
愿我们做家长的,不要盲目的“一锅端”补课,也不要“随大流”补课。让我们在热火朝天的补课大军中,保持理智,不要贪多。因为真正的英才不是补课补出来的,而是从小就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网友评论
这两天没见你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