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过“想去死”的念头。如今回想起来,这样的念头是幼稚不成熟的。好像是为了“死给你看”,因为气恨,出于报复的心理。假若你果真死成功了,与之怄气的亲人自然会伤心悲切,你貌似如愿了。可再一想,随着时间过去,你死得久了,不过也就是死了。活着的人还不是照旧过他们的日子。再说,你以为以死来报复得满足快意之心,事实上,你已然死了,这份满足快意之心又何从谈起?你若怄气而死,不过是白死了,并没有多少意义。更何况世人,顶多不过在茶余饭后添点谈资,再过了些时日,也就抛之脑后了。或是说一句,“年纪轻轻死得可惜了”。到头来,死给谁看呢?除了负气而死,也或是对生活无望,累。实际上,谁没有烦恼,谁不累呢。有钱没钱,都有不如意的时候。娑婆世界,原本就有遗憾。世上没有十全十美,古今难全。
如此想明白了,也就对死不感兴趣。转而恋恋红尘,人间再苦,也终有你我所值得。
在轻笑当年幼稚不成熟之后的年月里,发现又滋生了另一种比较极端的想法,这就是出家。
想出家的念头不是一回两回了。就像某个经久未见的故人,时常会想起。也像是在浩瀚的夜空,经意不经意间望见的一两颗星辰。只是每每想起,常常是不得所终。
必要试着把出家的方式,出家的生活,来做一番想象考察。疑惑多多:那座庙宇好呢?人家会收你吗?灰衣素食修行的生活,真的就那样简单,清静无为吗?四大皆空,不染红尘,远离世俗名利权欲,真的能做到吗?自思自问,得到的答案是“未必”。因此,至今徘徊在佛门院墙之外。
并且,愈来愈迷恋红尘,声色犬马荣华富贵名利欲望,似那高楼万丈,时时心深深向往。到了得出定论,你不过是一个愚钝的凡人。想出家,怕是佛祖也不愿收你。
这些姑且不说。
之所以想到写“出家”,一个是曾有过“闪念”,另一个是傍晚看了一个视频所引起。
这个视频说的是陈晓旭出家。
陈晓旭原本有向佛之心,促成她出家的是她的病:患了乳腺癌。
当我看到她剃度后光光的头颅,完全是变了模样,想到林黛玉,想到人生的命运,我的眼睛就潮湿了,鼻子酸酸的,自叹一口气,心里有一种“万念俱灰”的悲慽。
看看眼前的生活,日日重复,“上班睡觉”,到头来换得每月那一点薪水,不过维持生活,仅此而已。
想到所谓的目标,愿望,那一种攀爬之心,想放弃的累,真的让人又疲惫又矛盾。
“人生,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这样的问题,总又会恰时的出现。成功又怎样,荣华富贵又怎样,享乐又如何,计较争斗有何趣?到头来,不过是一场虚空。
陈晓旭的死,跟林黛玉有没有关系呢?我不由去这样问这样想。
可以想见,陈晓旭与林黛玉一样,是一个极聪慧灵气的人,对人事虔诚用心专注。总逃不过一个情字,对人事物用情至深。
饰演林黛玉给陈晓旭带来成功,给她的思想有没有产生影响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如此这样一个美好的人,也竟因病英年早逝。
同样的,在红楼中,这样如花美眷早逝的不在少数。如晴雯,金钏,司棋,迎春,鸳鸯…。林黛玉痴痴恋恋,一心一意钟爱宝玉,谁知宝玉没心没肺。结果呢,忧郁伤病悲愤而死。
再有出家的惜春,被劫的妙玉,看破抛家的宝玉,红楼告诉我们的,尘世原来是一个悲剧,是一场空。
出家,实际上是一种选择。选择去过另一种的生活。它决不是为了“死给你看”,因为出家了,生活仍是自己的,要自己去过。出家不仅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决绝,对世俗红尘名利恩怨的种种决绝。
一定会有人好奇地问:那个人为什么出家呢?他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呢?
妙玉是身不由己,惜春也是,难道宝玉就情愿出家?
人世是是非非,各有各的忧伤,各有各的幸与不幸。如果真的能做到静心修为,何尝不是一种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