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春,关于怀旧,似乎从电影形态的《那些年》或者微电影形态的《老男孩》开始,这种情感抒发的需求一下子就被打开了,也涌进了一大批跟风者。只要把电影剧本的背景搬到那个让我们觉得能怀旧的时间点,偷懒的话就套上原来自己熟练的那一套流程,各种包装宣传之后就变成了一部所谓“让我们一起怀念那一段青春岁月”的电影。至于情节梗概是不是合理,表达节奏是不是得当其实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以上只是一些自家吐槽,关于很多的跟风之作。
“书读太少而想太多”——最近网上流传甚广的一句话,据传是杨绛答读者回信的句子。在刚读到的时也是觉得这真知灼见掷地有声,恨不得朝南跪拜,也督促自己要多读书,少想其他有的没的。但现在想来突然觉得老先生的话里似乎还藏着其他的东西,老先生口中的“书”不只是书,“想”也不只是想。犹记得还是在南京第一份工作的时候读到的这句话,那时候住着宿舍,抱怨着人生。现在想来也好笑,“年轻”这个词迷人的地方也就在于能把能犯和不能犯的错误都犯一遍了吧。每个人对自己的苦口婆心,亲身经验自己都可以只当作参考而不是准则。就像之前看到的一种说法,在股市里十个人里能盈利的也就那么一两个,但总是会有五六个人坚定地相信自己是那一两个。
不经意打开了一个叫做“一转身便是过往少年”的歌单,被歌单封面的电影剧照吸引,电影叫做《环城七十里》,故事背景在南京,所以才有了以上的闲言碎语。它吸引我的不是什么剧情人设,或是导演编剧,电影也还没有上映,只是当我好奇查看他们的剧照的时候发现似乎他们的每一个取景的地方我都去过,这些地方都是我认为的最有南京味的地方。有些地方是一个人闲逛的时候去过,有些地方是约了朋友去过,但每个地方都给我一种感觉就是,那些地方都非常适合电影取景。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认同感,我认为“太棒了”的地方,你也觉得“很不错”。如果这种感觉作用到人,我们一般叫做“兴趣相投”,当然对于异性也许我们更喜欢用“有缘”。
所以现在再回到开头的问题:怎么样的青春怀旧才能带给人感动?
很多电影零点首映后记者采访时观众所说的“这部电影不错看啊,里面的那个年代的课桌,那个年代喝的二锅头看得太有感触。。。”。这可以叫做想法与表达的差距,我们观众可以这么忽悠下记者然后赶紧去影院厕所排队还觉得蛮对,但这却不一定是我们想表达的最终感想。我们怀念不是那些“怀旧的标志”,不是因为当时的毕业聚餐太美好,所以我们现在看来才那么怀念,不是因为当时追的姑娘有多漂亮,所以我们现在看来才那么怀念,不是因为当时前桌后桌吵笑追闹有多好玩,所以我们现在看来才那么怀念。对大多数的我们来说,我们所有的青春岁月也就那些了,没有太多人会有那么些的惊心动魄,热血沸腾。所以我们所怀旧的,是突然发现了有那么一个人,他的电影所讲述的那个年代的故事是那么小,小到也许只是一个人的故事,但在那个年代的那个主人公身上却能看到无数自己的影子,家长里短,犄角旮旯,桌前桌后,走廊围墙。那是一种所谓“认同感”,或者“归属感”,又或者小屁孩时代拉帮结派玩游戏时的那种“我们是一个营的所以我们是好兄弟”的感觉。我们也许会遇见很多个对的人、对的时间、对的地点,但这些往往不会有一个正确的任我们发挥的顺序与组合。就像之前一个人逛南京城,总会中二的想“我逛遍了南京城,却没有遇见你”一样 :)有很多“对的人错的时间”的论调,现在想来我都不同意,没有什么是错的,不合剧本的才是错的,但我们却没有剧本。更合适的说法应该是“十岁那年我没有学会游泳,因为我觉得没有什么用,但到了二十岁遇到了一个自己很喜欢的人约我去游泳,我却只能摇头说不会”这样的论调,又或者“成长,最残酷的部分就是,女孩永远比同年龄的男孩成熟,女孩的成熟,没一个男孩招架得住”这样的感叹。虽然这种说法里还是有漏洞,但也就这么个意思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