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句谚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谚语指得是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终究只有读书最高尚,能出人头地。追溯本源,此语出自北宋汪洙的《神童诗》。
此诗在北宋年间可与《三字经》相媲美,是为古代蒙童重要读物。说来有趣,传诵千年的古谚语似乎多出于这首五言诗。
汪洙在北宋年间是位著名教育家,也是他把读书人的地位推崇到百业之首的,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传统。即使时到今日依然很有影响。
古时,知识是金贵的,读书也只能是富贵家室的娱乐。一言蔽之,就是“洛阳纸贵”。若不是唐代开始的开科取士,又有几人能成为读书人呢?
在看现世的中考高考,莫不有异曲同工之妙?步入考场的莘莘学子们岂不是古代“唯有读书高”的读书人翻版吗?唯有读书方可改变命运。
虽说随着时代发展,某些文化中的陋习早已被革替。关于教育,我们也不只关注读书一项。可骨子里我们还是放不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读书人思维。高考拼杀可见一斑。
说来也是可惜,种种原因我没有成为读书人式莘莘学子中的一员。但书我还是喜欢读的。
时代的演变似乎促使书籍不在是贵重之物。它成了普及物,更因为科技更迭,变为无纸化的产物,只是无纸化的书还能是书吗?我无法确认都说纸质书上有书香的存在。
闻一闻书香视做一件雅事。我倒不知闻到书上的油墨味有什么雅趣,只是手中托着纸质书,心中的踏实感还是有的。在我眼中纸质书的价值是很高的。当我看到有人将纸质书贱卖,心中总有些不舒服的。。。
想起了我与书的一件趣事。在我上学时代,我特别喜欢读学业书籍以外的闲书。可惜零花钱不够,买不起闲书。
只能泡在街边小书店里翻闲书看,这一翻就能翻六个小时,之后就会被书店轰出去。不买书,而是蹭书读还是讨人嫌的。不过我还是颇为感激那位老板的容忍的。可惜那家小书店早已不复存在了,如今也很难找到类似的小书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