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幸福家庭养育出来的孩子更具有共情能力

幸福家庭养育出来的孩子更具有共情能力

作者: jznr1030 | 来源:发表于2024-07-20 09:08 被阅读0次

  G先生的家庭环境就是那种父母感情不错,父母亲结婚多年一直都秉持着双方势均力敌,一起努力赚钱打拼,共同抚育子女的生活状态,夫妻之间几乎很少吵架,更多的是互相扶持帮助分担的原则。对待子女教育的方式则是不同阶段扮演不同的身份角色,待孩子们长大后基本也早就转变成了“朋友”模式,且有时候会把自己的位置摆的更低些,毕竟现如今年纪大了,会觉得子女们懂得更多,他们更加谦逊,丝毫没有那种父母长辈的架子,权威性,相反更加友善好相处,遇到自己不懂的还会咨询子女们给建议,另外还有一个良好的习惯便是每天都会在家庭群里面和子女们分享互动沟通每天的生活琐事。因此,哪怕父母与子女彼此相隔千里,每天其实都能够知道彼此之间的生活状态和喜怒哀乐,也满足了作为人该有的情绪表达输出,不再是需要对外界和其他陌生人或者朋友去表达情绪,家人间的分享,父母已经给了很好的回应,且不怕被否定,更多的是认可鼓励,满满的安全感,这样的家庭环境谁能不爱呢~

  G就是这样家庭环境出来的孩子,与G在一起生活虽然偶尔也会有些矛盾,但更多的是能够让我及时冷静一下,做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哪怕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事后也会快速消化,尽量好好沟通说话,真正做到了顾及别人的感受不一味的只知道发泄自己的情绪。而处在自己的家庭环境里却不行,大家都需要立即快速的发泄出自己的不满情绪,且暴躁,似乎动作越大的人好像自己会看起来更有道理,别人的错就更多一样。直到现在哪怕看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与家人在一起也会经常被带入他们的那种暴躁没有耐心的沟通方式,遇到不满就需要快速且全部展现在脸上,行为举止上则是摔门,摔东西,仿佛只有弄出各种大的声音来别人才知道自己生气了(自己目前只有摔门过,摔东西等倒是没有)。

  昨晚和G说附近有人去世自己会有点害怕(也不知道为啥今年来中山这边住的快半年里一直晚上都睡不太好,会有些不知名的害怕感, 在深圳经常搬家住陌生的房子也没有这种感觉,这么多年都没有过,在中山却会有害怕的感觉也是奇怪)和G说完他先安慰我没什么好害怕的,不要害怕。然后想办法,提出解决方案说把熊大接过来陪我,熊大这粘人的狗子人去哪就跟到哪也会好很多,听到他这个建议心理舒服很多,感叹这不就是具备共情能力的人嘛!你与他说一件事他第一时间不会否定你的感受,而是能够做到理解你的感受,鼓励,想办法帮你去解决。

  想起曾经自己在工作中领导说自己缺乏共情能力,自己都是懵懵的状态,有点不能理解什么是共情能力,直到与G相处越来越能够理解,那是一种感知别人感受的能力,具备这样的能力与任何人去交流沟通都能够聊天的很愉快,而我却很挑人相处,自己难主动与别人做朋友,除非彼此磁场特别相当契合才行。现在谈及这些其实也都无力改变,这种共情他人的能力是需要良好的家庭氛围才能培养的出来。

  现如今只希望自己因为家庭环境导致自我缺乏的能力,希望我的孩子都能够具备,这也是哪怕自己暂时不工作,自己也不想把小孩直接丢给她爷爷奶奶带干脆省事的原因之一吧!自己带想更懂得孩子脾气秉性,尽量给她足够多的爱,让她明白父母永远是她疲惫时可以栖息的避风港,接纳她的所有,未来长大了混的好与不好都没有关系,只要健康快乐幸福,父母就很开心,也不会期待养育之恩就需要回报,父母的培养养育所有付出完全是父母自己的个人意愿,与孩子没有关系,孩子可以没有任何负担的做自己。不做权威性的父母,在孩子的不同阶段扮演不同角色的身份,亦师亦友,引导型,共同成长型,榜样型……

  三十多岁与父母间的“矛盾”其实不是与真正父母间的矛盾,而是想摒弃和抵制多年彼此不良的相处模式,见过幸福家庭父母子女和夫妻该有的相处之道,就再也接受不了不好的模式,也许这也是一种毛病,但不想自我消耗,与原生家庭保持该有的距离也是可行的方案。女性结婚出嫁,娘家人就成了亲戚而不再是那个包容接纳的“家人”,比如礼节上稍微做的不到位是会被责备,起争执,父母动不动就把不走(亲戚)了的话挂在嘴边,像是赌气的小孩,好笑又无语。发觉当遇到好的婆家人,婆家才是真正的“家人”要度过后半辈子的几十年,结婚成家,自己的小家才是属于自己真正的家,需用心经营对待。

  最后分享胡适先生写给儿子的信很棒的观念,只是很多人是难以达到这种境界。胡适先生信中说:我养育你,并非恩情,只是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能,所以,我既然无恩于你,你便无需报答我,反而我要感谢你,因为有你的参与,我的生命才更完整。

我只是碰巧成为了你的父亲,你只是碰巧成为了我的儿子,我并不是你的前传,你也不是我的续篇,你是独立的个体,是与我不同的灵魂,你并不因我而来,你是因对生命的渴望而来。你是自由的,我是爱你的,但我绝不会以爱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相关文章

  • 如何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共情指的是,从对方的角度出发看问题,从而理解对方的感受。那怎样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呢...

  • 冷漠或许不是你的错 你只是不懂爱自己

    今天想探讨的话题,是我一直以来都非常困扰我的:共情。 都说共情是一种能力,一种可以锻炼出来的能力;没有共情能力的人...

  • 集体生活有意义

    如今大部分的孩子缺少伙伴,缺少同伴相处能力,同样也缺少共情能力。 不是孩子本身不具备沟通,共情,和谐的相处能力。而...

  • 让孩子成为喜欢自己的人(5)-共情的力量

    共情就是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 有共情能力的父母,会把自己置身于孩子的立场,并随之作出回应的能力; 会在孩子痛苦流泪...

  • 认识共情

    《共情的力量》读书笔记 共情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的做出回应的能力。 共情具有两面性: 共情的两面性是指这种与...

  •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总结

    一.高情商教养基石 “情商”:对情绪的感知能力和掌控能力.对父母而言,情商意味着觉察到孩子情绪上的波动,具有共情 ...

  • 如何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当下,很多家长都很重视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却忽视了对孩子“共情能力”的培养。在了解什么是“共情...

  • 三句魔法话语,让孩子不再叛逆

    父母要学会与孩子“共情” 很多亲子心理文章都建议父母要和孩子“共情”。 但“共情”是对人要求很高的能力,心理咨询师...

  • 随笔-共情

    最近在教育中,如何培养自己孩子的共情能力成了话题。 但随着研究的发展,发现过度的共情能力也有负面的影响。正是因为共...

  • 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拥有一颗善良的心,能够正确体会别人的感受,这就是在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何为共情,在心理学上共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幸福家庭养育出来的孩子更具有共情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ej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