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学科普园地
看破红尘能内心清净吗?

看破红尘能内心清净吗?

作者: 心理靖哥 | 来源:发表于2019-02-04 05:59 被阅读96次

通常都说看破红尘就是落发为僧,那可能是指仕途失意、事业失败、婚姻离散、家庭破碎,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信心和勇气,在穷途末路、心灰意冷之余,就到佛门中找一条苟安偷生之路,这景象是非常消极、悲观甚至悲惨的!佛门中的确有这种人,但这绝对不是进入佛门学佛者的通途和正途。

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概念,它的意思是形容飞扬的尘埃,或是繁华的生活景象。看破红尘这句话亦非佛家所用,而是中国古来的文学家受到道家自然无为思想的影响,以及后来隐遁之士厌倦官场虚幻的富贵生涯、向往山林的田园生活,而经常使用的辞汇。所以,看破红尘就是从烟云似地繁华生活,隐退到自由、简朴、自然的林野或山野间生活环境中。

佛教常常受到世人误会,一般人常把逃避现实、隐遁于山林的风气和现象归之于佛教的信仰以及学佛的结果。其实佛法中不讲红尘,也没有讲看破红尘,只有讲到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相对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六尘是外境,六根是内境,必须加上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才能产生身心现象。心为外境所转,也就是被六尘所牵动,心猿意马就会以六根造作善恶、好坏等的行为,佛法称此为造业。其可以造恶业,也可以造善业:造恶业承受恶果;造善业则享受福报。欲解脱,则必须认识六尘是虚幻的、不实的、多变的,《金刚经》把它形容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能够彻悟六尘世界的虚幻不实,当下就是解脱自在。若身心处于六尘世间,而不为六尘世间所困扰、诱惑,就不会起烦恼,称为解脱之人。所以,佛法所谓的六尘是指身心所处的环境。繁华的富贵生涯固然是属于六尘,隐退的田园生涯也没有离开六尘,也就是说,心有执着,身有所系,不管生活在什么环境都不自在。山野的狂风、暴雨、恶兽、猛禽、毒虫,或所谓穷山、恶水、泼妇、刁民,都会引起你的烦恼;如果心无挂碍,身处于皇宫、华厦和居于洞窟、茅舍是一样的,何必要去分别。

所以说一个人只要心存善念,积极向上,勇于承担责任,真诚面对自己和他人,当下就能看破现象所呈现的虚妄,内心清净自在,活在幸福安详的状态中。又何必执着于看破红尘、逃避现实呢,逃避的人是不能获得幸福的,内心也很难达到清净安详自在的境界。

相关文章

  • 看破红尘能内心清净吗?

    通常都说看破红尘就是落发为僧,那可能是指仕途失意、事业失败、婚姻离散、家庭破碎,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信心和勇气,在穷...

  • 清净内心

    我喜欢内心清净 不受干扰 这样我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事 如果我被干扰了 那么我就会忘记我本心想要做的 后来想起来是...

  • 心生万法

    心能生万法。 世间一切花鸟鱼虫,都是心的显现。 清净的内心感召清净的外境。 所以,向内求。

  • 2019-11-27清净无染

    内心清净无染多令人向往,但是却有多难! 我们每天营营役役于名利场,各种欲望越来越多,内心怎么能清净,真正的高手都是...

  • 心有戚戚焉

    心常有不清净的时候 有烦恼 有不甘心 有欲望 有怨恨 有欣羡 于是开始 慌乱迷惑 有那么多的人 能真正内心清净的人...

  • 房间干净 内心清净

    来厦大工作的第一天晚上,逛夜市,买水果时,结识了一位越南的出家师父。 出于对出家人的尊重,想给师父买点水果,师父婉...

  • 内心清净是福

    物质世界存在而不实在,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指物质世界,空是描述世界存在的状态,即万事万物都...

  • 保持自己内心清净

    “心”是人生最主要的阵地,它被什么东西占领,人生就会向什么方向发展。所以,凡是能够保持自己内心清净的人,都是最厉害...

  • 内心空明清净

    我们的心习惯了忙忙碌碌,失去了鲜活的感知力,失去了专注力,失去了生命力。 你想要的一切都源于这颗心,一切美好的感受...

  • 为什么写诗

    你为什么写诗呢 受什么刺激吗 看破红尘了 有点傻吧 写诗能赚钱吗 不知为什么 当今的人们 见了一个写诗的人 居然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破红尘能内心清净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fp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