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嘉琪
陪伴孩子就是看着他从小时候慢慢的长大成人,这种过程也是一种幸福。
与女儿的相处,我更像是小孩子,被女儿宠成的“小小孩儿”!
第一次当妈妈,对女儿有耐心也更有小小的规划,不管她可以成为怎样的孩子,妈妈就要给女儿最适合的相处方式。
第一次当女儿,对妈妈却是“百依百顺”,真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
![](https://img.haomeiwen.com/i24360789/2ee50536ccda1d1e.jpg)
我是一个懒妈妈。
从小就开始锻炼女儿的独立能力,在一岁半的时候就可以植入“帮妈妈”的思想。
最开始是培养她不乱扔垃圾的习惯。打开食品包装袋,就会提示糯米“糯米,垃圾要扔着垃圾桶里边,可以帮妈妈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边吗?”
糯米就开始迈着他“嘚嘚”的小腿,跑到垃圾桶旁边,把垃圾扔到洞洞里边,偶尔会扔着垃圾桶的外边,她也会捡起来。
之后,她喜欢看电视,那么我就会悠闲地坐着沙发上,找到一个最舒服的姿势,然后对女儿说:糯米,帮妈妈把遥控器拿过来吧!妈妈给糯米找最喜欢的《萌鸡小队》。就这样她可以听懂我说话,自己就开始找遥控器,或是在电视柜上,或是在茶几上。
在这个“帮妈妈”的过程中,一是培养她“帮妈妈”做事的习惯,二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和她交流,拉进与女儿的距离。
我是一个迷糊妈妈。
在和女儿看书的过程中,我经常“装傻充愣”,问糯米:你的动物百科书呢?妈妈怎么找不到啦!
糯米就开始“翻箱倒柜”,但是还不忘把她找过的地方物品归置整齐,故意被我放起来的书终于被她惊喜的找到,她就开始“嘚嘚嘚”的笑声,因为她找到书啦,得到满足啦。
接着就开始让糯米给我讲,拿起一张图片,她就会用她的叠音字告诉我哪个是“鸡鸡”,哪个是“吱吱”,哪个是“燜men”。因为这些都是婆婆教过她的小动物,她就开始“卖弄”,告诉妈妈分别是什么?
那么我就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去问她,她说对之后就开始给她鼓掌,我们四只手的掌声让她更加的兴奋与兴奋。
我是一个被姑娘管着的妈妈。
回家的那一会儿,总想玩一会儿手机,刷刷新鲜的东西,那一刻怎么也不想放下手机,但是糯米是多么希望能和她一起玩呀。
你看,我拿着手机,她就会牵着我的手,把我的手机要过来并藏起来,让我和她一起玩耍。
有时候,她会故意先把我的手机藏起来,让我找不到,你看,这个小鬼精灵。
她只要看着我玩手机,就好主动把手机给我要过来。
时间一久,我意识到孩子可能真的不想一个玩手机的妈妈陪在身边。于是,和她相处的那一个小时,我会尽量把手机放下来,和她最起来小游戏,哄得“滴滴滴”的大笑,好吧,一笑又不瞌睡了。
对于手机奴的我们,被女儿管着也挺好的。
我是一个被抱抱睡觉的妈妈。
我们一玩就是到11点,这个时间段睡觉并不是太合适,有点晚了,但是糯米睁着想睡的睡眼也要和妈妈一起玩。
但是有时候我会撑不住,就会抱着糯米准备睡觉,但是糯米像一个小泥鳅一样总是从我的身边划过。
于是我就想用百年不变的老传统“哦哦哦,糯米睡觉觉”开始乱哄,但是发现效果并不嫁。
偶然间我发现她会学我哄她的样子,让她哄我为什么不能呢?
我就告诉糯米:糯米,妈妈想睡觉了,你可以哄哄妈妈吗?
糯米就开始安静的躺在我的身边,用小手学着我的样子拍着我的脸。
就这样在她一拍一拍的节奏中,她的眼睛终于熬不住了。
哈哈,睡着了,这个可爱的小机灵鬼,哄着妈妈被哄睡着啦。
我是惯着又不惯的妈妈。
糯米脾气很大,而且稍不顺心就会发脾气。昨天晚上,爷爷奶奶要出门,我和糯米在家玩,刚开始玩的很顺心,特别开心。
但是她好像意识到爷爷奶奶没有在家,于是就开始念经“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找爷爷奶奶……”
想找爷爷奶奶,不管几点妈妈也陪着你去找啊。谁让你是我的小可爱了呢?但是她手里有一个玩具球,我想让她把球球放到玩具箱路边,但是她非常利索的把球球扔到了地上。
面对这样乱扔东西的坏习惯,我可是不惯着。“捡起来,糯米,捡起来。”但是好像这种“强硬的语气”,并不能让糯米捡起来,反而增加了她叛逆的行为。
那么,我也杠起来了,你非得捡起来,其实只是一个小球球,谁放都一样,但是她这个行为是不对的,一生气就发脾气。
我转换了思维“糯米,你想找爷爷奶奶,但是这个球球也想回家了,你可以让它也回家吗?”
糯米点点头,非常高兴的跑去把球球捡起来并放到玩具箱里边。
这样完美的解决问题。孩子有脾气可以,但是不能故意而为之。
孩子永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管孩子多大,纵然只有两岁,那也始终是自己的最爱,从小要培养她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