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总结:演化的智慧 是否应该抓住学习语言的

总结:演化的智慧 是否应该抓住学习语言的

作者: 李成__北京 | 来源:发表于2025-01-10 10:59 被阅读0次

知识点一:总结:演化的智慧

《生命视角》这本书做个总结。这本书提到的“演化思维”,跟我们学过的达尔文进化论有什么不同?它提供给我们什么样的思维工具和世界观?如何用演化思维的视角看待道德和意志、个人和群体、传统和创新?

书名:生命视角:完成达尔文的革命(This View of Life: Completing the Darwinian Revolution)

作者:戴维·斯隆·威尔逊,美国著名进化生物学家,宾厄姆顿大学生物学与人类学教授,公认的大师级的人物。

出版日期:2019年2月

核心内容:如何把演化思维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两个关键思想,一是群体演化,二是文化和基因共同演化。

五个概念

【严格的灵活性】:rigid flexibility。如同你用一个专门的软件报税。不管你家的收入是什么情况,只要按照步骤输入相应的信息,软件就能自动给你生成税表。这个过程看上去很灵活,但实际上非常严格。软件本身不能有错误,你的输入信息必须靠谱。如果发生混乱,你的税表就不对。成长也是这样。基因就是软件,环境就是输入信息。

【先天性的】innate。是你继承来的东西,包括与生俱来的基因编码和世代传承的文化模因。先天性的东西是不自由的,很多表现为潜意识的行为。你可能每天都在这么做,但是不自知。

【适应性的】adaptive。“适应”是进化论的常用词汇,但在这里特指那些在基因编码和文化传承之外,你后天主动适应当前新环境的行为。适应性的东西,是你可以自我改变的。

【社会基线模型】Social Baseline Model。这个理论说,人类在过去数万年间的演化历史中,我们基因经历过各种各样的环境变化 —— 而不管自然环境怎么变,只有一个因素是不变的,那就是我们人类是群居动物。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合作性的、紧密联系的群体之中。

【有意识的演化】conscious evolution。意思是说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演化方向。

四个工具

第一个问题是“功能”:这个东西有什么用?比如说,人的手有什么用?手可以抓东西,而抓东西有利于人的生存。用演化思维分析,一个东西的用处必定是帮助生物适应环境。

第二个问题是“历史”:这个东西是怎么一代一代从远古演化到今天这个样子的?比如人的手,是从远古时代鱼身上的鱼鳍演化过来的。

第三个问题是“机制”。这个东西的物理机制是什么?人的手有肌肉、骨头、肌腱,还有神经系统等等,它们共同起作用才能实现抓东西的功能。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等这些学科,都是研究机制的学问。

第四个问题是“成长”。这个东西是怎么生长出来的?人的手,是从妊娠第五周开始就开始生长了……

对演化思维来说,物理机制并不重要,我们最看重的是功能问题和历史问题。

演化VS成长

1.生命成长中的每一步,都必须有相应的环境配合。长,是一个一边接受外部刺激,一边互动,一边学习,一边变成熟的过程。长,要求环境按照顺序提供正确的信息输入。

2.鸟类也好,我们哺乳动物也好,各种感知能力的成长是讲顺序的。这个顺序是先长触觉,再是空间平衡感,然后是味觉和嗅觉,然后是听觉,最后是视觉。每一种感觉的成长都需要相应的外部刺激配合。

3.当你还不需要这个刺激的时候,可别让这个刺激提前出现。提前出现,就可能导致发育紊乱。

4.成长,是一个步步惊心的过程。

演化VS道德

1.生命演化的历史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个极其罕见的现象。群体之间竞争的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群体内部竞争就可能被彻底压制。这就好比说当一个国家面临战争的时候,国民往往就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2.在生物界,有时候族群内部竞争会被压制到完全没有的程度。蜜蜂、蚂蚁、黄蜂、白蚁,就是这样的生物。单个的蚂蚁几乎没有智力,而一个蚁群却能表现出极其高超的智力水平。每个蚂蚁都会毫不犹豫地为了蚁群牺牲自己,结果就是蚁群是个强有力的竞争者。

3.群体竞争,才是高水平竞争。

4.可能因为远古时代的某一次基因变异,我们人类是所有灵长类动物中最善于合作的一支。黑猩猩也有政治,但是它们的合作都是小规模的。我们人与人的合作不仅仅局限在兄弟之间、家族内部,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人类社会范围内进行合作,这才是人类真正的进化优势。

5.要保持这样的合作,就必须有某种机制去限制群体内的竞争 —— 这个机制就是道德。我们赞美好人,打压坏人。因为个体演化,坏人还是会不断出现;因为群体演化,坏人会一直被打压。

演化VS基因

1.基因传递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生理特征,也包括*行为*的模式。

2.人有思考、判断和理性决策的能力。只要行使这些权力,人理应能够摆脱基因的枷锁。更何况人是一种聪明得多、也复杂得多的动物。并没有像什么化学物质、荷尔蒙或者舔的动作那样的因素能单方面决定人的行为模式。

3.但是,人毕竟也是动物。我们也要受到基因的控制。荷尔蒙、幼年时所受到的照料,外部的环境,共同决定我们的行为模式。

4.富足环境下的应对策略和艰苦环境下的应对策略,其实每个人的基因里都有 —— 只是一个开启问题而已。

5.最新的演化思维带给我们三个好消息。一个好消息是我们传承的其实不是哪个特定的行为模式,而是各种写满了 “IF……THEN……” 的程序。另一个好消息是,文化可以改变我们。第三个好消息是,人还有创新能力。

6.你的确有选择的自由。但是,与其选择压制本能,不如选择利用和引导本能。

7.学新东西,得跟继承的旧东西配合才好。

演化VS学习

1.演化思维的学习方法,恰恰就是

学习 = 突变(variation)+ 选择(selection)

2.具体到教育孩子,演化思维给出了一个“黄金法则”,总共三句话:对好行为要给丰厚的奖励;对坏行为要给温和的惩罚;实在不行,再让惩罚升级。

3.借助演化思维改变自己的方法,是一个建立大局观和对集体的归属感。

演化VS创新

1.改进 = 突变 + 选择

2.对公司创新来说,“突变”有两种方法。一个是公司看看现在有什么新做法可以借鉴,拿过来一个一个主动测试。另一个就是像丰田这样,不知道问题在哪里,但是知道一定有问题,在实践之中随时发现可以改进的地方。

3.而在“选择”这一步,我们得先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可以是增加销售利润,提高生产效率,或者研发新产品。不管是什么标准,有标准就有了“选择压力”,用这个标准判断哪些突变应该坚持,哪些应该忽略。

4.更激进的创新方法,叫做“快速结果法(Rapid Results)” 。一个企业在平时正常运行的时候,一般不容易看不出来哪个地方需要改进。但是如果这个企业突然面临一个大事件,导致一次超水平发挥,你观察一下大家都有那些超常的表现,这就是一个改进的思路。

5.复制是有限的。哪怕一个新物种再有效率,它也不会迅速占领整个地球!它要受到地域的限制,可能离开熟悉的一方水土就无法繁衍下去,也许它只能在本地生长。把基因传播到类似的群体中去,有可能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演化VS群体

有演化优势的群体的八个特征:

1.要有群体认同感。整个群体应该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比如为了可持续的美好生活,我们都想把渔场维护好。这也就是所谓“意义”。

2.群体成员应该按比例共同承担利益和花费,不能让谁占便宜、谁吃亏。

3.每个人对群体决策都有发言权。本地人知道本地是怎么回事儿,决策不能让几个领导关起门来拍板决定。小群体成员本来就不多,应该大家一起商量。

4.得有一定的监督。如果有人做出伤害群体的行为,群体得知道。

5.渐进式的惩罚措施。一开始发现有人违规,你可以非常友好地提醒他一下。如果不行,再把惩罚逐步升级。

6.发生冲突应该公平、快速地解决,不要让矛盾生长。

7.群体应该有一定的自治权。本地事物本地决定,不应该由群体之外的什么权威人士告诉我们该怎么做。

8.以上说的这些原则可以应用在各种尺度上。我们说的是个人组成的小群体,但小群体组成的大群体也可以这么办,只要把其中每个小群体视为一个个体,各自派代表参与大群体事物就行。

创新中心该有的七个特点:

1.是打破规则、敢于梦想。这个地方得比较自由,能吸引不愿意墨守成规的人。

2.要开放,要互相听取意见,要合作。

3.要有互信的精神。创新者得能信任别人同时还能被人信任。在硅谷,如果一个人有损人利己的行为,不用法律惩罚,他在硅谷这个圈里就混不下去了。

4.要鼓励实验和迭代。创新过程就是突变和选择。

5.要公平。创新园区里的一个公司不应该谋求对其他公司的什么压倒性的优势,得公平竞争。

6.允许犯错误,允许失败,还要有韧性,失败了还能再起来。对失败友好的地方,创办新公司才容易,创新才可能。

7.为了鼓励别人到你这儿来冒险,你可以预先给一笔投资,然后别太在意回报。

演化VS教训

演化思维带给我们三个教训。

第一个教训是群体演化会在各个层次上发生,我们追求整个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一起协调发展,要避免那些低层次的恶性竞争。

第二个教训是演化给我们提供了学习和进步的方法 — 突变 + 选择 — 而不是靠中央计划。

第三个教训是演化要逐步进行,不能操之过急,成长可能有窗口期。“日拱一卒”,每次改变一点点,慢慢地改革。

若干金句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基因的枷锁 —— 这些都是演化留给我们在富足或者艰苦环境中的生存策略 —— 只是有些人幸运地开启了正好适合的基因表达而已。

*从自由不自由的角度来说,基因带给我们的是枷锁。但是从生存的角度来说,基因决定的行为模式其实是我们的生存本能,是预装的软件,是出厂设置的技能点。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不用学就会的能力而感到庆幸。我们是生命演化传承的产物。

*文化是对人的赋能,文化让人更自由了。

*复制是有限的。哪怕一个新物种再有效率,它也不会迅速占领整个地球!

*丰田就是这么一点一点“长”大的。它身上也许没有哪个细胞能理解全局,但是整个身体却能运行良好。

*群体中的自私打败无私。无私的群体打败自私的群体。除此之外都是注解而已。

*政治家和政治科学家这两种职业之间的关系与细菌和细菌学家之间的关系大致相当。

*「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

知识点二:是否应该抓住学习语言的窗口期呢?

外语应该什么时候给孩子学比较好,英语启蒙放在0~3岁是否合理呢,是否会造成孩子语言认知的障碍呢?是否应该抓住学习语言的窗口期呢?

让学龄前儿童学外语,只要是采用对话的方式,而不是死记硬背、压迫式的学习,肯定不会损害大脑,也肯定对语言能力有帮助。但是以我之见,如果你的目标是想让孩子长大以后使用外语,那么在少儿时代学是个事倍而功半的费力做法。

举个切身的例子。一家是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对儿子来说,中文是外语。从他一出生就跟他只说中文,还每周一次送到中文学校专门学中文,这肯定没错过窗口期吧?但是他从会说话开始,说的英文就比中文多,到现在跟我们说稍微复杂一点的事儿肯定是用英文,他的中文水平非常差 —— 因为他从托儿所开始,用的都是英文。

这个道理是,*用*,比单纯地*学*外语,效率要高得多。有很多孩子在国内一直都说中文,放美国小学两个学期英文就完全流利了,根本不用操心。反过来说,中国的英语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学了十几年,居然都不能达到流利对话、读书看报和收看电视节目的水平。

所以掌握英语最好的办法是在实战中提高,放到那个环境里面自然就会了。第二好的办法是等到心智比较成熟、能够经得起勤学苦练的时候,用强化训练的方法突击扩大词汇量,争取在短期内取得重大突破。效率最低的办法就是把学英语当成一个健身项目,什么每天学 20 个单词,整个是个行为艺术。

少儿刻意学英语,如果老师好,在标准发音方面有一定的好处,长大以后口音不好纠正。但是考虑到费时费力费钱,可能得不偿失。如果不是想当播音员的话,口音其实不重要。印度人口音重在硅谷照样当公司高层领导。美国人不但不在乎你的口音,反而还觉得有口音挺有异国情调 —— 就好像我们听外国人说中文也不会反感。

所以少儿课外英语不是必需的,应该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请注意,英语并不是一项稀缺的技能。全世界有好几亿人说英语。

相关文章

  • 语言的演化

    语言的演化 我们怎样成为独一无二的物种的?语言是关键。人类语言 的起源,是我们了解自己最重要的谜团。毕竟,语言让我...

  • 语言的自动演化

    我们先要理清一个区别——语言普遍性并不等于语言即本能。 人类的所有语言都表现出复杂精密的特点,这一发现的确令人激动...

  • 三省吾身,谓予无愆

    抓住学习节奏,梳理学习重点,总结学习结果。

  • 学习有智慧的语言

    One cannot put back the clock. 时钟不能倒转。 Time lost cannot b...

  • C语言最重要的知识点总结,为C语言发愁的同学快转走背一下吧

    C语言最重要的知识点总结,为C语言发愁的同学快转走背一下吧 不知道你是否看懂了,想学习更多欢迎加学习群△△ ​​​...

  • 人类智慧演化的终点

    人类智慧演化的终点,是不是让机器和算法接管一切?未来人类还能有自由和权利么? 我们都知道,在上百万年前就基本定型的...

  • 为什么年龄越小学英语越容易?

    相比较成年人学英语,我们在孩子儿童期应该抓住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在孩子语言关键期开始为孩子的语言学习打好基础。 人...

  • golang-spider-从单任务版爬虫到并发爬虫01

    学习总结:设计的过程是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每一次的变化都应该是需求决定的抽象的过程是清晰的概念和逻辑划分的过程 单...

  • 观课随记

    看了一节语文视频课《夹竹桃》。 围绕学习语言这个核心,抓住了关键。语文学习的核心任务是学习语言,人文性...

  • 数据比语言更有力

    需要平时多总结数据 当需要证明,PK的时候,数据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单纯的语言辩论不是长项 所以,抓住重点就是关键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总结:演化的智慧 是否应该抓住学习语言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gyy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