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低年级)设计了6讲14课的内容,通过引导小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历史文化、伟大成就,了解党的光荣历史,体验新时代新变化,培养从小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树立实干托举中国梦、奋斗成就梦想的观念,体会作为少先队员的身份感,增强努力学习、勇于创造、做一名奋进的新时代好少年的强烈意愿。
其中,第4讲《我们的中国梦》通过讲述“每个人的梦想”“国家的梦想”“实干成就梦想”,引导学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第一课“我有一个梦想”述梦想是什么,引导学生认识梦想很重要,梦想不分大小,只要能为国家作贡献,都值得尊重。通过讲述袁隆平、竺士杰、孙景南等人的追梦故事,引导学生懂得无论是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坎坷,都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据此,我本堂课设计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三点:
1、了解梦想,认识到梦想很重要。
2、理解梦想不分大小,明确只要能为国家作贡献都值得尊重。
3、学习在通往梦想的路上,要有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奋斗精神。
本堂课在导入环节,通过播放歌曲《大梦想家》,引导学生谈论梦想这个话题,学生初谈自己的梦想以及实现的途径(该环节处于热身环节,主要是引起学生对梦想的思考,谈谈自己的感受)。接着创设追梦使者带领全体同学乘坐“梦想号”展开追梦之旅,引出下面的关键环节。
追梦之旅共分为四部分——国士馆、工匠园、楷模厅和分享台。
国士馆一站以袁隆平为主,通过看视频、观图片、说表格等多种方式,全方面了解这一人物,感受袁隆平身上“肯吃苦”“不言败”的精神,接着通过理解纪念碑上的话和齐诵袁隆平写的诗进一步感受梦想给人无穷的力量,感受到有了梦想并且勇于追求,实现梦想就不遥远。
工匠园一站带着学生走进竺士杰、孙景南这两位人物,先通过填写名片的方式了解这两位工匠的人物信息,接着以体验活动“筷子运球”来切身体会运送东西之不便,进而体会竺士杰叔叔工作的不便,从而感受到这些工匠身上“勤练习”“虚心学”“肯钻研”的精神。
楷模厅一站带着学生回顾寻访劳模任邹的过程,这是我们学校暑假举行的活动,是孩子们已有的经验。通过畅谈寻访感悟这种形式,学生能各抒己见,通过向身边的楷模学习,感受“有恒心”“敢创新”的精神。
分享台是学生分享身边追梦人的环节,学生通过分享家人、同学、朋友、老师等身边人的梦想及其行动,明白梦想不分大小,只要能为国家做贡献,都值得尊重。
最后,学生在经历过这么多人物的熏陶之后,能更明确、有目标地写下自己的梦想以及追梦行动。同时点明个人的梦想和伟大的中国梦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为下节课的教学做铺垫。
整堂课通过创设追梦使者带领全体同学乘坐“梦想号”展开追梦之旅这一情境,带领学生认识追梦人、了解追梦故事、汲取追梦力量,感受梦想的重要,体会梦想的魅力。本堂课一定还有较多的提升空间,例如人物素材的选择、课堂活动方式、环节的衔接等,如有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