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正念是一种有意识的觉察,而过度沉思是一种无意识的自动反应。

正念是一种有意识的觉察,而过度沉思是一种无意识的自动反应。

作者: 恋爱情商思维的改变 | 来源:发表于2020-05-06 20:14 被阅读0次

    本节内容大纲

    今天是我们第二天阅读《穿越抑郁的正念之道》。

    昨天我们谈到,不要用过度沉思的方法对待自己的情绪,不要用批判性思维来解决情绪问题。

    应该用哪种方法呢?用我们本书所倡导的正念之道。

    如果你总是批判自己的情绪,总是对于情绪的原因追根刨底,总是觉得自己应该把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弥补,消除掉消极的情绪,那么最终你消除掉的只有自己的热情,你会被这样的负面情绪所缠绕,无法脱身。

    所以今天,我们要解读的重点就是,怎么样可以不用批判性思维,而是用觉察来对待情绪。

    正念是觉察

    什么叫觉察?正念,其实就是一种觉察。觉察的意思就是感觉、察觉、知觉。

    所以你可以把这对词对立在一起,一个是思考和过度沉思,一个就是觉察和直接去感觉。

    正念所提倡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觉察呢?

    首先,你必须有意识地去觉察。

    我们身边很多事情,如果无意识的话,我们觉察不到。比如我们洗手的时候,可能在想:“刚刚我跟我们办公室小微吵架,我没有赢,气死我了”,你那时候觉察不到自己在洗手。

    所以,正念是一种有意识的觉察,而过度沉思是一种无意识的自动反应。

    我在自己的脑海当中,不停地被我那些思绪缠绕,这个过程当中,我是毫无意识的。

    这是正念所提倡的第一点,叫有意识的觉察。

    其次,正念是一种体验性的东西,聚焦于当下、此刻的体验。

    你过度沉思的时候,大脑是被什么东西占据了呢?被一些抽象的思想所占据,“我这个人太差劲了,我真的性格不好”,这些都是一些想法,实际上不是你直接的感官体验。

    比如你刚刚在洗手的时候,你体验到了这个水很凉,这是感官体验,你的大脑当中想的是“我为什么吵架能力这么弱”,这不是感官体验,而正念所提倡的是一种体验性的东西。

    最后,正念要求你不要去评判。

    什么叫评判?任何一种评判,不管是你的评判,还是教授、专家的评判,不管是好的、坏的、对的、错的评判,都意味着我们在看待我们周围事物的时候,用了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不知道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总之,想要评判就必须有一个标准。

    这样的评判可能是我们行动的时候,它是行动模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你不评价判断,你怎么去行动。

    但是我们对待情绪的时候,这种自我评判的这种习惯,实际上会让我们越来越痛苦。

    因为你评判你自己,你发现你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你不满足现在,而你其实永远都不能满足的,这种批判的习惯,会让你永远都不幸福。

    这是我们说正念所要求的,要有意识的去觉察、体验,不要评判。

    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分享的是,怎么样保持正念的能力,带着不评判的、对自己很慈爱的一种态度,让情绪变得自如,去体察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正念练习

    你说,有意识的觉察,到底有什么用?

    我们先来讲一个故事。

    一个旅行家到了日本以后,主人家就招待他吃河豚,河豚吃起来是很新鲜的,味道很好。

    主人家就交代客人:“你一定要好好体验一下,这个鱼非常不错。”

    等着客人吃完之后,主人家就问他:“你感觉怎么样啊?”

    客人说:“鱼真的很好吃,味道是...,感觉是...”

    最后这个主人告诉他:“其实你吃的是一条很普通的鱼,真正的河豚被另外一个人给吃掉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一个什么结论:当你体验一个事情的时候,当你改变你的体验方式的时候,其实最后你体验到的质量、感觉就会发生改变。

    那个东西没有变,其实你吃的就是一个很普通的鱼,但是由于你是细细地体验,你发现它的味道好像还不错。

    这就是在接下来,我们想要跟大家阐述的一个道理。

    由于我们在抑郁的时候,视野很狭窄,我们过度专注在自己需要解决的这个问题上,周围的一切事物都会从我们视野当中消退。

    而通过正念,真正地去体验,就可以让你知道生活本来的真实全貌,而不是被你的想法拽着到你原本不想去的地方。

    想法拽着你天天去思考“我跟我的同事小薇的能力差别到底有多大”,但是正念可以让你从这种过度沉思当中解放出来,避免滑向抑郁。

    带着这种正念,你可以在生活当中体验那些你以前忽略掉的事情。

    书里面就说,有一个练习,叫吃葡萄干练习。

    如果你认真吃一颗葡萄干,从拿起它,触觉;闻闻它,嗅觉;看看它,视觉;吃掉它,味觉。

    其实这是你跟一个葡萄干互动的过程,这是你真正体验吃一颗葡萄干的感受。

    但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可能随便就从茶几上拿到一颗葡萄干吃掉了,根本就不会注意是怎样咀嚼它的,可能吃完了,我们连什么味道都不知道。

    如果你认真去吃一颗葡萄干,用正念去吃一颗葡萄干,你会知道葡萄干的味道。

    就像书里面描述的案例,这个人很认真地吃了一颗葡萄干之后,发现他以前从来都没有真正吃过一颗葡萄干,他以前吃葡萄干的时候,他会想很多事情:“我闺女昨天吃这个葡萄干,但是没吃完”、“晚上我做饭,到底要吃什么饭”,就是很少认真体会到一个葡萄干的味道。

    其实这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正念练习,在你无意识去做正念练习之前,你用的是一种习惯性的行动模式。

    当你有意识地用正念的方法吃一颗葡萄干的时候,你是跟葡萄干保持着全然接触的一种状态。你在吃葡萄干,而且你知道你在吃,你用了你的正念在吃这颗葡萄干,这就是觉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但是正念并不是给出更多的注意力,而是用不同的方式去关注,用自己的身体和感官,全部的资源去关注你现在在做的这件事情。

    活在当下

    如果正念可以提升我们的进食体验,让一颗葡萄干变得更好吃,那么它又能够为我们的抑郁,为我们的悲伤,为我们的这种负面情绪做什么事情呢?

    用正念体察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不管是在走路、吃饭,还是在吃一颗葡萄干,我们就可以关闭大脑当中的自动导航。

    有没有感觉你大脑当中的思维,就好像有一种自动导航模式一样,要去哪里你管不了。

    比如你的孩子在旁边大哭,其实你应该抱起来孩子,但是你的大脑思维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你每天开车回家的时候,实际上你应该好好看路,但是大脑又不由自主地不知道在做什么事情,你忽略掉了眼前走的路。

    其实你的大脑每天都开了一个自动导航模式,但是正念可以让我们把这种模式关掉,让我们达到什么状态呢?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的我们,就不用陷入对过去跟未来的思考。我们太喜欢对过去悔过,对未来忧虑,我们很容易就忘掉我们正处在当下。

    跟同事小薇吵架以后,在那洗着手就会想:“一会回去我一定要再骂小薇一顿。”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洗手。

    所以真正用正念来做事的时候,我们就能够体会到现在的现实。

    当我们用正念去做事的时候,我们不必要重新体验记忆当中的情绪:“我刚刚跟小薇吵架的时候我多生气”;我们也不用预先体验未来的情绪:“一会我一定要去找她,再骂一顿”;那个时候的心情,你也不用去体验。

    你只需要体验当下,你不需要到任何别的地方去,你不需要做任何其他事情,你就专注于你此刻的知觉。你要觉察到你自己在做什么,这样你就能够感受到每时每刻你跟你的生活全然在一起,会给你一种开阔的感觉。

    这是我们说,正念可以让我们活在当下,用正念之道去生活,我们要把那些覆灭的念头当作是瞬间的事情。

    什么意思呢?

    我们很容易把一个事情的想法跟事情本身混淆在一起。比如,这个事情是我跟小威吵了一架,但是我对这个事情的想法是“我这个人真的太无能了”,我们经常把想法跟事实本身混淆在一起,然后反复地去想,衍生出来更多的想法。

    正念要求我们,把自己的想法、情绪当成那种来去自由的风,当成是街道上过去的汽车。

    所以你要把想法当成一个暂时的东西,让它循着自己的轨迹去消退,你不要把它当成一个永恒的东西,你只需要动用你正念式的觉察来关注、接受它,看它什么时候可以消退就可以,不要把它当成一个需要被打倒的暴君。

    这就是正念之道所提倡的,把思维跟情绪当成类似于一个噪声、气味,当成是一个特别短暂的消息,不要把它当成是一个一辈子都很糟糕的事情,这一瞬间的忧伤过去就过去了。

    这个想法不一定会让你立马变得心情好起来,但是可以把你从一个不归路上救回来,不会让你毫无意识地滑向抑郁。

    这是我们说,正念是觉察要求我们做到的第二点,把那些想法当成是瞬间而不要当做是永恒。

    直接体验

    正念是觉察要求我们做的第三点,是直接去体验,不要等到以后,也不要总觉得在别的地方才会有更好的生活。

    今天好好吃顿饭,认真地吃顿饭,而不是“我今天太忙了,等我退休以后,一定要去一个天空海阔的地方,我在那一定要好好吃我晚年的饭”,不要这么想,就体验现在,直接去体验。

    超越通常的目标

    正念之道要求我们超越通常的目标,不要把自己全部的思维都聚焦在那个目标上,

    我们本来的行为模式是什么呢?我们不停去想“我现在的状态”跟“我理想的状态”差多远,我们特别想要达到自己的理想,完成自己的目标,所以我们一直对自己的现在进行评判:我应该如何?我现在做的对还是不对?我的感觉好还是不好?我到底是在成功,还是失败?

    正念是觉察,要求你不要去评价,不要总是聚焦在那个目标上,如果你可以不以那个目标来要求自己,不总是评估自己跟理想的状态到底相差有多远,而是拥抱每一个如实的当下,我们就可以不那么狭隘。

    这就是正念是觉察要求我们做到的第四点,不要总是评估自己现在的体验,放下你的目标,这不是让大家一定要随波逐流,而是不要狭隘地集中在那一个目标上。

    我们可以带着新的意愿去行动,当我们不再聚焦于我们的感觉和理想的感觉之间的差距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因为这种评估再去体验一系列不愉快的情绪,我们就可以敞开心扉感受更大的世界,感受自身,去体会到那种和谐。

    这是我们说,正念是觉察要求我们做到的第四点。

    不要回避

    正面是觉察,要求我们做到的最后一点,就是不要回避,千万不要回避,而是去接近。

    什么意思?当我们有一个不好的情绪,比如我今天在办公室跟小薇吵了一架,回到家以后浑身僵硬,看上去闷闷不乐,孩子问你:“今天怎么了?”你说:“没事,妈妈没事。”

    一会孩子吃饭的时候,没有好好吃饭,你站起来把家里的茶杯摔了:“为什么你们不能好好吃饭?”

    其实你有事没事?你有事,但是你总是回避,回避是我们很习惯采用的一种对待情绪的行为。

    但是正念要求你不要回避,正念也不是要求你躺下来任由这种情绪去碾压,正念是主动接近事物的一种感觉:我感兴趣,我是开放的,我是好奇的、善意的、热情的,我以这样的态度对待我的情绪。

    不管这个东西是不是负面的情绪,是外部的威胁或者是内部的压力等等,都可以,我就要用一种开放而接近的态度,去全新接触自我,接触这个世界。

    小结

    这就是我们今天跟大家介绍的,正念是觉察,即便是一个小小的正念,也可以在某一个时刻帮助你打破抑郁的恶性循环,帮助你从那样一个状态当中去抽离出来。

    做到这一点,要求的是什么?

    要求你活在当下,不要总想过去跟未来;要求你把关于事情的念头跟想法都当作是瞬间;要求你直接去体验,不要总是期待在别处或者期待以后;要求你超越你经常关注的那个目标,不要总是时刻监视跟评估你现在的状态是不是完成了你的理想状态;要求你要接近而不是回避,要主动开放善意、热情。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关于到底什么是正念。

    明天我们继续分享,应该怎么样去使用这种正念?

    总结:

    正念是一种有意识的觉察,而过度沉思是一种无意识的自动反应。

    抑郁。

    过度关注需要解决的这个问题,看不见其他事物的存在。

    过度沉思。

    无意识陷入对过去或未来的思考,不能活在当下,任由思绪纷飞的一种状态。

    正念五点。

    一点,有意识地觉察,不要评判。(吃葡萄干的体验)

    二点,把想法当成是瞬间。(像街道来去自由的风)

    三点,直接去体验,不要等待。

    四点,不要评估你的体验。(评估会回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的思维上)

    五点,不要回避你的情绪。(感兴趣的、开放的而接近、好奇的善意的态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念是一种有意识的觉察,而过度沉思是一种无意识的自动反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jg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