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性与法治(该怎样看待司马迁笔下的酷吏们)

人性与法治(该怎样看待司马迁笔下的酷吏们)

作者: 帝王将相门下 | 来源:发表于2023-04-07 07:37 被阅读0次

司马迁叙述《酷吏列传》一节,联想到他本人遭遇。他遭受了那么大的屈辱,对酷吏这个阶层应该恨之入骨了吧。

但他行文里面并未有丝毫埋怨酷吏这个阶层在帝国存在的意义,而是以客观冷静的笔触,观察透视现象本身带来的各种深度思考。

他写的几个人物围绕“法”的存在,又各有特点,像汉王朝初建立的时候,说郅都这个人,不畏权门贵族,执法如山,有时候刻薄到骨子里,不近人情等等,这是相对帝国运转,是有积极意义的,根基未稳,人心初定,需要这样的执法者来捍卫帝国的制度执行,更要防止其他同性王之间相互倾轧,势力割据。

酷吏郅都

这一类酷吏的存在是为了国家建设的更好,他们为了“法制”去达到“法治”的目的,甚至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是值得肯定的角色。

后随着汉王朝的逐步稳定,到了汉武帝时期,酷吏这个阶层的意义发生了很大变化,相比于王朝初建,这个时期的酷吏们不在是为了“公家”而存在,更多的是为了投机,为了自己的利益。

比如司马迁花大幅笔墨记述了“张汤”这个人的一生轨迹,他由一个基层的刀笔小吏,不断摸索,结交各路权贵,瞄准汉武帝刘彻的心思,揣摩逢迎,一路走到了御史大夫的权力中枢。这是以后王朝很多体制内人物活法的主流,也说是“追求”。在体制内靠着阿谀上司,钻着体制机制的空子,投机权力,捞取各种利益。

酷吏张汤

很多时候,我思考过很多次这种历史现象。依我看,帝国的运转离不了法治和法制,但执行法的过程中,执行者的“权力意识”是为谁而鸣,至关重要。

如“郅都”和“张汤”者流,代表了不同的角色意义。即使历史车轮走到现在,这两类人依然不乏其人。为公为私,其实能看出制度的存在,是为了约束人性的阴暗面,让社会变得更加光明。

但也正是人性的阴暗面的存在,加上利欲熏心的作祟,就难免局面变形。这样来看,透过司马迁描述的酷吏现象,就存在两个方面的要素,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特征。

制度与人性的博弈,制度一变再变,而人性千年以来,经久未变,此其一;

其二,王朝的稳定,需要法治去捍卫,而法制人物(酷吏们)的价值观取向依然不能忽视。

今人云要把“权力关在笼子里”,任重道远,这句话也远不是言辞本身那么简单。

相关文章

  • 酷吏列传

    “酷吏”与“循吏”,是司马迁对于官吏类型所提出的一种分类,并为此分别作《酷吏列传》与《循吏列传》。 对于“循吏”,...

  • 西汉酷吏利弊之辩 2022-05-24

    西汉酷吏利弊之辩 -------以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为例 作者:贾寒蕻 一 、前言 . 《史记·酷吏列传...

  • 来俊臣:疯狂的打手

    古往今来,酷吏不绝于史,司马迁撰写《史记》时,还特意给他们开了个专栏——《酷吏列传》,汉武帝时代的酷吏张汤、义纵、...

  • 人性

    我 始终不止该怎样看待人性 如何评判人性 世道大概就是如此 人 形形色色 来来往往 而我 芸芸众生中的一粒微乎其微...

  • 该怎样看待?

    昨天是我唯一没有延时的一个自习了。 先生回来之后,我已经吃过晚饭,准备拉二胡了,但是为了不影响她,我还是放弃了。心...

  • 张汤与商人关系

    《史记 酷吏列传》张汤传,有关张汤与商人关系的叙述,《史记》布局精巧,逻辑清晰,环环相扣,显示了司马迁写人物传记的...

  • 孟尝君的一生简历

    攫取自《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

  • 由日剧引发的有关人性的思考

    “恶折磨我们的人,时而是因为人的本性,时而是因为人那残忍的自私性”——康德。那么,究竟该怎样看待人性? 大三寒假之...

  • 让你的职业木桶盛满水

    一个人究竟该怎样与工作偕行,怎样度过“单调乏味”的职业枯躁期,怎样超越自卑,正确看待自已的短板,怎样发掘自身优势,...

  • 知性的美

    一次,与朋友闲聊,谈到人性的话题,就人们应该感性还是理性地看待问题引起了争执,一个人觉得人们就该感性的看待问题,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性与法治(该怎样看待司马迁笔下的酷吏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jp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