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声里忆清明

作者: 天涯何处浔 | 来源:发表于2019-04-07 20:38 被阅读170次
春天的山茱萸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记忆中儿时的清明节却完全不是这个样子。

垂柳

        那时,我生活的小村只有一百多户人家,我的日常活动范围是以我家为中心,村外一里内的田野为圆周的一小片天地,最远也只是偶尔乘坐父亲的驴车到八里外的镇上去赶集。

        那时,学校里的老师只讲语文课本上的课文和数学课本上的加减乘除,我们没有课外书可以读,也没有电视节目可以观看。没有人告诉我清明节也叫寒食节,没有人告诉我清明节去踏青,也没有人给我讲介子推和重耳的故事。

        可是我依然盼望清明节,与其他平淡无奇的日子相比,清明节多了煮鸡蛋的清香,折柳枝做柳哨的新奇,耕种的乐趣,还可以陪奶奶到桃林祖坟墓地里去烧纸上香,没有大人陪伴,那是小孩子绝不敢独去的神秘地方。

        子孙辈众多,奶奶最偏爱我,走亲访友带着我,去上坟也带着我。记得清明节那天,奶奶会用钱梭子在黄色的纸钱上打好铜钱印痕,然后拿好燃香和火柴,提着竹篮带上我,去村西桃林中的祖坟烧纸上香。清明节是桃花盛开的季节,记忆中却从来没有那片粉红,只有柳树的嫩绿在脑海中摇曳。在坟里安眠的是我的太爷爷,我从来没见过他,虽然存在血液上的传承,却没有亲情的依恋,站在他的坟前我没有丝毫哀伤。奶奶先点了香,又燃了钱纸,嘴里还嘟囔着:“爹啊,过节了,开给你送钱了,收好吧!”等纸钱燃尽,奶奶坐在地上放声大哭,我看着奶奶不知所措,努力想象着坟里太爷爷的模样,一直等到一柱香燃完,奶奶自己停止了大哭,起身拍拍身上的土,拿好火柴提起竹篮,带我回家。当时总觉得上坟烧纸是一种迷信行为,从来没想过这是对先祖的一种尊重和感恩,是思念的寄托,或者说感情的宣泄,成年人的世界跟艰辛,但我从来没看到他们哭过,除了在先祖的坟前。

        二月二过后我就开始盼清明,母亲说:“柳枝发芽的时候清明节就到了。”我盼啊盼,每天都要绕着池塘边的柳树看几遍,终于盼到柳枝抽芽,可是清明节还是没到。

          时间一天天过去,眼看着柳芽变成柳叶,一片嫩黄新绿。那时候还不知道“弱柳扶风”这个词,不过,那嫩柳在微风中摇曳的情景已经深深印在了我的小脑瓜里。

          那时候的日子过的真慢,终于有一天清晨,我在睡眼惺忪中闻到了煮鸡蛋的清香,啊!清明节到了。母亲从锅里捞出两个滚烫的煮鸡蛋,放在凉水里拔一会儿,塞到我手里的时候温热适中。每年,只有在清明节我才可以享受两个煮鸡蛋。那迷人的蛋香透过蛋壳散发出来,我把煮鸡蛋放在鼻尖,贪婪的嗅着。清明节与我,是那无法忘怀的煮鸡蛋的清香。

        家里每年喂养十几只母鸡,每天捡得七八颗鸡蛋,早晨喂鸡,放学后捡蛋,这是我的日常工作。母亲把这些鸡蛋放到坛子里攒起来,每逢村镇集市拿出去卖了,换些油盐酱醋,布料,药品等比鸡蛋更急需的物品回来。即使在清明节,父亲和母亲也舍不得享用一个煮鸡蛋。

          我想把其中的一个煮鸡蛋留给母亲,母亲说:“清明节,小孩子一定要吃两个煮鸡蛋,那蛋黄可以让双眼晶莹明亮,只吃一个可不行。”

          我吃掉一个煮鸡蛋,把剩余的一个放在贴身口袋里,和小伙伴一起去池塘边折柳枝。新鲜的柳枝柔软多汁,用手拧几下,皮骨脱离,把那雪白的柳骨抽出来,留下完整的柳皮囊,通常还要用抽出的柳骨在那柳皮囊上敲几下,边敲边念咒语:“棒棒响响,上天堂找你大娘娘。”然后用尽全力把柳骨抛向高空。据说,骨和皮经过这样的分离仪式后,做成的柳哨声音会响亮动听。

          一段柳皮囊可以截成好几段柳哨,我发现粗柳枝做出的柳哨吹出的声音像大号一样低沉,细柳枝口哨的声音像小号一样嘹亮。我选出自己心仪的柳哨,珍藏在口袋里,时不时拿出来吹一会儿,晚上睡觉的时候放在枕边。无论多么小心翼翼的珍藏,第二天早晨,这些柳哨都会哑了嗓子,失了汁水干枯了,再吹起来那嘶哑的哨声像患了重感冒的孩子放声大哭,怎么听都不舒服。于是小伙伴们都丢了隔夜枯哨,再去池塘边选新枝做新哨。放学后我们天天围着柳树转,却没有特别留意那柳叶在渐渐舒展,由鹅黄变为浅绿再到深绿,直到有一天皮和骨牢固的粘连在一起,恁时拧破柳皮也抽不出柳骨来,我们便丢下柳树去寻找柳哨外的乐趣。等到来年清明时,柳哨再次响起来。

        那时,对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自然轮回还没有感受,只知道父母开始忙碌春耕了,他们把猪圈羊圈驴圈里攒了一冬的粪清理出来,送到田里当底肥,田里有永远干不完的活,看到父母起早贪黑,小小的自己大概也懂得了什么是艰辛。放学后不只是做柳哨,也会喂鸡鸭,扫庭院,为猪儿拌食,给羊儿添草,烧火做晚饭等父母归来。其它活都好干,喂猪最让自己紧张忙乱,猪圈里没有食槽,每次喂猪需要跳到猪圈里,把食盆端进去。小小的我端着一大盆掺杂着地瓜、麦麸、玉米面的汤食,摇摇晃晃的来到猪圈旁,那两头贪吃的大猪听到我的脚步声,两只前蹄搭在猪圈的矮墙上,露出垂涎欲滴的猪嘴吱吱叫着,我用长长的杆子把它们赶到角落里,迅速把食盆端到矮墙上,一边吆喝着不让它们靠近食盆防止扒翻,一边迅速翻过矮墙跳入猪圈。角落里的猪看我丢了杆子又吱吱叫着围拢过来,我用脚踢着它们,快速的端下矮墙上的食盆,那猪顾不上挨踢,贪食的猪嘴一下扎进食盆里,往往我来不及躲闪被溅到满身猪食,令我烦恼不已。不过每次听到父母夸奖我懂事能干,比嘴里含着一颗大白兔奶糖果还要甜,开心又自豪。

      清明节另外一个仪式就是种花,女孩爱美,爱花草,我也不例外,而且爱到痴迷。那时候家里没有像样的花盆,我攒些宽口的罐头瓶子,脱底的搪瓷盆子放起来。那搪瓷盆子原来作为洗脸盆的,使用多年底上漏了洞,母亲找来一块沥青烤化了糊住漏洞,勉强使用一年半载,等沥青脱落又漏了,就拿去找修盆的换一个轻铁盆底,用上几年换的盆底又漏了,就拿去当猪食盆用,猪食粘稠,一点小洞小缝也不会漏食。直到缝隙漏洞越来越大,盆不能用了也不能修了,母亲把破烂不堪的搪瓷盆收起来,等卖瓷碗的来村里,一个破旧的搪瓷盆可以换一个细瓷碗。我央求母亲把破瓷盆留给我做花盆,对于我的小爱好父母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支持,为了让我的花草长的茂盛,父亲还从羊圈里铲出松散的羊粪拌到花土里。我满怀憧憬把去年收集到的花种撒到花盆里,都是些农村常见的种类,指甲草,夜来香,太阳花等。可是我的花盆在院子里很难找到立足之地,为了经济收益,家里养了鸡鸭,羊等食草动物,地面冒出一丁点绿色都会被它们啃光了。为了防止我的花苗免遭荼毒,先是把它们安置在猪圈的矮顶上,老山羊爬不上去,伶俐的小山羊却会沿着猪圈的矮墙跳到屋顶上啃食我的花苗。我想把花盆转移到屋顶上,母亲说:“屋顶用石灰抹了,那一层皮是防止漏雨的,把花盆放上面,来来回回浇水会把那石灰皮折腾坏掉,下雨就会漏水了。”  后来母亲建议我把花盆挪到驴棚的屋顶上,那里比猪圈高,小羊再也爬不上去了。可是驴棚没有梯子,浇花是个大难题,每次都需要小伙伴帮忙,我顺着驴棚边的栆树爬到顶上,小伙伴踩着凳子把一盆水递给我,就这样我的花草活了下来,夏天的时候,驴棚顶上的花儿盛开,远远的看着红绿相托漂亮极了。傍晚,紫色的夜来香开放,满院飘着淡淡的幽香。有时也会采下几朵指甲花,掺上明矾捣碎了,再用麻叶包了染指甲。夏去秋来,花儿凋谢,种子一天天成熟起来,冬天来临之前,我爬到驴棚顶上收集了种子,待来年清明之日播撒。

        那时,我的世界很小,一直以为每年的清明节都会这样过下去。从来没有想到过,我在一天天长大,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在一天天变老。终有一天,护佑我,关心我,最爱我的人会永远离我而去。

          后来,我去镇上读初中,每周只能回家一次,清明节这天再也没有陪奶奶上坟,也吃不到母亲的煮鸡蛋了。也没时间种花种草做柳哨了。

        再后来,去县城读高中,学习更紧张了,清明节完全被我抛到九霄云外了。

        最后,我远离家乡去读大学,在遥远的城市工作结婚生子,这期间,时间像拨紧了发条的陀螺,旋转的飞快。深爱我的爷爷、奶奶、父亲相继离世。此时的清明节于我是一个满怀思念的日子。

单樱

每年清明都会读介子推和重耳的故事,一个悲情故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世间有太多的无奈。

冬天的山茱萸

        写着这些文字,不觉流泪,时间如河,过往岁月只能隔岸相望,无桥可通,无路可走,亦无舟可渡。只是怀念。

相关文章

  • 鹧鸪声里忆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记忆中儿时的清明节却完全不是这个样子。 那时,我生活的小村只有一百多户人...

  • 【古风】清明

    雨纷纷, 泪纷纷, 清明长添恨。 鹧鸪声相趁, 花芍夹道生。 凝悲欲销魂, 惆怅忆父亲。 天人自相别, 久绝无音信。

  • 《鹧鸪天》

    鹧鸪声急催陈情,初凉晓梦忆前蜻。花朝时去人依在,徒剩枯蕊待清明 春上陌,丽人行。一年春逝继夏晴。浅浅草绿几时再,新...

  • 杂念

    淡月寒烟风扶柳 孤桥卧水远山空 鹧鸪声急凄凉曲 行行重重忆梦中

  • 《瑞鹧鸪》~执里迂

    《瑞鹧鸪》~执里迂 程勇 心若清明境界殊。哪堪跪...

  • 如梦令

    如梦令 晓月清明花冢 别梦鹧鸪南陇 长忆动情时 和笑问眉轻重 不送 不送 且把春心弦动 Like a Dream ...

  • 遍地关山行不得,为谁辛苦尽情啼?

    闻鹧鸪 清代:尤侗 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 遍地关山行不得,为谁辛苦尽情啼? 赏析 这首诗题为《闻鹧鸪...

  • 鹧鸪声

    昨晚才回到家里,妹妹接的我,我一脸疲惫,而妹妹却显得很高兴,毕竟我很长时间没有回家了。 我的家在鲁西南一个小村子,...

  • 忆那年今日

    鹧鸪天 忆那年今日 十里长安*雪满天,人间谁不忆当年。 满城萧索风犹冷,举国含悲泪也寒。 山...

  • 芦苇

    在摇晃 在发光 鹧鸪声里的一丛芦苇 正在水中绣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鹧鸪声里忆清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ke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