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一场全民背诗词的狂欢

作者: 小蛮渔 | 来源:发表于2023-07-23 00:51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周五晚上陪妻看了场电影,《长安三万里》。近三个小时的时间里,我听到全场六次大笑,三次惊叹,无数次刨活——虽然咱不是相声但听着也让人膈应,另被后排踢座三次——也不知男女老少,回头怒视一眼后总算消停。但整体而言,还算是不错的电影——如果不计较时空上的硬伤——虽然看到两小时左右时,已稍有不耐,但还能坚持到最后。

    真正促使我提笔写下此文的,是观影结束后,妻发给我的数篇软文。简而言之,《长安三万里》是不可多得的神作,观者兼作者纷纷感动涕零——为了蹭上热点,他们的眼泪就是这么廉价!

    我先是出离愤怒,而后觉得悲哀。

    愤怒的是,中国那么多电影人电影公司,制作出的“能看”的电影都寥寥可数;悲哀的是,观众们的审美每被强奸一次,他们的判断(抵抗)能力也随之减弱一分,最终沦为斯德哥尔摩症患者,主动配合犯人。

    如果你觉得是他们拍不出正常的片子,那就大错特错——正常人自然能拍出正常的片子。但他们是电影人,是深谙社会学心理学的。人之欲望无穷。观众若每天看到的都是正常的电影,则不免不满当下,转而热望有更好之电影出现——这要求倒的确超出他们能力了。与其为观众所驱使,不如转而愚弄观众:我们不断拍烂片,你们不断看烂片;久而久之,你们对烂片也就习以为常,正常的片子自然就拔高为杰作了。这点倒是契合法家之“辱民、弱民、贫民”之术,是国粹之延续。

    言归正传,《长安三万里》于我而言,可以打到及格线往上的分数;如果一定要给个具体的分数,大概七分。颇为巧合的是,跟我给《妖猫传》的分数差不多,只不过在大众的口碑里,对两部电影的评价有如天壤之别。

    我一向十分痛恨讲不好故事的商业电影。《长安三万里》借高适之口,将李白与高适从青年时相识相知、壮年时携手同游、直到暮年时黯然陌路的人生娓娓道来,再穿插以安史之乱、吐蕃围攻长安等事件。将个人的悲喜融入到历史的兴衰之中,这样的叙事手法是不是有几分眼熟?李白高适的黄金时期,正是唐王朝如日中天的开元盛世;等他们步入暮年,唐王朝也由盛而衰、急转直下。有很多人会诟病其中的一些“硬伤”,对电影里面的时间事件进行挑刺。对此我的看法是,电影不是历史纪录片,我们应当允许创作者为了剧情发展需要,在尊重大的历史背景前提下,进行创作加工。

    可惜的是,《长安三万里》的主创团队,不但能讲故事,还非常懂得迎合主旋律和市场。基于可预见的话题热度,他们毫无节制地cue了大量诗人诗歌,导致电影结构松散、篇幅冗余。但市场的反响证明他们赌对了,《诗词大会》只可远观不可亵玩,《长安三万里》的影院给了大家一个集体狂欢的场所,你不跟着抢答几首,似乎前后左右投来的目光都是鄙夷的;若能全程抢答下来,那可乖乖不得了,在四座景仰的眼神中,你俨然已是诗仙诗圣。我甚至以小人之心来忖度,那些抨击电影的人,多少是夹杂了些在影院抢答不出而被鄙夷了的。

    《长安三万里》另一点成功之处,在于对人物性格的刻画颇为明显——甚至可以说是过于夸张,但对于一部动画片,我觉得这种手法是可以接受的。

    电影对高适的刻画无疑最为成功。历史上的高适,年青时名声不显,壮年时科举不第,安史之乱后方大器晚成。电影据此把他塑造成口吃、读不进书、勤勉的形象,是有其合理之处的。若仅止于此,则未免流于表面。守正出奇、谨小慎微,是我所读到的高适。唯有守正,面对天纵英才如李白者,才能不卑不亢,平等待之;唯有守正,面对一掷千金、纵情酒色的诱惑,才能坚守本心,毅然离去:唯有守正,面对边军之贪腐无能,没有与其同流合污,而是奋笔疾书,留下“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千古名句!至于出奇,有围魏救赵智解长安之围一条足矣!诈伤以应对持天子节的程公公亦出奇也。谨小慎微这点在与“闯祸精”李白相处时经常可见,譬如江夏刺史府外、黄鹤楼中、苏十六墙外,高适不是在阻止李白闯祸,就是在为李白闯祸擦屁股。如果这些尚不明显,那借郭子仪之手曲线解救李白一事,高适明说了自己的顾虑,“朝堂之上,如履薄冰”。

    相比高适,电影对李白的刻画颇显失败。对李白的溢美之词大家都耳熟能详,以往的影视剧,也都极力刻画其“仙”的一面。《长安三万里》开创了与众不同的先河。终其一生,李白身兼诗人、剑侠、方士、政客等诸多身份,游离于入世、出世之间。电影关于这点的描述是成功的,让我们看到了李白更立体的一面。但过犹不及,影片成功地将李白塑造成一个不靠谱的幼稚鬼。最让我无法接受的一点,是李白一而再再而三地忘记与高适之约。古人历来重诺,倘若李白如此轻许而不践行,身边那些朋友多半会离他而去吧!

    电影中数次出现相扑这项运动,这是我所欣赏的。首先相扑相关情节的出现并不突兀,的确是有推动剧情发展之效果。知道相扑的观众也许有很多,但知道这项运动起源于中国春秋时期、唐朝时传入日本的应当寥寥无几。观众看完电影,如果因此相扑产生好奇,转而去找相关资料学习,则不妨记上电影一功。

    最后谈谈电影的画面。

    首先是人物形象,具体细节我不在意,但六四身的比例看着实在太不协调;战马也有同样问题,那蠢肥的样子,不载人恐怕都跑不起来!

    全片高潮之《将进酒》一段,画面自然是精彩的,但细品来与《妖猫传》有诸多元素重复,不知创作团队是否有所借鉴。

    桃花和月,曾多次出现于影片中。这是符合唐诗中大量出现桃花和月这一事实的。影片中反复使用,首先用的是其表象。无论是“逃之夭夭”,还是“月华如练”,入画后都是极美的。其次用的是其引申之意。花开即谢,月盈则缺。王朝的兴衰更迭亦是如此。倘若把时间线再拉长了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则更添了几分清冷,这才是谪仙人应有之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安三万里》:一场全民背诗词的狂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lfpdtx.html